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籠罩著青山縣,文職人員小王哼著歌走在回家的路上。當他經過一棟六層居民樓時,突然听到頭頂傳來尖銳的破空聲。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一個空酒瓶重重砸在他頭上。小王眼前一黑,瞬間失去意識,鮮血順著額頭汩汩流出,染紅了身下的水泥地。
路過的居民驚呼著圍攏過來,有人撥打120急救電話,有人報警。小王被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為顱骨骨折、腦震蕩,傷勢嚴重。病房外,小王的父母焦急地來回踱步,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警方迅速展開調查,但事發突然,現場沒有監控拍到拋物過程,也沒有目擊者看清酒瓶從哪一層拋下。“一定要找到肇事者!”小王的父親攥緊拳頭,聲音哽咽。
在醫院躺了半個月,小王終于出院,但高額的醫療費和後續康復費用讓這個普通家庭不堪重負。在朋友的建議下,小王來到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求助。
“我們該怎麼辦?找不到人,難道就要自己承擔這些損失嗎?”小王的母親紅著眼圈問。渠成順仔細翻閱警方的調查報告,沉思片刻後說︰“根據《民法典》第1254條,在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情況下,可以起訴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
在渠成順的指導下,小王將3層至6層住戶全部告上法庭。開庭前,3層住戶拿出了事發時段全家外出旅游的監控錄像,5層住戶也提供了出差的高鐵票和住宿記錄,成功證明自己當時不在家。
法庭上,渠成順據理力爭︰“雖然無法確定具體是誰,但4層和6層住戶不能證明自己無責,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最終,法院判決4層、6層住戶共同承擔小王的醫療費用及相關賠償。
判決生效後,6層住戶李阿姨心里一直堵著團火。她四處打听,偶然得知4層住戶範某最近總躲著人,行為反常。李阿姨將這個情況反映給警方。
警方立即展開深入調查,通過走訪鄰居、排查範某近期活動軌跡,終于在範某家中發現了與案發現場酒瓶相同的包裝。面對警方的詢問,範某支支吾吾,最終承認是自己酒後隨手將酒瓶扔出窗外。
“我以為沒人看見...真不是故意的...”範某懊悔不已。但法律不會因為“無心之失”而網開一面,警方以涉嫌“高空拋物罪”對範某采取強制措施。
得知真相後,6層住戶李阿姨松了一口氣,同時也為自己墊付的賠償款感到委屈。她再次來到法律服務中心,尋求渠成順的幫助。
“您放心,法律賦予了您追償的權利。”渠成順翻開法條解釋道,“根據《民法典》,您作為補償人,有權向真正的侵權人範某追償全部費用。”
在渠成順的協助下,李阿姨向法院提起追償訴訟。法庭上,範某低著頭,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法院判決範某全額返還李阿姨墊付的賠償款,並承擔訴訟費用。
“以後可不敢再亂扔東西了,這教訓太深刻了!”拿到判決書時,李阿姨感慨道。
案件結束後,渠成順決定以此為契機,開展一次普法宣傳活動。他聯合方梅,在社區舉辦了“守護頭頂安全”專題講座。
講座上,渠成順結合小王的案例,詳細講解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一個酒瓶從6樓墜落,沖擊力相當于30公斤重物砸下,足以致人重傷甚至死亡。高空拋物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情節嚴重的還將面臨刑事處罰。”
方梅用鏡頭記錄下整個過程,並制作了系列普法視頻在網上發布。視頻中,小王現身說法︰“我的遭遇不是個例,希望大家都能引以為戒,共同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看著社區里新增的“禁止高空拋物”警示牌,小王露出欣慰的笑容。這場噩夢般的經歷,最終化作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到高空拋物的危害,也讓法律的威嚴深入人心。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