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片刻後,乞顏雪起身,學著中原女子的樣子盈盈施禮“多謝夏先生賜教!”
“先生所言‘立國五缺’、‘融合五計’,都太過高深,恕我難以悉數理解。待我向父王詳細稟告後,再給夏先生答復。”
“不過,本公主可以答應華夏兩件事情”乞顏雪說道“第一,大狄退兵三百里,待華夏和大乾朝廷分出勝負之前,不犯雁門關。第二,在雁門關外,大狄軍營所在之地,建立互惠市場,讓兩國百姓商人自由交易,公平公正。雙方各派百名軍士,維持秩序。”
夏淮安點了點頭“不錯!互惠市場的事情,我可以答應。而且,你們能猜到我華夏和大乾朝廷必有一戰,眼光十分老辣!”
“既如此,望華夏早日獲勝!”乞顏雪說道。
“是嗎?”夏淮安一愣“我還以為你們更希望大乾朝廷獲勝,因為明顯朝廷對你們沒有威脅,反而是可以任意拿捏的宰割對象。”
乞顏雪道“大乾朝廷……贏不了。”
“我很好奇,”夏淮安問道“難道你們就沒有想過,與大乾朝廷聯手對付我華夏軍?說實話,若是要阻擋北狄鐵騎,我無需調動十萬大軍。我都已經做好同時面對大乾朝廷和北狄大軍兩面夾擊的局面。”
“自然是有原因的,但是……”乞顏雪說道“我不能說。”
夏淮安眉頭一皺,猜測道“莫非,與羅剎國有關?”
乞顏雪一驚“你……你怎麼什麼都知道?”
“隨口猜猜而已。”夏淮安笑道。
二人說議和條件時,拓跋烈一直沉默,看來這一點,他和乞顏雪早有默契。
北狄大軍,根本就不想死拼雁門關這一戰。
如果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雁門關,順便議和拿些好處,自然不會拒絕,但若是拼命,甚至將大軍葬身于此,則是北狄絕不願看到的局面。
拓跋烈說道“本王有一點也十分好奇,請夏元帥解惑。子彈無眼,為何能在混亂的百姓人群之中,精準的擊中我軍騎兵?”
“這個嘛……”夏淮安哈哈大笑,然後走開,讓到一旁。
“都走遠點吧,別嚇到了。”
乞顏雪等人雖然疑惑,但也都離長桌遠離了一丈之外。
“砰!”一聲悶響,桌上的茶壺轟然碎裂。
城牆上的一名狙擊手,收起了步槍。等了這麼久,終于輪到自己表演的時刻。
“一百丈內,取敵將性命,易如反掌!”夏淮安微微一笑。
拓跋烈面如死灰,對方的手段竟然如此可怕,若是談判時他們稍有異動,恐怕都已經被狙擊手一一擊殺!
“多謝華夏軍不殺之恩!”乞顏雪平靜的說道。
“來日方長!”夏淮安笑道“我是真心希望日後能將漠北百姓融入華夏,自然不會對自己人下手。”
“但若是敵人,我也不會手軟。畢竟——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近乎于消亡的民族數不勝數!”
雙方隨即便在雁門關前,簽下退兵開市盟約,然後回到各自陣營。
“東家,你真是巧舌如簧!”王清芷嘆道“你要是再畫幾個民族融合的大餅,只怕那大眼楮公主,就要委身相許,作為通婚表率!”
“我可不是在畫大餅!”夏淮安瞪了一眼王清芷“我說的都是實話,只有實話,最能打動人!”
“我才不信!”王清芷哼道“北狄各部與中原,幾百年的廝殺恩怨,輕易就能融合!”
“在歷史的長河面前,在工業化變革的滾滾車輪之下,沒有什麼恩怨不能化解。若不能化解,就只能消失!北狄若是不甘心融入,就只能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夏淮安的聲音平靜的就好像在說一件發生過無數次的平常事情。
“這次議和,就是給他們一次機會。希望,他們能站在草原百姓的立場上,把握住這次機會!”
……
雁門關城樓上,牛總兵扶著垛口,望著遠處緩緩退去的北狄大軍,一時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退了……真的退了?”他喃喃自語,粗糙的手指死死攥著城牆上的磚石,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身旁的親兵突然發出一聲哽咽“大人!北狄撤軍了!他們的騎兵掉頭了!”
牛總兵猛地抬頭,只見遠處塵土飛揚,北狄鐵騎如潮水般向北退去,戰馬嘶鳴聲漸行漸遠。連綿的營帳被逐一收起,只留下滿地的篝火灰燼。
“夏大人……真的辦到了?”牛總兵聲音發顫,眼眶微微發熱。
就在昨日,北狄還在關外叫囂,揚言三日內必破雁門關,屠盡守軍。可今日,他們竟連一句狠話都沒留下,就這麼撤了?
“報——!”一名傳令兵飛奔上城,單膝跪地,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大人!北狄左賢王拓跋烈遣使送來盟書,願與華夏永結盟好,不再犯邊!”
牛總兵接過盟書,雙手微微發抖。羊皮紙上墨跡未干,北狄可汗的大印鮮紅刺目,下方還有拓跋烈的親筆簽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昨日,夏淮安和乞顏雪簽訂的,只是草約,不是雙方正式的公文。今日送來的,就是正式退兵文書。
“無條件退兵……永不犯境……”他低聲念著,突然仰天大笑,笑聲中帶著幾分癲狂,“哈哈哈!贏了!咱們贏了!”
城頭上的守軍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一陣震天的歡呼。
“北狄退了!咱們守住了!”
“是夏大人!是華夏軍逼退了他們!”
“天佑大乾!天佑雁門關!”
“是天佑華夏!看到了沒,退兵書上,寫得是與華夏永結盟好!”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士兵們丟下兵器,相擁而泣。有人跪倒在地,對著關內方向重重磕頭;有人抱頭痛哭,嘶啞著嗓子喊出戰友的名字;更多的人則是癱坐在城垛旁,望著遠去的敵軍,臉上浮現出劫後余生的笑容。
牛總兵深吸一口氣,轉身對親兵下令“傳令全軍,今夜犒賞三軍!另外,速派快馬,將捷報送往兵部和朝廷!”
與此同時,夏淮安的一封奏折,也送到了京城。
“臣巴州節度使夏淮安謹奏
臣得雁門總兵牛行遠求援密信,率華夏軍不遠千里協守雁門關,抵御北狄犯境。自八月以來,北狄左賢王拓跋烈率三萬鐵騎屢次攻城,雁門關守軍浴血奮戰,然糧草匱乏、箭矢將盡,危在旦夕。臣率一萬華夏軍精銳馳援,與牛總兵所部合力堅守,屢挫敵鋒。
北狄軍連攻七日,損兵折將,終不能破關。臣與拓跋烈陣前議和,曉以利害,陳明大義。彼懾于天威,懼我華夏軍之威名,遂願簽盟約,承諾永不犯境,即刻退兵。
今北狄大軍已悉數北撤,雁門關轉危為安。臣懇請陛下明察
一、北狄此番來犯,疑與朝廷大臣樊丞相勾結,斷我邊關糧餉。請陛下徹查樊賊,嚴懲通敵叛國之徒。
二、雁門關守軍忠勇可嘉,牛總兵臨危不亂,當予重賞。
三、華夏軍馳援雁門之際,竟遭大原郡都尉袁雲彪之流阻截,險誤軍情!現首犯已伏誅,望朝廷下令,嚴查袁雲彪背後主使之人,嚴懲不貸。
伏乞聖鑒。
臣夏淮安謹奏。
大乾景和十三年八月廿八日。”
喜歡我為華夏打江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為華夏打江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