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第178章 小山港遇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個老學究 本章︰第178章 小山港遇襲

    靖康四年的秋風帶著肅殺之氣掃過汴梁城頭,吹散了中秋宴席殘留的脂粉香與茱萸味。

    重陽剛過,宮苑里的金菊尚在枝頭傲霜,御書房內的氣氛卻如這深秋般微凝。

    窗欞透進的天光,斜斜映在趙桓年輕而略顯蒼白的臉上,他正摩挲著案頭一份由樞密院直呈的密奏——關于王倫、王奎的身份陳情。

    陳太初肅立御案前,聲音平緩,將那段塵封多年、交織著血淚、背叛與跨海重生的故事,剝去驚心動魄的外衣,化作簡潔的奏報︰

    “陛下,王倫其人,昔年童貫為阻臣行海圖強之計,構陷于梁山,鴆酒謀害,幾至身死。臣僥幸察知,將其救出死地,藏于流求,留為海外之伏筆。”

    “王奎,臣之故舊,濮陽王氏子,亦遭蔡京黨羽構陷入獄,後經查證其冤,臣多方周旋,將其救出。”此節趙桓曾親批案卷,心知肚明。)

    “宣和年間,臣奉旨開拓萬里海疆,深感東南海寇暗涌,西北強鄰虎視,需于遼金力所難及之遠海覓立足之地,作為大宋臂膀延伸之基。彼二人因身負冤屈且忠誠可用,故遣其率精銳部曲,蹈海向西,于極西之‘金山’之地美洲西岸)為前驅。”

    “經年累歲,披荊斬棘,彼輩已扎下根基,墾荒、築城、撫土人。近日歸宋,攜來臣昔日所尋之高產作物新種玉米、土豆成熟品),更有奇石數類、珍木標本及彼處詳盡輿圖。”

    陳太初略微停頓,聲音微微上揚,點出要害︰

    “此二人,雖曾身陷囹圄,然皆受構陷,更兼冒險于萬里波濤,為大宋開海疆、尋神物、通海外信息前哨,其心可表,其功亦彰。且前番童、蔡逆黨作亂之時,彼于流求、海外並未隨波助惡,足見心存朝廷。今歸國請謁,懇請陛下念其微功辛勞,準其歸葬先祖,洗刷冤名,復為良民,使其安心為宋民,並續行萬里海貿,助朝廷拓殖、輸移民、濟邊事。”

    趙桓的目光在密奏與陳太初清俊沉穩的面容間逡巡。樞相所言句句在理,也合乎“千金市骨”的帝王心術。

    兩個身負舊案的“亡命之徒”,能在化外之地為大宋扎下釘子,帶回實物,確屬奇功。

    然而,他們的出身……商賈兼“海盜”,在重文輕商、講究出身清白的宋代官場,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即使陳太初力推他們建立商號“萬里長風”,一個“商人”的身份,在汴梁這等朱紫雲集之地,依然會受到無形的輕視。

    寇準功彪青史,尚因家世商賈遭人詬病一生。

    帝王的眼神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權衡。

    片刻之後,他提筆,蘸了蘸朱砂,在一份早已備好的空白敕書上落筆︰

    “敕︰故民王倫、王奎,遠赴重洋,不避艱險,尋獲嘉種,功在社稷。然舊案有礙……特賜爵︰王倫為‘懷遠伯’,王奎為‘寧海伯’。敕封爵位食邑虛封。賜還故籍身份,允歸宗復名,永為宋民。”

    筆鋒落下,一個看似恩榮、實則有幾分滑稽的安排就此誕生——食邑虛封、無職無權的“空頭伯爵”。

    但對王倫、王奎,乃至對整個朝廷而言,這恰是最好的平衡點︰朝廷給了天大的體面,洗刷了過往,堵住了悠悠之口;而兩個“伯爵爺”,除了名頭好听些,不能穿朱紫,不能立朝堂,本質上依然是兩個掛著金燦燦名頭的巨商。

    陳太初所求,也正是這個——給他們在陽光下行走的身份。

    數日後,陳府書房。

    王倫摩挲著那份字字滾燙、卻輕飄飄沒有分量的敕書,臉上露出一絲混合著嘲諷與釋然的復雜笑意︰“懷遠伯?呵呵,這帽子分量不輕啊!

    壓在頭上,倒也能替咱們擋些牛鬼蛇神的眼風了。” 他看向陳太初,“元晦放心,我們懂得。”

    “有了這道‘金符’,行事便多了幾分便利。”

    陳太初頷首,隨即拿出一枚烏沉沉刻有“樞”字的魚符,“小山港那邊,我已密令水師司,劃出丙字頭至丁字頭三處新修船塢,並配套倉廩營房,交由‘萬里長風商號’專管使用。所需船工、護衛,可自行招募,樞府不會派人‘協理’。”

    這是真正的實利,一個帝國級軍港中劃出的自留地!其價值遠勝那虛餃千倍。

    王奎聞言,用力拍了拍胸口︰“好!有自家地盤了!看哪個敢把手伸進來!”

    帶著名頭和實利,王倫、王奎旋即啟程,趕赴那座由水泥鑄就、停泊著鋼鐵巨獸的小山軍港。

    甫一安頓,王倫便通過陳太初留下的秘密渠道,聯系上了正在京東路治水營田的宋江。

    “宋公明哥哥安好?昔日江南方臘逆黨麾下,可還有當年劫後余生、潛藏山海不願歸附,或仍在江湖漂泊的勇悍弟兄?‘聖公’一系,可有火種未絕?” 密信措辭隱晦而直接。

    數日後,宋江的密信由快馬送達小山港內王倫手中︰

    “賢弟所詢,情勢復雜。方氏雖滅,然其舊部星散如沙。近年查訪,確有幾支隱匿閩浙深山或泛舟南洋者,嘯聚山林漁島,以‘替天行道’自居,與官府時有摩擦,亦做海貿私掠。聞其多持‘聖公未死,遠遁海外’之說。另有零星勇悍舊部,淪落江湖草莽,郁郁不得志。可尋之,然務必審慎,恐魚龍混雜,反噬己身。密附名單及聯絡暗記……”

    看著名單上一個個或耳熟能詳、或完全陌生的名號及聯絡標記,王倫眼中精光爆射︰“好!這正是我們要的人!拓萬里海疆,就要這些在死人堆里滾過、天不怕地不怕的凶神!”

    靖康四年十月初,渤海之濱,北風漸勁。

    一艘新下水的改進型“滄瀾巨艦”如山岳般駛出小山港丙字頭新劃歸“萬里長風商號”的專屬碼頭。

    這艘被命名為“長風壹號”的巨艦,滿載著招募的第一批流民、工匠種子、農具糧種,以及一批王倫精挑細選、配備精良火器燧發槍、小型弗朗機)的護衛家丁。

    王倫、王奎親自壓陣,目標直指王倫名單上提供的幾個位于遼東沿海某處的隱秘聯絡點——準備招攬方臘舊部中那些尚有血性與實力的“火種”。

    海面遼闊,巨艦破浪。

    離港不過兩日,航程尚未及半島尖端。黃昏時分,金紅的殘陽潑灑在海面,將波瀾染成血金之色。

    就在此時,西南方天際線與海平面交匯的陰影里,驟然閃現出幾個鬼魅般的桅尖!

    “右舷四十度!有船!”桅斗上的了望哨嘶聲驚呼,聲音帶著無法置信的驚惶,“不止一艘!帆影錯亂,正高速向我船包抄而來!看船型……不似我宋艦!”

    王奎猛地撲上右舷高台,單筒千里鏡死死套住那個方向。

    鏡片里,幾艘修長、船身涂著灰黑迷彩、掛著從未見過的爪痕狀海怪圖紋帆的怪船,正以驚人的速度乘風破浪,直插“長風壹號”的側舷!

    “敵襲!操炮!準備接戰!”王奎的怒吼如同炸雷,在甲板上空回蕩!

    話音未落!

    “轟!轟!轟!”

    數道熾熱的火線撕裂暮色,裹挾著刺耳的尖嘯撲面而至!經驗豐富的王倫、王奎瞬間辨認出這聲音——是威力遠超尋常弩炮的火炮!絕非江湖草寇所能擁有!

    劇烈的爆炸在“長風壹號”右舷轟然炸開!熾熱的沖擊波裹挾著高速迸濺的木屑、鐵片和灼人的火焰橫掃甲板!

    其中一發炮彈精準地撕裂了厚重的橡木船舷,在水線以上丈余處炸開一個恐怖的巨大豁口!

    焦糊的氣味與血肉碎塊、海水的腥咸瞬間彌漫!巨艦猛地震顫、傾斜!

    “穩住!操舵手!左滿舵!規避炮火!燧發營上甲板!對準靠近的敵船開火!”王倫雙目赤紅,嘶吼著下達命令,身體被爆炸的氣浪沖得撞在桅桿上。

    艦上的小型弗朗機炮在炮手倉皇中開始零星還擊,但射程與威力遠不及對方!

    混亂中,王奎死死扶著船舷,看到左舷海面,更多同樣的詭異灰黑戰艦破浪而出!從三個方向形成半包圍態勢!

    帆影幢幢,密密麻麻,竟不下二十余艘!船型大小不一,從快哨船到堪比二級滄瀾艦的大艦皆有,共同點是都裝備了數量可觀的長短炮管!絕非普通海寇能聚攏的力量!

    “直娘賊!哪來的這麼多的炮船?!”王奎的心瞬間沉入冰冷的深淵!對方顯然早有準備,伏擊點選得極其惡毒,火力更是碾壓!

    “長風壹號”右舷受創,艦體進水和著火的警報聲此起彼伏,速度驟降,轉向遲鈍。而敵方艦隊已如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群,快速收攏包圍圈,第二輪、第三輪炮火覆蓋已然降臨!更多的炮彈撞擊在艦體、桅桿和甲板上,爆起一團團死亡的火球!破碎的船帆熊熊燃燒,刺鼻的硝煙與慘叫、混亂充斥每一寸空間!

    “放棄攻擊!全速突圍!退回小山港!”王倫眼中噴火,聲音卻冷酷如鐵,當機立斷!

    巨艦在濃煙烈火中強行扭轉笨重的身軀,如同受傷的巨鯨,拼命向北方港口的燈塔方向掙扎奔逃。

    後方,密密麻麻的敵艦緊追不舍,炮火不斷在逃亡巨艦周圍炸起沖天的水柱!

    小山港近在眼前!

    然而,當王倫、王奎看到港區那燈火通明的輪廓時,一股更深的寒氣卻從腳底直沖頭頂——港區外圍,那些負責警戒巡航的小型宋軍戰船,竟也正被數量更多的炮艇圍攻!

    港區方向,火光沖天,爆炸聲連綿不絕!

    “他娘的!不止打我們!小山港也被攻擊了!”王奎目眥欲裂,一拳砸在焦黑扭曲的船舷上!

    敵人並非僅僅伏擊他們的開拓船隊,其真正的雷霆一擊,目標赫然指向了這座剛剛披上水泥重甲、停泊著大宋最新銳鋼鐵艦隊的帝國北方軍港!

    一場有預謀、規模空前的海上突襲!

    大宋的北大門——小山港,在靖康四年這個深秋的黃昏,在猝不及防的敵情之下,如同被驚醒的巨獸,正迎來一場熾熱鋼水與冰冷海濤的殊死搏殺!戰火,瞬間吞噬了寧靜的港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宋朝的脊梁》,方便以後閱讀宋朝的脊梁第178章 小山港遇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宋朝的脊梁第178章 小山港遇襲並對宋朝的脊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