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386集︰藥鋪里的新診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386集︰藥鋪里的新診桌

    木桌

    入夏的雨,黏糊糊纏在青石板上,把“濟世堂”的木招牌浸得發黑。小伙計陳生踮著腳,正用布擦招牌上的泥點,眼角余光瞥見巷口來了輛騾車,車轅上拴著個鐵皮箱子,亮得晃眼。

    “陳生!搭把手!”車旁的掌櫃王懷安喊得急,額角的汗混著雨珠往下淌。陳生扔下布跑過去,手剛踫到鐵皮箱就縮了回來——冰涼,還帶著股陌生的金屬味。“這是……”

    “西洋診桌!”王懷安拍著箱子,聲音里帶著雀躍,“縣城里張記藥鋪剛進的,我托人搶了一張。你看這桌面,打磨得能照見人,比咱那老木桌寬一倍,病人坐著多舒服。”

    陳生跟著王懷安把箱子抬進藥鋪,剛解開繩,就听見里屋傳來“吱呀”一聲——老大夫林硯秋掀著布簾走出來,手里還攥著本線裝的《傷寒論》,鏡片後的眼楮掃過鐵皮箱,沒說話,徑直走到靠窗的老木桌旁坐下。

    那木桌確實舊了。桌面是老松木的,邊緣被磨得發亮,右上角缺了塊角,露出里面的木茬——那是去年冬天,有個老漢咳得厲害,湊過來遞藥方時,胳膊肘磕的。桌腿上纏著兩圈布條,是陳生剛來那年,林大夫怕桌子晃,親手纏的,現在布條都泛白了,還沾著點藥渣子。

    “林叔,您看這新桌子!”王懷安獻寶似的打開箱子,把西洋診桌組裝起來。銀灰色的金屬支架,深棕色的桌面,往屋子中央一放,確實比老木桌氣派。王懷安拉過陳生︰“你坐上去試試,是不是比老桌子軟和?”

    陳生剛要坐,就被林硯秋叫住了︰“先把昨兒熬的枇杷膏給東頭李嬸送過去,她孫女生了熱咳,得按時吃。”陳生應了聲,抓起藥罐就往外跑,路過新桌子時,偷偷摸了下桌面——滑溜溜的,確實比老木桌舒服,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等陳生送完藥回來,藥鋪里已經坐了個病人。是城西的趙大娘,手捂著心口,臉色發白。王懷安趕緊引她往新桌子旁走︰“趙大娘,您坐這新桌子,寬敞。”

    可趙大娘卻繞開新桌子,徑直走到老木桌前,小心翼翼地坐下,手還在桌沿上摸了摸︰“我還是坐這兒舒坦。上次我心口疼,林大夫就是在這兒給我號的脈,說我是累著了,喝了兩副藥就好。”

    林硯秋沒說話,伸手搭在趙大娘的腕上,另一只手輕輕按在她的胸口︰“這次疼了多久?是不是夜里總醒?”趙大娘點點頭,聲音里帶著委屈︰“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最近找不著活干,天天在家愁,我也跟著睡不著,心口就像壓了塊石頭。”

    林硯秋“嗯”了一聲,拿起毛筆在紙上寫藥方,一邊寫一邊說︰“你這不是真的心口疼,是郁氣堵著了。我給你開兩副疏肝的藥,早晚煎著喝,另外啊,你跟你家小子說,別愁,明天讓他來藥鋪找我,我認識個木匠,最近正缺個幫手。”

    趙大娘眼楮一下子亮了,攥著林硯秋的手連聲道謝,走的時候還特意摸了摸老木桌的缺角︰“林大夫,您這桌子好,坐著心里踏實。”

    趙大娘走後,王懷安有點不服氣︰“林叔,那新桌子明明更舒服,您怎麼不讓病人坐?”

    林硯秋放下毛筆,指了指老木桌︰“你看這桌子,缺了角,纏著布,看著不體面,可病人坐過來,不覺得生分。上次有個小媳婦,懷了孕卻不敢跟家里說,坐在這桌子旁,哭著跟我說了半個時辰,我才知道她是怕婆家嫌她懷的是女兒。要是讓她坐那新桌子,那麼亮,那麼闊,她未必敢說心里話。”

    王懷安撇撇嘴︰“可病人是來治病的,只要藥管用,坐哪不一樣?”

    “不一樣。”林硯秋拿起塊布,慢慢擦著老木桌,“診病不光是號脈開方,得知道病人心里的結。那新桌子是舒服,可它太‘遠’了——桌面寬,病人離我三尺遠,說話得提高嗓門,心里話怎麼好意思說?這老木桌窄,病人湊過來,我能聞見她身上的柴火味,能看見她眼里的淚,她才敢把藏在心里的事說出來。你忘了,前年有個少年,總說頭疼,在別的藥鋪看了半年都沒好,來咱這兒,坐在這老木桌旁,才跟我說他是怕考不上學堂,壓力太大。我沒給他開藥,就跟他聊了聊,讓他每天來藥鋪幫著曬藥,後來他考上了,還特意來謝我,說這老木桌讓他覺得像家里的炕桌,能放下心。”

    王懷安沒再說話,可心里還是覺得新桌子好。第二天一早,他特意把新桌子擦得更亮,還在旁邊放了個軟墊,等著病人來坐。可來的病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繞著新桌子走,徑直坐到老木桌旁。

    有個老漢來抓藥,陳生好奇地問︰“大爺,您怎麼不坐新桌子?那桌子更舒服。”

    老漢笑了,指了指老木桌︰“我跟林大夫認識三十年了,第一次來藥鋪,就是坐這桌子。那時候我兒子得了天花,我急得直哭,林大夫就在這桌子上給我兒子寫藥方,還安慰我說‘會好的’。現在我兒子都當爹了,我還是愛坐這桌子,看著它,就想起林大夫當年的話,心里踏實。”

    陳生這才明白,老木桌不僅僅是張桌子,它記著病人的故事,藏著林大夫的溫情。就像桌腿上的布條,纏了一年又一年;就像桌面的缺角,磕了一次又一次,每一道痕跡,都是藥鋪里的人情味。

    後來,王懷安也不再勸林大夫用新桌子了。他把新桌子挪到了里屋,偶爾有外地來的病人,不知道老木桌的故事,會坐上去,可坐不了一會兒,就會覺得不自在,又挪到老木桌旁。

    有一次,縣城里的張掌櫃來串門,看見老木桌,皺著眉說︰“林大夫,您這桌子也太舊了,跟您這藥鋪不搭。我那新桌子,天天有人夸,病人都說舒服。”

    林硯秋笑著給張掌櫃倒了杯茶︰“張兄,你那新桌子是好,可咱開藥鋪,不是賣桌子的。病人來這兒,是想找個能說心里話的地方,不是來坐舒服桌子的。這老木桌,看著舊,可它能讓病人覺得近,覺得暖,診病才能準。”

    張掌櫃沒說話,喝了口茶,目光落在老木桌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桌面上,把那些磨出來的紋路照得清清楚楚,像一道道溫柔的年輪。桌角的缺茬上,似乎還留著老漢的體溫,桌腿的布條上,還沾著當年的藥香。

    那天晚上,雨又下了起來。林硯秋坐在老木桌旁,借著油燈的光整理藥方。陳生端著碗姜湯過來,放在桌上︰“林大夫,您喝點姜湯暖暖身子。”林硯秋點點頭,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摩挲,像是在跟老朋友說話。

    王懷安從里屋走出來,手里拿著塊砂紙,走到老木桌旁,蹲下身,慢慢打磨著桌角的木茬︰“林叔,我把這缺角磨得光滑點,省得再磕著病人。”

    林硯秋抬起頭,笑了。油燈的光映在他的鏡片上,也映在老木桌上,把整個藥鋪都照得暖融融的。窗外的雨還在下,可屋里的老木桌,卻像一塊暖玉,守著藥鋪里的歲月,也守著來來往往的人心。

    後來,藥鋪里的病人越來越多,有新來的,也有老主顧。不管是誰,走進藥鋪,都會先看向靠窗的老木桌,然後走過去,小心翼翼地坐下。他們知道,這張舊桌子,能裝下他們的病痛,也能裝下他們的心里話。而林大夫,就坐在桌子對面,握著他們的手,听他們說話,開出來的藥方,總是帶著股讓人安心的暖意。

    那張三洋診桌,就一直放在里屋,偶爾落了灰,王懷安會擦一擦,可再也沒人提過讓病人坐上去。因為大家都明白,藥鋪里最珍貴的,不是寬敞舒服的新桌子,而是那張帶著歲月痕跡的老木桌——它記著人情,藏著溫度,是林大夫一輩子的行醫之道,也是濟世堂最動人的風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386集︰藥鋪里的新診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386集︰藥鋪里的新診桌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