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88集︰家族傳承的波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88集︰家族傳承的波折

    楔子算盤聲里的陰雲

    民國八年的暮春,細雨如絲,將甦州城籠罩在一片濕冷的煙靄里。留園西側的甦家老宅內,青石板庭院積著水,倒映著堂屋“匯通天下”匾額的殘影。賬房先生老周抱著一摞賬本穿過回廊時,听見東廂房傳來“啪”的一聲響,像是鎮紙砸在算盤上的動靜,緊接著是甦明遠沉雷般的低吼“你非要把甦家的根基都賭在遠洋輪上嗎?”

    老周腳下一滑,賬本散落一地,其中一本露出扉頁上甦承宗親筆題寫的“守正出奇”四字——那是十年前甦家煤礦剛投產時,老爺親手寫下的訓誡。此刻墨跡在水汽中暈染,如同此刻懸在家族企業頭頂的陰霾。

    一、家族會議冰火交鋒

    1 劍拔弩張的開場

    家族會議設在老宅二樓的“明遠堂”,名字取自長子甦明遠,此刻卻成了兄弟分歧的角力場。紫檀木長桌兩側,坐著甦家核心成員甦承宗居中,左手邊是身著藏青長衫、面色沉郁的甦明遠,右手邊是西裝革履、領帶微松的甦明輝。下首坐著叔伯輩的元老與各產業負責人,空氣中彌漫著龍井與水煙混合的焦灼氣息。

    甦明遠率先發難,指節叩擊著面前的報表“諸位看看,華北煤炭市場份額從去年的三成跌到如今兩成五,平漢鐵路配件訂單銳減四成。日本人在青島辦的鐵礦廠,用洋機器軋的鋼軌,價格比咱們低兩成!這時候不把錢砸回國內,去填國際市場那個無底洞,不是本末倒置嗎?”他袖口滑落,露出腕上一塊老懷表——那是早年跟著父親走南闖北時賺下的第一筆大洋所購,象征著他對根基的看重。

    甦明輝猛地站起身,西裝後擺掃過椅背上的雕花“大哥看的是眼下三寸地!歐洲戰場打完才幾年,英法德的鐵路炸得稀巴爛,美國佬忙著賣軍火賺得盆滿缽滿,誰來填這個缺口?我上個月收到巴黎商會的電報,單是法國北方鐵路局的訂單,就夠咱們廠干三年!至于日本人的競爭,難道咱們就死守著老工藝等死?”他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像極了年輕時的甦承宗,帶著破釜沉舟的銳氣。

    2 數據背後的攻守

    “國際市場?”甦明遠冷笑一聲,展開另一張地圖,紅色鉛筆在海上畫出幾道曲折航線,“看看這些標記去年咱們運往埃及的火車頭,在紅海被海盜劫持了三成貨物;賣給沙俄的配件,因為十月革命成了廢紙;還有英國佬的關稅壁壘,比城牆還高!明輝,你跟洋人喝著咖啡簽合同的時候,知不知道咱們的貨船在大西洋上躲潛艇?”

    “風險從來與利潤並存!”甦明輝抓起桌上的地球儀猛地一轉,指尖停在東南亞某處,“這里,荷屬東印度,荷蘭人剛修了條新鐵路,急需枕木連接件。我已經派了留德的工程師去考察,咱們的高錳鋼鑄件技術,比德國西門子的還便宜15。大哥總說守成,可爹當年要是只守著甦州的米鋪,哪來今天的煤礦和票號?”

    “住口!”甦承宗一直沉默著,此刻突然拍案而起,茶盞里的水濺在“明遠堂”的匾額拓片上。他鬢角的白發在燭火下微微顫抖,目光從長子的沉穩掃到次子的鋒芒,“你們一個握著算盤算風險,一個舉著望遠鏡看機會,可都忘了甦家的祖訓——‘商道如河,既需固堤,亦需導流’。”

    二、分庭談心父愛的雙重鏡像

    1 與明遠夜話老宅天井的月光

    會議不歡而散後,甦承宗叫住了留在堂屋收拾文件的甦明遠。子夜的雨停了,天井上方露出一彎殘月,照在父子二人身上。甦承宗從懷里摸出個油布包,展開來是半塊磨損嚴重的船票——那是光緒二十六年,他跟著山西票號掌櫃下南洋時留下的。

    “明遠啊,”老人的聲音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滄桑,“你小時候跟著我走西口,在戈壁灘上見過缺水的駱駝吧?那時咱們要是只想著守著最後一皮囊水,早就渴死在沙窩里了。可要是一股腦全喝光,照樣走不出大漠。”他指著船票上模糊的英文,“你娘總說我冒險,可當年要是沒接下南洋華僑的茶葉匯兌生意,哪有後來的匯通票號?”

    甦明遠低頭不語,手指摩挲著桌沿的雕花。他想起三年前煤礦塌方,是自己連夜調集票號資金,從上海買來新式支護設備,才保住了礦井。在他看來,父親口中的“冒險”,從來都是算準了七分把握才敢走那三步險棋。

    “你怕明輝步子太大扯著蛋,”甦承宗突然用了句俚語,讓甦明遠猛地抬頭,“可你忘了,你弟弟在德國留學時,為了搞懂西門子的軋鋼機,在工廠里睡了三個月車間。他不是瞎闖,是心里有譜。”老人從袖中取出一份明輝私下遞給他的計劃書,上面用紅筆詳細標注了國際市場的風險對沖方案——包括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合資建廠、在倫敦投保戰爭險等細節。

    2 與明輝密談書房里的算盤與圖紙

    後半夜,甦承宗又把甦明輝叫到書房。書案上攤著兩張圖左邊是明遠繪制的國內市場競爭態勢圖,用不同顏色標注了日資、官僚資本和民族企業的勢力範圍;右邊是明輝的國際拓展路線圖,插著小旗的地方都是已接觸的海外買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甦承宗沒有說話,只是拿起一把老算盤,“ 啪”撥弄起來。“光緒三十年,我在漢口開煤棧,英國太古洋行想壟斷價格,把咱們逼得差點關門。後來怎麼破的局?”他看向明輝,“是聯合了漢陽鐵廠的盛宣懷,還有幾家本土煤幫,一起湊錢買了條火輪船,自己運煤去上海賣。那時候誰不說我甦承宗瘋了,跟洋人硬踫硬?”

    明輝喉頭滾動,想說什麼卻被父親擺手制止。甦承宗從書架深處抽出一個木盒,里面是明遠十年前寫的《甦記煤礦成本控制法》手稿,墨跡青澀卻條理清晰,正是這套方法讓甦家煤礦在宣統年間的煤價暴跌中存活下來。“你大哥像老宅的磚牆,看著古板,卻是根基。”老人指尖劃過手稿上的批注,“你像新開的窗戶,透著風卻也引進了光。可要是只有牆沒有窗,屋子會憋死人;只有窗沒有牆,風一吹就倒。”

    他將明輝的國際計劃書和明遠的國內市場分析疊放在一起,用鎮紙壓住“看看,這上面缺了什麼?”明輝湊近一看,只見兩份文件的空白處,父親用朱砂筆淡淡描出一條曲線——從國內煤礦延伸至鐵路配件廠,再順著海運航線連接到海外據點,最後又拐回國內的新興產業。“是循環,”甦承宗低聲道,“商道要成環,錢才能轉起來。光守著一頭,早晚斷流。”

    三、折中之道沙盤上的和解

    1 三日閉門會從對峙到共謀

    次日清晨,甦承宗下令關閉明遠堂,只許明遠、明輝和老賬房三人進入。堂內撤去長桌,換上巨大的沙盤,上面用陶土塑出中國沿海與東南亞地形。整整三天,老宅里只听見算盤聲、圖紙翻動聲,偶爾傳出爭執,卻再沒有拍案而起的響動。

    第四天清晨,當家族成員再次聚集時,看到沙盤上多了兩種顏色的小旗藍色代表國內市場,集中在華北、華東的鐵路樞紐與能源產區;金色代表國際市場,主要插在東南亞港口與歐洲中轉站。甦明遠站在沙盤左側,手中拿著一份《國內市場鞏固計劃》,重點標注了與榮氏面粉廠合作開發煤炭副產品、入股隴海鐵路配件供應等方案。

    甦明輝則站在右側,展示著《海外拓展分步章程》,將國際業務分為“貿易—合資—技術輸出”三個階段,特別強調了在荷屬東印度建立海外生產基地,既規避關稅又貼近市場。兩人之間,甦承宗放置了一座小型蒸汽機模型,象征著將國內資源與海外技術對接的樞紐。

    “我們商量出個章程,”甦明遠率先開口,聲音仍帶著疲憊卻多了份篤定,“用國內煤礦和票號做後盾,拿出三成流動資金給明輝做海外試點。但每筆超過十萬大洋的海外投資,必須經家族議事會半數以上通過。”

    甦明輝接口道“海外業務賺回的外匯,優先用于引進國內急需的軋鋼設備和技術專利。同時,我會派技術骨干回國,幫大哥改良煤礦的安全生產流程。”他從懷中取出一份文件,“這是我和德國克虜伯公司談的技術合作意向,他們願意用鐵路配件專利,換我們山西優質焦煤的優先供應權。”

    2 父親的最後一課銅錢的兩面

    甦承宗看著兒子們,從袖中取出一枚光緒通寶,放在沙盤中央。“你們看這銅錢,”他用指尖撥弄著,“正面是‘光緒元寶’,代表著根基和信譽;背面是滿文,代表著變通和眼界。缺了哪面,都不是完整的錢。”

    他轉向甦明遠“你守成,但不能守舊。去年你說要在煤礦用電力照明,我猶豫了三個月,結果證明比煤油燈效率高十倍。以後海外的新技術,你要帶著腦子去看,別一竿子打死。”

    又看向甦明輝“你開拓,但不能空談。你在德國算的那筆賬,說海外建廠能省多少關稅,卻沒算當地工人的罷工風險。下個月跟我去趟寧波,看看那邊的華僑是怎麼在南洋跟土著打交道的。”

    老賬房這時呈上一本新賬冊“老爺,按兩位少爺的方案,我算了筆總賬國內鞏固需銀八十萬兩,海外試點需銀五十萬兩,票號目前的流動資金可以支撐,但需暫停揚州紗廠的參股計劃。”

    甦承宗接過賬冊,卻沒有翻開,而是望向窗外。雨過天晴,一只燕子餃著泥草飛過天井,正要在梁下築新巢。“就這麼定了,”他將銅錢扣在沙盤上,“明遠管錢袋子,明輝管槍桿子,你們兄弟倆,一個守內,一個開疆,但記住——”

    他的聲音陡然加重,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甦家的錢,是從算盤珠子縫里擠出來的,也是從遠洋船帆上賺回來的。要是為了爭個高低,把算盤打錯了,把船帆扯破了,我就是死了,也會從祖墳里爬出來抽你們的耳光!”

    尾聲雨過天青後的新航標

    會議結束後,甦明遠和甦明輝一起走出明遠堂。走廊上,明遠忽然停下腳步,從懷里掏出個牛皮紙包遞給弟弟“這是我讓票號在上海換的外匯券,你先拿著應急。還有,你那套海外記賬法,回頭讓賬房先生跟你學學。”

    明輝接過紙包,看著大哥鬢角新添的白發,喉頭一熱“大哥,上次煤礦塌方,要不是你當機立斷……其實我也知道,國內這攤子不能丟。”

    這時,甦承宗的聲音從堂內傳來“明遠,把你那套成本控制法印出來,給明輝的海外公司也用用;明輝,把克虜伯的技術資料送一份到煤礦,讓工頭們看看洋人的玩意兒。”

    兄弟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釋然。陽光穿過雕花窗欞,在青磚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如同甦家未來的路——既有老宅的厚重根基,也有新窗的開闊視野。遠處,留園的風鈴在風中輕響,像是在為這場家族紛爭後的和解,奏響一曲平和的調子。

    而在明遠堂的沙盤上,那枚光緒通寶依然靜靜地躺著,正面的“光緒元寶”與背面的滿文,在陽光下折射出雙重光芒,恰似甦承宗最後那句話在兄弟倆耳畔的回響“商道如人,需有守正之骨,亦需有出奇之魂。缺一不可,缺一不可啊……”

    喜歡大民富商甦半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民富商甦半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88集︰家族傳承的波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88集︰家族傳承的波折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