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芷寫完這封檄文後,嘆道“東家這封檄文,比得上一萬大軍!”
檄文不僅將自己造反的原因推在太後身上,將華夏軍描繪為抗敵有功卻被妖後猜忌不得不反。
更妙的是,檄文將太後與皇帝割裂開來,寫明華夏軍要討伐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後。
這樣一來,即便是一些深受“皇權至上”思想禁錮的愚民,也能勉強接受華夏軍的造反理由——畢竟華夏軍反的是妖後,不是皇帝;而且妖後還要廢長立幼,有違禮制;甚至于太後偏寵的秦王是不是先帝血脈還有存疑。
可想而知,這封檄文流傳出去後,華夏軍造反面臨的民意阻攔、輿論壓力,都會大大減少。
夏淮安笑道“輿論戰的威力,何止一萬大軍!輿論戰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配合經濟戰、文化戰,有可能讓一個軍隊強大的武裝大國,不戰而敗,自我崩潰!”
“這怎麼可能?”王清芷搖搖頭,不太相信。
夏淮安也沒有細說,畢竟白鷹國玩的顏色革命是一套組合拳,是輿論戰中比較高階的形式,他現在還無法復制。
但只要隨便借鑒其中幾招,就足以制造一場足以影響皇權根基的輿論風暴。
“傳令下去,用以下形式將檄文迅速擴散
第一,命人偽裝成驛卒,將檄文復制多份,混入朝廷公文,利用官府驛站快馬,三日內將檄文傳遍十八州郡縣衙門。
第二,暗中資助各郡城的茶館說書人,將檄文編成《妖後十罪》《秦王劫糧記》等段子,添油加醋,讓百姓听得津津有味、咬牙切齒。
第三,大量印刷宣傳,並散播相應的童謠與木版畫,讓街頭孩童傳唱‘呂家女,樊家郎,偷了玉璽坐龍床’等歌謠,將妖後與樊相衣衫不整共枕、秦王頭生犄角啃噬糧袋等畫紙隨著檄文一並傳播。”
查中高傻眼了,原來輿論戰不僅僅是寫一篇檄文,還有很多後續招數配合。
“另外,這只是第一篇檄文。還有兩篇檄文,稍後也傳播出去,三篇檄文全部發出後,咱們才算是在輿論場上大獲全勝!”
王清芷好奇的問道“後面兩篇檄文是什麼內容?”
夏淮安略一沉吟,說道“也好,現在就準備好。我念,你寫!”
王清芷連連點頭,準備好筆墨。
夏淮安道“第二篇,名為《討樊賊與秦王檄》。”
“華夏軍統帥、巴州節度使夏淮安,再告天下萬民書
“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
今有大乾丞相樊文煥,結黨營私,禍國殃民!其與秦王狼狽為奸,霸佔巴州百姓進貢之糧六百萬石、鹽一百萬斤,致使天下饑民易子而食,百姓無鹽而病斃!
其罪有三,罄竹難書!
其一,劫掠貢糧,餓殍遍野!
巴州去年豐收,百姓勤懇納糧,本為各州賑災之用。然樊賊與秦王狼狽為奸,以“焚糧”之名,暗中私吞巴州六百萬石糧食,盡數囤積于私倉!去歲燕州大旱,餓殍千里,朝廷開倉放糧,竟僅撥十萬石陳年霉米,余者皆被樊賊高價售賣!
“一斗米,十兩銀!”——此乃樊賊之價!饑民賣兒蠰女,亦難換半升活命之糧!
其二,壟斷鹽鐵,荼毒蒼生!
鹽乃百姓性命之物,樊賊卻與秦王勾結,將巴州百萬斤官鹽盡數私吞!各州鹽鋪無鹽可售,百姓被迫高價購“私鹽”,實則樊賊之贓!
“無鹽則腫,無糧則亡!”——去歲錦城郊外,一戶七口因無鹽而全身浮腫,最終活活脹死!樊賊府上,卻以鹽鋪地防潮,奢靡無度!
其三,欺君罔上,禍亂朝綱!
秦王謊稱“巴州糧鹽已毀”,實則中飽私囊!天子蒙蔽,百姓遭殃!更可恨者,樊賊與秦王實為父子,穢亂宮闈,混淆天家血脈!此等奸賊父子,勾結妖後,竟架空天子,執掌朝政十余載,豈非天理難容?
“巴州之糧,養天下民;樊賊之倉,肥一家身!”
夏淮安今率華夏軍,誓為天下討回公道!
凡我大乾軍民,須知——
樊賊之糧,取自百姓之血汗!
秦王之鹽,奪自蒼生之性命!
朝廷之腐,始于奸佞之竊國!
今日之檄,只為三事——
一曰誅樊賊,追贓糧!
二曰斬秦王,還民鹽!
三曰開倉廩,救萬民!
檄文到日,速速響應!
藏糧不繳者,視同樊黨,九族連坐!
助紂為虐者,天兵所至,玉石俱焚!
華夏軍統帥 夏淮安
大乾景和十三年 秋。”
王清芷寫完第二篇檄文,若有所思“這一篇檄文,說得都是事實,有理有據!”
夏淮安補充道“將咱們查到的,樊丞相和秦王私吞鹽糧的證據,隨著第二篇檄文一並散播。”
王清芷點了點頭,問道“那第三篇檄文呢?”
夏淮安又思考了片刻,說道“第三篇檄文,叫做《討賊清君側檄》。”
“華夏軍統帥、巴州節度使夏淮安,三告天下萬民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今有大乾妖後呂氏,勾結奸相樊文煥,私通北狄,斷雁門糧餉,欲使國門失守,狄騎屠戮中原!其罪滔天,人神共憤!
其罪一賣國求榮,引狼入室!
妖後與樊賊,為謀私利,竟密遣心腹,斷雁門關糧草軍械,致邊軍饑疲,無力抗敵!北狄三萬鐵騎壓境,而朝廷援軍遲遲不至——此非天災,實乃人禍!若非牛總兵血書求援,燕州百萬生靈,早已遭狄人屠戮!
邊關將士餓著肚子守城,妖後卻在宮中夜夜笙歌!——此乃叛國大罪,當誅九族!
其罪二構陷天子,圖謀廢立!妖後偏愛幼子秦王,早有廢長立幼之心!今與北狄密約待狄騎破關,劫掠燕州,再假意議和,以‘天子無能,致邊關失守’為由,逼皇帝退位!屆時,秦王登基,妖後垂簾,樊賊掌權,而北狄坐收白銀百萬、割地三郡!
外敵入侵,竟成妖後奪權的籌碼!——此乃謀逆大罪,天地不容!
其罪三魚肉百姓,喪盡天良!
妖後為湊‘議和賠款”,已密令戶部加征“狄餉’,每畝田賦再加三成!燕州百姓尚未遭狄騎屠刀,先被朝廷搜刮至死!更可恨者,妖後竟打算割讓燕北三郡,棄數十萬百姓于狄人鐵蹄之下!
割地賠款,養寇自重!——此乃禍國殃民,罪當凌遲!
今夏淮安率華夏軍北上,非為謀逆,實為四事
一曰誅妖後,清君側!
二曰斬樊賊,正朝綱!
三曰驅北狄,復河山!
四曰開倉賑民,廢苛捐雜稅!
檄文到日,速速響應!
凡我大乾軍民,若明大義,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助紂為虐,則天兵所至,玉石俱焚!
凡擒妖後者,賞銀十萬兩!
凡獻樊賊首級者,賞銀五萬兩!
凡截獲北狄密信者,賞銀萬兩!
華夏軍統帥 夏淮安
大乾景和十三年 秋。”
夏淮安補充道“將樊丞相與左賢王的密信,也復制多份,隨著第三道檄文一起散播。”
“妙啊!”王清芷寫完提筆,眼前一亮“這三封檄文,九分真,一分假,更妙的是環環相扣,就算別人不信秦王是樊丞相與太後通奸所生野種,但秦王與樊丞相勾結有鐵證,樊丞相與太後一個勾結北狄外敵、一個打壓守關忠臣都是事實,三封檄文先後散播,只怕天下輿情滔滔,太後百口莫辯!”
“不錯!”夏淮安說道“咱們以秦王為輿論攻擊點,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太後若是懲罰秦王作為擋箭牌,可化解輿情,但皇權威信就要大打折扣,畢竟秦王所作所為,極為惡劣,喪盡民心!”
“太後若是堅持庇護秦王,自身就陷入輿情中,無法自證,只能封堵輿情。但須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她越是打壓輿論,百姓雖不敢言,但心中卻愈發認為檄文所說都是真的。這場輿論戰,太後必敗!”
喜歡我為華夏打江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為華夏打江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