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遙起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遙起疑

    平遙春潮︰匯通票號的活期革新

    光緒八年正月十六,平遙古城的積雪還沒化透,東大街上的冷風裹著雪粒,卻吹不散匯通票號門前的熱鬧。朱紅大門外,一塊新掛的梨木牌泛著油光,上面用朱砂寫的“活期存銀,隨存隨取,月息一厘”十個字,在晨光里亮得晃眼。

    “活……活期存銀?”賣糖畫的老馮捏著撥浪鼓,湊到木牌前反復確認,凍得發紅的手指在“隨存隨取”四個字上蹭了蹭,“以前票號不都只管匯兌嗎?咱老百姓存銀子,不還得去當鋪挨那三分利的剝削?”

    他話音剛落,旁邊背著布囊的農戶老張就接了話︰“我昨兒听鄰村的二柱說,匯通要改規矩,今兒特意趕了三十里地來看看。家里攢了五兩銀子,放家里怕招賊,存當鋪又不劃算,要是真能隨存隨取,還有利息,那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說話間,票號的兩扇木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伙計小趙端著銅盆出來潑水,見門口圍了幾十號人,趕緊笑著招呼︰“各位鄉鄰別擠,咱東家說了,今兒開門就辦活期存銀,人人都能辦,慢慢來!”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你推我搡地往門里涌。有提著錢袋的布莊掌櫃,有攥著碎銀子的小商販,還有抱著陶罐的老太太——罐子里是她攢了十年的養老錢,原本打算埋在院里老槐樹下,听說匯通的新規矩,特意挖出來要存。

    第一個跨進門檻的是賣醋的王掌櫃。他穿著漿洗得發白的藍布棉襖,手里攥著個沉甸甸的藍布包,一進門就把布包往櫃台上“啪”地一放,銀子踫撞的清脆聲響,讓滿堂的喧鬧瞬間靜了幾分。

    “甦東家在嗎?”王掌櫃嗓門洪亮,眼楮瞪得溜圓,“我這包里是五十兩現銀,今兒存進來,明天真能取?”

    里間的賬房簾子一挑,甦半城走了出來。他穿著一身藏青色長袍,袖口沾著點墨跡,顯然是剛在里頭算賬。見是王掌櫃,他笑著迎上去︰“王掌櫃快請坐,小趙,給王掌櫃倒杯熱茶。”

    等熱茶端上來,甦半城從櫃台里取出一張淺黃的紙,紙上印著“匯通票號活期存票”八個篆字,旁邊還留著空白,等著填金額和存戶姓名。他拿起毛筆,蘸了墨,抬頭問︰“王掌櫃,您這五十兩,是整存還是拆成幾筆存?”

    “就整存!”王掌櫃搓了搓手,眼神里滿是急切,“我這銀子是準備開春進新醋壇子的,說不定下個月就要用,要是取不出來,可就誤了生意了。”

    甦半城點點頭,筆走龍蛇地填好存票,又從抽屜里取出一枚新雕的印章——印面是“晉月”二字,刻得蒼勁有力。他在存票的落款處蓋了印,朱砂印泥在黃紙上暈開,像一朵小小的桃花。

    “王掌櫃您看,”甦半城把存票遞過去,“這存票上有您的姓名、存銀金額,還有咱匯通的‘晉月’印。您以後來取錢,只要帶著這張票,再蓋上個您的私印,不管什麼時候來,咱都給您兌現銀。”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要是您信得過,存滿三個月,利息還能多算半厘,比活期又劃算些。”

    王掌櫃接過存票,反復看了好幾遍,又用手指摸了摸印章的紋路,確認是真的,這才松了口氣。他從懷里掏出一枚小巧的牛角印,在存票的“存戶印鑒”處蓋了個“王記醋坊”的印,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存票折好,塞進貼身的棉襖里︰“甦東家,我信您!咱平遙人都知道,匯通的信譽比銀子還值錢!”

    送走王掌櫃,票號里更熱鬧了。布莊的張掌櫃存了兩百兩,說要留著夏天去甦州進絲綢;雜貨鋪的李老板存了三十兩,是給兒子準備的學費;就連賣菜的陳大娘,也把攢的二兩碎銀子存了進來,說要給老伴買副新拐杖。

    伙計們忙得腳不沾地,有的填存票,有的驗銀子,有的登記台賬。甦半城也沒閑著,一會兒幫著解答鄉鄰的疑問,一會兒去後院查看銀庫的庫存——為了應對活期存銀的需求,他早就提前從太原分號調了五千兩現銀過來,此刻銀庫里的銀子堆得像小山,閃著白花花的光。

    “東家,這都晌午了,您還沒吃飯呢!”賬房先生老周端著一碗面條進來,見甦半城還在櫃台前忙活,忍不住勸道,“您歇會兒,讓伙計們盯著就行。”

    甦半城接過面條,卻沒立刻吃,而是望著門外絡繹不絕的人群,嘆了口氣︰“老周,你看這些鄉鄰,手里都有銀子,卻沒個放心的地方存。以前咱票號只做大宗匯兌,把這些小存戶都推給了當鋪,這不光是丟了生意,更是丟了人心啊。”

    老周點點頭,也感慨道︰“誰說不是呢?以前當鋪的利息高得嚇人,三分利是常事,有的甚至要五分。去年城西的劉老漢,就因為在當鋪存了十兩銀子,到期取的時候,連本帶利要還十五兩,最後沒辦法,只能把家里的幾畝地賣了。要是早有活期存銀,哪會有這種事?”

    甦半城扒了幾口面條,忽然問道︰“太原分號那邊,活期存銀的規矩傳下去了嗎?還有張家口、西安的分號,得讓他們盡快跟上,不能只在平遙做。”

    “您放心,昨天就派人送信去了,”老周說,“不過……東家,我還是有點擔心。咱們做活期存銀,要備這麼多現銀,萬一哪天大家都來取錢,銀庫不夠兌怎麼辦?那可是擠兌啊,以前日升昌就出過一次擠兌,差點就垮了。”

    甦半城放下筷子,走到牆上掛著的商路圖前。圖上用紅線標著匯通票號在各地的分號,從山西到河北,從陝西到甘肅,密密麻麻的,像一張大網。他指著圖上的太原分號,對老周說︰“老周,你看,咱們的分號遍布十八省,這就是咱們的底氣。要是平遙的銀庫不夠了,能從太原調;太原不夠,能從西安調;就算真有大麻煩,十二家晉商票號還能互相拆借。只要咱們信譽在,就不怕擠兌。”

    老周還是有些猶豫︰“可那些老票號,比如日升昌、蔚泰厚,他們會同意嗎?咱們做活期存銀,等于是搶了他們的生意啊。”

    甦半城沒說話,只是望著窗外。他知道,老周的擔心不是多余的。晉商票號做了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靠著長途匯兌吃飯,各家都有各家的規矩,現在匯通突然推出活期存銀,打破了行業的慣例,那些老票號的東家,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果然,到了傍晚,日升昌的李掌櫃就找上門來了。

    李掌櫃今年六十多歲,頭發已經花白,拄著一根紫檀木拐杖,走路慢悠悠的,可臉上的怒氣卻一點都不少。一進票號的門,他就把拐杖往地上一頓,“咚”的一聲,嚇得正在算賬的伙計手一抖,毛筆都掉在了地上。

    “甦承宗呢?讓他出來!”李掌櫃的嗓門不大,卻帶著一股威嚴,“我倒要問問他,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甦半城正在後院查看銀庫的賬目,听說李掌櫃來了,趕緊迎了出來。他知道李掌櫃是晉商票號里的老前輩,輩分比他高,不敢怠慢,連忙拱手道︰“李叔,您怎麼來了?快請進,我給您泡杯好茶。”

    “別給我來這套!”李掌櫃一甩袖子,根本不領情,徑直走到客廳的主位上坐下,拐杖戳著地,“承宗,你今天給我說實話,你搞這個‘活期存銀’,是不是故意拆同行的台?”

    甦半城給李掌櫃倒了杯熱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然後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輕聲道︰“李叔,我怎麼會拆同行的台呢?我這麼做,也是為了咱們晉商票號好。”

    “為了咱們好?”李掌櫃冷笑一聲,端起茶杯卻沒喝,“你知道票號靠什麼吃飯嗎?靠的是長途匯兌的手續費!你搞活期存銀,要備多少現銀?萬一哪天擠兌了,不光是你匯通要完,咱們整個平遙的票號都得跟著倒霉!”

    甦半城沒急著反駁,而是起身走到牆上的商路圖前,指著圖上一條用藍線標著的鐵路,對李掌櫃說︰“李叔,您看,這是京漢鐵路,再過兩年就要通了。到時候,貨物運輸比現在快十倍,匯兌的需求會不會減少?還有,您听說了嗎?洋人在上海開了銀行,早就開始做活期存銀了,月息雖然只有半厘,可人家能隨存隨取,還能給商戶貸款。”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起來︰“咱們晉商票號,做了幾百年的生意,靠的就是信譽和便利。可現在,洋人的銀行在搶咱們的商戶,鐵路通了要搶咱們的匯兌生意。要是咱們還守著老規矩不變,不搞活期存銀,不創新業務,將來商戶的銀子,百姓的銀子,都會流到洋人那兒去。到時候,咱們這些老票號,才是真的要完了。”

    李掌櫃皺著眉頭,沉默了。他不是不知道洋人的威脅,也不是沒听說過上海的銀行。只是他做了一輩子票號生意,習慣了按部就班,突然要改變,心里總是有些不踏實。

    “可活期存銀的風險太大了,”李掌櫃嘆了口氣,語氣緩和了些,“你知道,光緒三年的時候,平遙鬧饑荒,不少票號都因為擠兌倒閉了。我日升昌當時也是靠著東家把家里的銀子都拿出來,才勉強撐過去。現在你搞活期存銀,要是真出了擠兌,你有把握撐住嗎?”

    甦半城點點頭,語氣堅定︰“李叔,我有把握。第一,咱們已經提前從各分號調了現銀,銀庫的儲備足夠應對日常的支取;第二,我已經跟喬家票號的喬致庸商量過了,要是真有擠兌,喬家願意跟咱們拆借;第三,咱們搞活期存銀,不是只做平遙一地,而是要在所有分號推開,這樣就能分散風險。”

    他看著李掌櫃,又補充道︰“李叔,您是老前輩,比我更清楚咱們晉商的處境。現在不是守著老規矩的時候,是該變的時候了。您要是信我,就跟著咱們一起搞活期存銀;要是不信,也沒關系,我匯通願意先試試,要是成了,對咱們所有晉商票號都有好處。”

    李掌櫃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熱茶,沉默了許久。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伙計們已經開始點燈籠,昏黃的燈光照在他的臉上,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過了好一會兒,李掌櫃才放下茶杯,拄著拐杖站起身︰“承宗,你這孩子,膽子比你爹還大。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洋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咱們要是還不團結,還不變,真的要完了。”

    他走到門口,忽然轉過身,對甦半城說︰“我回去跟日升昌的伙計們商量商量,要是他們同意,咱們日升昌,也跟著你搞活期存銀!”

    甦半城心里一喜,連忙拱手道︰“多謝李叔!有您這句話,咱們晉商票號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李掌櫃笑了笑,沒再說什麼,拄著拐杖慢慢走了出去。夜色漸濃,平遙古城的燈籠一盞盞亮了起來,照得東大街上一片通紅。甦半城站在門口,望著李掌櫃遠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票號里還在忙碌的伙計們,心里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推出活期存銀只是第一步,以後還有很多事要做。要完善密押制度,防止假票;要聯合更多的票號,對抗洋人的銀行;要把商路擴得更寬,讓晉商的名聲傳遍天下。

    但他不怕。因為他知道,只要晉商團結一心,只要他們守住信譽,跟著時代變,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夜風裹著雪粒,吹在甦半城的臉上,可他一點都不覺得冷。他仿佛已經看到了來年的春天,平遙古城的桃花開得滿山遍野,匯通票號的活期存銀業務,也像這桃花一樣,開遍了十八省的每一個角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遙起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391集︰活期初推,平遙起疑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