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慶、太原兩路明軍雖遭挫敗,卻並未就此完全潰散。
各自殘部迅速收攏,在洪承疇、曹文詔的嚴令下整頓旗鼓,恪守榆林至潼關一線,想要阻擋漢軍西進的步伐。
而王屋山的王平和趙小五深知孤軍難支,果斷放棄分兵而攻的念頭,傳令合兵一處,目標直指山西腹地的澤州與潞安府。
對于河南、山東兵馬來說,這算是一步妙棋。
不僅能與新軍會師,更能搶佔晉東腹地的許多人口和錢糧。
兵馬日夜兼程,眾人克服著疲憊不堪的身體。
一個月後,兩支遠途而來的漢軍終于在太原府的城牆下與新軍成功會師。
旌旗、營盤相連,號角聲相聞,整個太原府城的十余里之內,到處皆是漢旗。
中軍帳內,氣氛熱烈。梁飛大步迎上,與闊別已久的王平及其趙小五二兄弟緊緊相擁。
“好兄弟!能再見到你們,真是天大的幸事!”
梁飛的聲音有些沙啞,眼中閃爍著唏噓光芒。
王平二人亦是感慨萬千,連聲道︰“梁兄弟,這仗你們打的漂亮啊!”
“快別說了,兄弟我早就在帳中設下了酒宴,今日我等定要痛飲一番!”
“好兄弟!但哥哥在這里還要多一嘴,切勿忘了營中哨崗之事,萬一陰溝里翻船,我等真是讓人貽笑大方了!”
“王大哥放心,兄弟早就安排了下去,定不會多生什麼事端”
言罷于此,生性謹慎的王平緊緊握住了梁飛的手,眼中都是笑意。
當夜,中軍大帳之中,篝火叢叢,那是酒肉飄香。
梁飛、王平四兄弟圍坐一團,痛飲烈酒,是豪情勃發。
在各自暢談起戰事之後 眾人無不是哈哈大笑。
痛斥一番明軍後,幾人的話題轉向了如何攻取太原,以及朝堂之上的瑣事。
梁飛放下酒碗,抹了把胡須上的酒漬,目光炯炯地掃過王平幾人人︰“諸位兄弟,酒也喝了,情也敘了,眼下咱們合兵一處,兵勢復振,正是破敵良機”
“這太原府雖然城高池深,但根據陛下令黑衣衛送來的密報,城中守軍僅不足五千,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攻佔太原只是片刻之事,但這其中卻是有個難題!”
“在場的都是自己人,望梁兄弟明言”
“既然如此,那兄弟也就不隱瞞了,據密報上所說,府城之中偽明晉王朱求桂尚在城中,晉藩的藩庫中錢糧財貨也都在,破城之後,該如何處置這些財貨?諸位兄弟也都知道,近日里因璐王之事,梁某在朝中多有非議……”
梁飛的話只說了一半,王平和趙小五二人已明白了他的心思。
前段時間里,李信等文臣上書新軍擅分錢財之事的影響很大,遠在河南、山東幾地的等人都略有耳聞。
如今看著梁飛為難的模樣,王平算是了解了這梁兄弟的苦衷。
沉思許久,王平終于大手一擺道︰“晉藩藩庫中所藏,皆是搜刮民間百姓的民脂民膏,我等將其分為十成,散與太原百姓五成,余下兩成當做激勵軍卒的獎賞!至于這最後三成,全部交于朝廷,待會我兄弟四人再聯名上一道折子,我相信陛下定會答允的!”
“甚好甚好!如此一來,軍卒們的賞銀有了,朝堂之上又不會讓陛下為難,王大哥果真是才思敏捷!”
“過獎過獎,來兄弟們,大家一起干了這杯酒,明日攻進太原府!”
“干!”
定下了此事,眾人心中無不是快意無比,紛紛是舉杯相敬……
第二日一大早,漢軍三部人馬,加上返回營中的闖營李自成等一干人,合兵共計十萬人,對太原城八門展開了圍攻。
在近二百余門大小火炮的配合下,正門的迎澤門被炸開。
密密麻麻的漢軍步卒提刀而入,沒有遭到任何激烈反抗,順利佔領了這座山西重鎮。
太原城破的當日,闖營人馬在梁飛幾人的有意授意之下,殺進了晉王府中。
“兄弟們!晉王府里有金山銀海,女人珠寶,都是咱窮人身上的血汗!有仇的報仇,有冤報冤,沖進去!”
得到梁飛授意的李自成振臂高呼,嘶啞的吼聲瞬間點燃了闖營士兵眼中貪婪與仇恨的火焰。
因為闖營潰散之後,新募之兵許多都是山西各地被官府盤剝而失去土地的流民。
這些人沒有任何的留手,屠殺一開始便不可控制。
王府深處,驚慌失措的宗室子弟、女眷、僕從如同待宰的羔羊。
世子朱審籖試圖在親隨護衛下從後苑小門逃遁,卻被早已堵住去路的闖兵截個正著。
朱審籖年輕的臉上寫滿了驚恐與難以置信,曾經的“世子”尊號在冰冷的刀槍前一文不值。
“我乃大明晉……”
話音還未落,一個闖兵眼中閃過了恨意,當場便用手中長槍將晉王世子捅了個對穿……
在淒慘的哭嚎聲中,府中無論是男女老幼,只要是朱姓血脈或近支親眷,盡數倒在闖軍的刀下。
混亂之中,張獻忠更是帶人沖進了內殿,抓住了驚慌失措的晉王朱求桂。
“老豬狗,老子今天要活剝了你!”
在晉王朱求桂哀求又驚恐的目光中,張獻忠親手用小刀一下一下將他剝了皮,這還是以前放羊之時學的手藝。
再命派人將其人皮用木棍撐開,釘在了晉王府門前的木樁上供世人觀看……
晉王一脈,原是朱元璋第三子朱�gang)一系的後裔,封國在山西太原府,統治山西近二百多年。
雖是不及萬歷皇帝最疼愛的福王闊氣,但其中的財富還是超乎了眾人的想象。
除了現銀一百多萬兩外,光是侵佔的官田、民田的數目便大的嚇人。
加之朱求桂利用宗室身份壟斷山西部分鹽業、礦產,或是入股商號的抽成。
晉王府在太原城內擁有商鋪、當鋪、作坊,便不下于百家。
就連一些從事高利貸的地痞流氓,幕後都有王府的下人支持。
而且這朱求桂還在城中發行“王債”,敲骨吸髓般的盤剝百姓。
所以對于名聲十分之差的晉藩,闖營人馬一入府中便大開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