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319集︰賬冊上的新符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319集︰賬冊上的新符號

    光緒二十四年的春雨,比往年來得更綿密些。賬房的窗紙被打濕了大半,糊窗的竹縴維在水汽里漸漸舒展,透出些朦朧的綠意。甦文硯正用羊毫筆蘸著徽墨,在周先生新送來的賬冊上批注,忽然听見院門口傳來銅環踫撞的脆響。

    "東家,張家口的駝隊回來了!"伙計阿福的聲音裹著雨氣闖進來,手里舉著個油布包,"老駝頭讓給您帶樣東西,說是在舊客棧的牆縫里摸出來的。"

    油布解開時,露出本巴掌大的冊子。牛皮封面早已被蟲蛀得千瘡百孔,翻開泛黃的紙頁,里面的字跡卻異常清晰——是祖父甦敬之的筆跡,比樟木箱里那些賬冊上的字更顯稚嫩,筆鋒里還帶著些少年人的跳脫。

    "這是"甦文硯的水晶鏡又滑到了鼻尖,他指尖撫過第一頁的題字,"咸豐九年,敬之記于張垣客棧"。

    周先生不知何時湊了過來,山羊胡上還掛著墨珠"老掌櫃年輕時的賬?"

    "不像賬。"甦文硯指著其中一頁,上面畫著個歪歪扭扭的駱駝,旁邊寫著"阿大的駝鈴掉了顆釘子,明日過沙坡得綁緊些"。再往後翻,竟有半頁記著茶葉的炒法,"第三遍揉捻時得用掌心搓,像給娃娃暖手似的,急了就出不了那股子煙火香"。

    雨越下越大,打在院角的老槐樹葉上沙沙作響。甦文硯忽然想起去年周先生用速記符號記的那筆"綢緞莊收洋布",此刻再看祖父這冊隨筆,倒像看見了兩個隔著時空的記賬人——一個在急著追趕日子,一個在慢慢摩挲日子。

    "周先生,"他把小冊子推過去,"您瞧這"揉"字,最後一筆拖得老長,像不像揉茶時手腕轉的弧度?"

    周先生眯起眼端詳半晌,忽然一拍大腿"難怪我那小孫子總把"茶"字寫得東倒西歪,原來不是他笨,是沒見過炒茶的模樣!"他說著從懷里掏出個布包,里面是本線裝簿子,"東家您看,我這月教他記的賬,每筆都讓他畫個小畫兒,就像老掌櫃這樣。"

    簿子上的字跡歪歪扭扭,"買米三斗"旁邊畫著個圓鼓鼓的米缸,"賣茶兩斤"下面綴著片顫抖的茶葉。最末頁有個小小的墨團,旁邊寫著"周小栓記",墨團暈開的痕跡,像極了孩童蘸多了墨的指尖。

    甦文硯看著那墨團,忽然想起七歲那年被祖父架在肩頭逛廟會的事。糖畫藝人剛把"甦"字的最後一筆拉完,他伸手去夠,指尖沾了滿手糖汁,在祖父的衣襟上按了個小小的手印。後來那糖畫化在手里,黏黏的甜意卻比任何賬本都記得牢。

    "這法子好。"他提筆在周小栓的賬冊上畫了個小月牙,"就像當年我祖父在茶磚上敲的記號,字記著數,畫記著情,兩不耽誤。"

    入夏時,甦家布莊出了樁稀罕事。有個穿洋布長衫的年輕人來扯布,看見櫃台後掛著的舊賬冊,忽然指著其中一頁驚呼"這是我外祖父的字!"

    眾人圍過去看,那頁賬記著"光緒元年,售藍布一匹與李秀才,其子赴京趕考,賬暫欠"。旁邊有個小小的批注"布色如晴空,願前程似錦",筆鋒清瘦,正是李秀才的筆跡。

    "我外祖父常說,當年若不是甦家肯賒布給他做長衫,他都沒臉進考場。"年輕人紅著眼圈,從懷里掏出個布包,"這是他臨終前讓我還的,說欠著甦家的情,到了那邊都不安生。"

    布包里是件洗得發白的藍布長衫,領口繡著個小小的"李"字。甦文硯摸著那針腳,忽然想起樟木箱里有本同治年間的賬冊,其中一頁記著"贈貧生張某筆墨一套",旁邊畫著支小小的毛筆——那是當年祖父資助過的窮書生,後來成了當地有名的訟師,逢年過節總要來給甦家的賬冊磕頭。

    "這情不用還。"甦文硯把長衫疊好遞回去,"您外祖父的字在我們賬冊上記著呢,這就是最好的念想。"

    那天傍晚,周先生把新賬冊送來時,手里多了個木匣子。打開一看,里面是幾十張裁好的竹紙,每張紙的右上角都印著個小小的月牙。"我讓小孫子刻了個木章,"周先生笑得山羊胡直顫,"以後咱甦家的賬冊,都帶著這記號,就像老掌櫃的茶磚。"

    甦文硯拿起一張紙,用祖父留下的那支狼毫筆蘸了墨,在月牙旁邊寫了個"硯"字。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像極了多年前祖父在賬冊上寫字的聲音,又像此刻窗外老槐樹的葉子在風中低語。

    秋分時,甦家的銀號出了樁事。有個掌櫃的算錯了一筆賬,多給客人付了五十兩銀子,急得要上吊。甦文硯卻翻出二十年前的一本舊賬冊,指著其中一頁說"你看,當年你父親也多付過三十兩,後來那客人自己送回來了——人心都是肉長的,咱的賬記在紙上,也記在人心里。"

    果然,沒過三天,那客人就把多拿的銀子送了回來,還帶了塊自家種的紅薯。"甦東家,我不是故意的,"客人紅著臉說,"回家翻箱子時看見去年在你家布莊扯布的賬單,上面那字寫得實誠,我就知道不能坑你們甦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甦文硯把紅薯遞給周先生"煮了給賬房的先生們當點心,"他指著那客人帶來的賬單,"你看,這字是不是比算盤珠子實在?"

    周先生捧著紅薯,忽然想起自己用速記符號記的第一本賬冊。他回去後就把那本賬冊找出來,在每個符號旁邊都用正楷字注得清清楚楚,還在最後一頁寫了段話"字者,志也。記賬先記心,心正則賬明。"

    冬至那天,下了場大雪。甦文硯把樟木箱里的賬冊都搬到院子里曬太陽,三十幾本賬冊在雪地里鋪了一片,泛黃的紙頁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周先生帶著小孫子周小栓來幫忙,小家伙穿著件新做的藍布棉襖,在賬冊間跑來跑去,手里拿著支小毛筆,在每張賬冊的空白處都畫了個小小的太陽。

    "東家您看,"周先生指著那些小太陽,"這小子說,賬冊記著冬天的賬,得有個太陽才暖和。"

    甦文硯看著那些歪歪扭扭的太陽,忽然想起祖父那本張家口隨筆里的一句話"賬冊是死的,記賬的人是活的,得讓字里透著點人氣兒。"他彎腰撿起一本光緒元年的賬冊,封面上落了層薄薄的雪,像給那些陳年的字跡蓋了層棉被。

    "小栓,"甦文硯把小家伙抱起來,"爺爺教你寫"甦"字好不好?"

    他握著小栓的手,用樹枝在雪地上寫了個大大的"甦"字。筆尖劃過雪地的咯吱聲,混著遠處傳來的駝鈴聲,像在給甦家的賬冊唱一首古老的歌謠。周小栓的小手在他手心里動了動,落下個小小的墨點——那是早上練字時沾在指尖的,此刻印在雪地上,像顆會發芽的種子。

    天黑時,賬房的燈又亮了。甦文硯把曬好的賬冊放回樟木箱,發現最底層壓著張泛黃的紙,上面是周先生最早用速記符號記的賬。他拿起筆,在那些歪扭的符號旁邊,一個個注上漢字,筆尖的墨香混著陳年的紙味,在空氣里釀成了酒。

    周先生推門進來時,手里端著碗熱湯面"東家,嘗嘗我老婆子做的,放了點新磨的胡椒。"他看見案上的紙,忽然紅了眼眶,"當年我總覺得您守舊,現在才明白,您不是守著字,是守著人心。"

    甦文硯接過面碗,熱氣模糊了水晶鏡。他指著紙上那個被注成"綢"字的符號,忽然笑了"你看,這符號像不像個打了結的繩?咱中國人老早就用結繩記事,說到底,都是想把日子系牢了,別讓它像沙子似的從指縫里漏了。"

    窗外的雪還在下,老槐樹的枝椏上積了層白,像幅淡淡的水墨畫。賬房里的銅壺滴漏滴答作響,周先生的呼嚕聲從隔壁傳來,混著甦文硯在賬冊上寫字的沙沙聲,成了冬夜里最安穩的催眠曲。

    甦文硯放下筆時,天快亮了。他看著案上並排擺放的新舊賬冊,忽然明白祖父說的"字認人",其實是說人能在字里認出自己。就像此刻,他在周先生的字里看見了變通,在小栓的畫里看見了純真,在祖父的字里看見了堅守——這些不同的墨痕,最終都成了光陰的模樣。

    他拿起祖父留下的那半塊殘墨,在新賬冊的扉頁上寫下"光緒二十四年冬,文硯記。"筆尖落下的瞬間,仿佛听見多年前祖父在賬冊上寫字的聲音,從時光的那頭傳來,輕輕落在這頁紙上,成了個小小的墨點,像顆永遠不會褪色的痣。

    喜歡大民富商甦半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民富商甦半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319集︰賬冊上的新符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319集︰賬冊上的新符號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