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232集︰夜行人的腳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232集︰夜行人的腳印

    光緒二十三年的太原城,雪是帶著稜角的。

    甦半城踩著當鋪後巷的積雪時,靴底碾過冰碴的脆響,像極了二十年前父親臨終前攥著他手腕的力道。他哈出的白氣在燈籠光暈里散得快,倒讓那串新踩的腳印顯得愈發清晰——深嵌在雪地里的鞋印,前掌寬,後跟窄,邊緣帶著被利器削過的鋸齒紋,像某種野獸的爪痕。

    “這鞋型不對。”老捕頭周奎的煙袋鍋在牆角磕了磕,火星子落在雪上,滋啦一聲就滅了,“尋常鏢師穿的薄底快靴,哪有這麼深的齒痕?”

    甦半城蹲下身,手指剛要觸到腳印邊緣,被周奎一把拉住。“別踫,雪凍了半夜,指紋早凍牢了,踫了反倒毀了線索。”老捕頭從懷里掏出個油紙包,里頭是半截蠟燭和一小罐松煙墨,“照著描下來,比記在腦子里牢靠。”

    燈籠被風掀得晃了晃,甦半城忽然注意到腳印旁的牆根下,有處雪被蹭掉了一小塊,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磚。磚縫里嵌著根黑絲線,細得像頭發,卻比頭發硬挺,末端還沾著星點暗紅——是血。

    “昨夜三更到五更,當鋪後院的狗沒叫。”周奎的煙袋在掌心轉了個圈,“要麼是熟人,要麼是用了藥。”他抬頭看了眼協同慶票號的高牆,那牆頭上的積雪有被掃過的痕跡,“腳印從票號後牆下來,直奔聚源當鋪的地窖入口,像是早就摸透了路線。”

    甦半城想起三天前在譚宗浚書房看到的那本缺頁賬冊。第三十七頁被人用薄刀割去了一角,殘留的墨跡里能認出“隆昌號”和“鹽引”兩個字,旁邊還有個模糊的指印,邊緣沾著點銀粉——那是票號掌櫃們記賬時常用的銀朱。

    “去協同慶。”他站起身時,燈籠的光暈里飄進片新雪,落在他睫毛上,“找王掌櫃問件事。”

    協同慶的賬房里,王掌櫃正用象牙秤稱著碎銀,見甦半城進來,手一抖,秤砣“當啷”掉在算盤上。“甦先生怎麼來了?這大雪天的……”

    “昨夜三更,你在後院做什麼?”甦半城盯著他袖口——那里有塊新鮮的漿洗痕跡,像是剛換過里子,“你常穿的那雙雲紋靴,鋸齒紋該磨平了吧?”

    王掌櫃的喉結動了動,算盤珠子被他撥得 啪響。“我……我昨夜在賬房對賬,伙計們都能作證。”

    “是嗎?”甦半城從懷里掏出張描著腳印的紙,往桌上一鋪,“那這雙新換的靴底,怎麼跟當鋪後巷的腳印對上了?還有這黑絲線——”他捏起那截線,“你藏在靴筒里的匕首,柄上的纏線該松了吧?”

    賬房里的銅鐘忽然“當”地響了一聲,是前門迎客的鈴鐺。王掌櫃猛地抬頭,窗外閃過個黑影,甦半城轉身時,只瞥見那人衣角的暗紋——是蒙古王府的蟒紋,卻比王爺常穿的少了片鱗。

    “追!”周奎拔出腰刀,靴底在結冰的門檻上滑了一下。甦半城已經沖出門,雪地里新踩的腳印歪歪扭扭,朝著黑風口的方向延伸,像是故意要引著人去。

    黑風口的斷崖邊,風卷著雪沫子打在臉上,疼得像針扎。那串腳印到崖邊就斷了,旁邊的矮樹叢里掛著塊撕碎的黑布,布角沾著點金粉——是譚家祖墳前石獅子眼楮上的金漆。

    “他故意留線索。”周奎喘著氣,刀鞘在石頭上磕出火星,“這是要我們去譚家墳地。”

    甦半城沒說話,他盯著崖下的雲霧。二十年前父親就是在這斷崖下找到那封蒙古密信的,信里說“鹽引摻假者,藏于半城煙火中”。當時他不懂,直到上個月在隆昌號地窖里看到那些蓋著假印的鹽引,才明白父親當年為何要燒掉賬本的最後三頁。

    “腳印是反的。”他忽然開口,指著雪地里的鞋印,“前掌深後掌淺,像是倒著走的。”他蹲下身,用手指量著腳印間距,“步幅三尺七,比尋常人寬半尺,是練過武的。”

    周奎忽然“咦”了一聲,從雪堆里撿起個東西。是枚銅扣,上面刻著個“常”字——常家老三的馬褂上,就有這麼枚扣子。

    “常老三昨夜在聚源當鋪當過夜壺。”周奎把銅扣揣進懷里,“伙計說他子時來的,走的時候慌慌張張,像是被什麼追著。”

    甦半城想起常老三那本被蟲蛀了的賬本。第七頁上有行用朱砂寫的小字“十五夜里,見王掌櫃入譚府,袖中藏物,似木牌。”他當時以為是常老三記錯了,譚家與協同慶素無往來,王掌櫃去譚府做什麼?

    “去譚家墳地。”他轉身時,看見雪地里有片羽毛,是海東青的尾羽——那是蒙古王府的信使才會帶的東西。

    譚家祖墳的石人石馬被雪蓋了大半,最老的那座墳前,新添了串腳印,直通向墓碑後的松柏。甦半城繞到碑後,看見雪地上有個剛挖的坑,坑里埋著個油布包,包上壓著塊青磚,磚縫里卡著根頭發,黑中帶白——像父親生前常留的發式。

    “別踫!”周奎按住他的手,從腰間解下鐵尺,小心翼翼地撥開油布。里面是本賬冊,封皮上燙著“隆昌號”三個金字,翻開第一頁,赫然是二十年前鹽引案的涉案名單,第一個名字上畫著紅圈——甦明遠,他父親的名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賬冊的最後一頁粘著片碎紙,是從什麼東西上撕下來的,邊緣有火燒的痕跡,上面能認出“夜行人”三個字,旁邊畫著個歪歪扭扭的腳印,跟當鋪後巷的一模一樣。

    “這是圈套。”甦半城的指腹撫過父親的名字,墨跡已經發脆,“有人想讓我們以為,當年的鹽引案是父親做的。”

    風突然變大了,吹得松柏嗚嗚作響。周奎忽然指向墳頭的雪堆“那里有動靜。”

    雪堆里冒出個黑腦袋,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廝,凍得嘴唇發紫,懷里抱著個布包。“我是譚家的書童……我家老爺讓我在這兒等甦先生。”他把布包遞過來,里面是雙靴,鋸齒紋的底,鞋幫里塞著張紙,“老爺說,這是夜行人落下的。”

    紙上是用蒙文寫的密語,甦半城只認得其中兩個詞“羊脂玉”和“地窖”。他想起二十年前父親書房里那塊裂了縫的羊脂玉,當時以為是不小心摔的,現在想來,裂痕里或許藏著什麼。

    “去聚源當鋪地窖。”他把靴子塞進懷里,雪已經停了,天邊透出點魚肚白,“王掌櫃挖的那個暗格里,該有我們要的東西。”

    地窖里彌漫著霉味,甦半城用燈籠照向牆角——那里的磚是松的,跟他三年前在常家地窖里見過的一樣。他摳開磚塊,里面果然有個木盒,盒蓋上有個掌印,大小跟父親的一模一樣。

    打開木盒的瞬間,周奎倒吸了口涼氣。里面是半塊鹽引,水印是假的,但邊緣的火漆印卻是真的——那是戶部專有的“雙鳳紋”,除了譚宗浚的父親,當年沒人能弄到。

    “原來如此。”甦半城捏著鹽引的手在抖,“二十年前的鹽引案,譚家才是主謀。王掌櫃只是替罪羊,夜行人是譚家派來滅口的。”

    地窖外忽然傳來腳步聲,周奎拔刀的瞬間,甦半城看見來人的靴底——鋸齒紋,前掌寬,後跟窄,跟雪地里的腳印分毫不差。

    “甦先生果然聰明。”蒙面人摘下面罩,是譚宗浚的管家,臉上有塊月牙形的疤,“可惜太晚了。”他抬手要擲飛鏢時,周奎的刀已經到了他咽喉。

    管家倒下時,懷里掉出個賬本,正是常老三那本缺頁的。最後一頁用朱砂寫著“夜行人靴底,浸過黑風口的雪水,遇熱會顯字。”

    甦半城把賬本湊近燈籠,果然,空白處浮現出幾行字“譚家與蒙古王府勾結,用假鹽引換真銀,藏于隆昌號地窖。父親發現後被滅口,羊脂玉內有名單。”

    燈籠忽然晃了晃,甦半城抬頭,看見地窖口站著個人,是譚宗浚,手里拿著塊羊脂玉,裂痕里嵌著張紙。“甦先生,好久不見。”他把玉扔過來,“這是你父親用命換來的,現在該物歸原主了。”

    甦半城接住玉,指尖觸到裂痕時,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雨夜,父親把他抱在懷里,說“半城啊,這世上的腳印,有的是路,有的是坑。你得學會看清楚。”

    此刻天邊的光已經漫進地窖,照亮了地上的腳印——管家的,譚宗浚的,還有他自己的,層層疊疊,像太原城里那些藏在煙火下的秘密,終于要見天日了。

    周奎正在翻看從管家身上搜出的名單,忽然指著其中一個名字“這不是……”

    甦半城湊過去,看清那個名字時,燈籠“ 當”掉在地上,火光舔著賬本的邊角,把“甦明遠”三個字燒得蜷起來,像只死去的蝴蝶。

    雪又開始下了,落在地窖口的腳印上,慢慢蓋住那些深淺不一的痕跡。甦半城望著窗外漸亮的天色,忽然明白父親當年為何要燒掉賬冊——有些真相,比死亡更讓人難捱。

    喜歡大民富商甦半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民富商甦半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232集︰夜行人的腳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232集︰夜行人的腳印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