西北小城的風裹挾著沙塵拍打著窗戶,小明蜷縮在漏水的出租屋里,望著天花板蜿蜒的水漬發呆。自四個月前簽下《房屋租賃合同》,這間老房子從遮風擋雨的港灣,逐漸變成了折磨他的牢籠。每到雨夜,雨水順著裂縫滴答落在被褥上,潮濕與霉味混合,讓他連續數周失眠。
    "小李,這房子必須修!"小明攥著手機,指節發白。電話那頭傳來不耐煩的回應︰"我買的理財產品沒到期,修房又要花錢..."掛斷電話後,他抓起外套沖進寒風,直奔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
    推開服務中心的玻璃門,暖黃色的燈光驅散了幾分寒意。渠成順正在指導張彩嬌整理卷宗,抬頭看到小明憔悴的面容︰"坐下慢慢說,我們接案。"方梅聞聲從采訪本上抬起頭,直覺告訴她,這又是個極具普法價值的案例。周萬全已經翻開《民法典》,戴世龍推來一杯熱茶︰"孩子,慢慢講,法律會給你公道。"
    團隊迅速展開調查。張忠民帶著張彩嬌實地勘察房屋,拍下破損的牆體和漏水的天花板;周萬全查閱當地地震災害記錄,確認房屋受損的客觀原因;渠成順則撥通小李的電話,試圖調解︰"根據《民法典》第712條,出租人有維修義務..."
    "我沒錢!"小李在電話里情緒激動,"房子是祖產,本來就便宜租給他,現在還要我倒貼錢?"方梅將這段對話錄進采訪機,鏡頭掃過服務中心牆上的"以法為據,以理服人"標語。
    戴世龍提議︰"或許能從合同目的角度切入。"他翻開《民法典》第563條,紅筆圈出第四項︰"當事人一方違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渠成順點頭︰"小明租房是為了正常居住,現在房屋不具備基本居住條件,小李又拒絕維修,符合解除條件。"
    深夜的服務中心,台燈下的討論仍在繼續。方梅的報道初稿已經成型,標題《當地震遇上"甩手房東"︰一場租賃合同的危機》在電腦屏幕上閃爍。
    在服務中心的調解室,小明和小李隔著長桌對峙。小李交叉雙臂,一副防備姿態︰"解除合同可以,押金不退!"小明猛地站起來︰"房子成這樣,憑什麼不退?"
    渠成順敲響法槌模型︰"都冷靜。根據《民法典》第563條,因出租方違約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承租方有權解除合同,且不承擔違約責任。"張忠民展示房屋損壞的照片和維修報價單︰"這些損失應由您承擔。"
    方梅的攝像機鏡頭捕捉著每一個細節。戴世龍放緩語氣︰"年輕人,理財收益重要,做人的信譽更重要。"這句話讓小李的眼神閃過一絲動搖。
    談判持續到傍晚,小李終于松口︰"押金可以退,但我不承擔其他賠償。"小明攥緊拳頭,周萬全低聲提醒︰"見好就收,走訴訟程序耗時耗力。"最終,雙方簽訂解除協議,小明拿回押金的同時,放棄了額外賠償請求。
    方梅的深度報道在晨報頭版刊發,配發了房屋破損的對比照片和《民法典》條文解讀。報道引發強烈反響,服務中心的咨詢電話被打爆,許多租客拿著報紙前來詢問類似情況的處理辦法。
    渠成順決定趁熱打鐵,聯合住建局舉辦"房屋租賃法律知識講座"。講台上,他以小明的案例為切入點︰"當出租方拒絕履行維修義務,導致無法實現居住目的時,承租方可以依據《民法典》第563條解除合同..."台下座無虛席,不少房東和租客認真做著筆記。
    張彩嬌注意到人群中坐著小李。散場後,他主動找到渠成順︰"那天回去想了很久,是我不懂法。以後再有租客遇到問題,我一定按法律來。"夕陽透過窗戶,在他臉上鍍上一層金邊。
    三個月後,小明搬進了新租的公寓。暖色調的燈光下,他翻看著服務中心贈送的《民法典》手冊,手機突然彈出方梅發來的消息︰"普法短視頻《租房那些事兒》上線,播放量破百萬了!"
    視頻里,渠成順手持民法典,身後是服務中心的剪影︰"遇到合同糾紛不要慌,法律永遠是最堅實的屋檐..."評論區里,網友們熱烈討論著案例,還有人留言︰"原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漲知識了!"
    服務中心的工作依舊忙碌,新的案件不斷涌來。渠成順在晨會上說︰"每個案例都是法治的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它們在更多人心里生根發芽。"窗外,春風拂過青山縣,帶來萬物生長的希望。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