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秋,青山的寒風卷著砂礫拍打著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窗戶。渠成順拆開一封匿名信,皺巴巴的信紙上字跡潦草︰"法院法警隊長毛挪用執行款,180多萬不知去向......"信紙角落還附著幾張模糊的銀行流水照片。
    "執行款是當事人的救命錢,若真被挪用......"渠成順立刻撥通檢察院的電話。半小時後,團隊已在會議室展開討論。周萬全推了推老花鏡︰"2020  2022年,毛某負責農業銀行的支付令執行案,調離崗位後款項仍未移交,這里面肯定有鬼。"
    張彩嬌快速調取資料︰"農業銀行的支付令多是針對欠貸客戶,涉及的都是普通百姓和小微企業。如果案款被挪用......"她的聲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方梅抓起相機︰"我去玉門,查查這些年的執行卷宗。"
    青山檔案館內,方梅戴著白手套翻閱泛黃的卷宗。農業銀行的支付令案件堆成小山,她的目光突然被一張自制收據吸引——紙張粗糙,沒有編號,收款人為毛某。連續查閱二十余件案卷後,她發現了驚人的規律︰所有現金收款都沒有進入法院財務系統的記錄。
    與此同時,渠成順和張忠民走訪了數位申請執行人。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農民紅著眼眶︰"我兒子出車禍賠的錢,說三年前就執行到了,可我到現在一分都沒見到......"另一位小微企業主苦笑︰"本想用執行款周轉,結果廠子都倒閉了。"
    在銀行的協助下,調查團隊鎖定了毛某的私人賬戶。流水顯示,自2020年起,多筆執行款陸續存入,又被用于高檔消費、房產投資。"184萬余元,他把法律賦予的權力當成了提款機!"張忠民憤怒地拍案而起。
    面對檢察院的詢問,毛娜起初還強作鎮定︰"賬目暫時沒理清,過段時間就歸還。"但當鐵證如山的銀行流水擺在面前時,他終于崩潰︰"我...我就是想先挪用賺點差價,結果窟窿越補越大......"
    2024年的庭審現場莊嚴肅穆。旁听席上坐滿了申請執行人,他們攥著褪色的判決書,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不安。渠成順作為公益代理人,字字鏗鏘︰"毛某利用職務之便,將本應及時交付的執行款據為己用,不僅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褻瀆了司法公信力!"
    青山縣人民法院最終宣判︰毛娜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法槌落下的那一刻,一位申請執行人泣不成聲︰"等了這麼多年,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法院迅速采納檢察建議,開展執行款專項清查,建立雙人核對、實時入賬的財務制度。渠成順站在法院公告欄前,看著新張貼的廉政規定,心中五味雜陳。執行款是司法公正的最後一公里,而守護這一公里的純淨,正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夕陽西下,興華團隊踏上歸途。方梅的相機里記錄著太多當事人的淚水與笑容,她知道,每一個案件的背後,都是法治信仰的堅守。而那束驅散黑暗的法治之光,必將照亮更多人的前路。
    喜歡律政鋒芒請大家收藏︰()律政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