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漢新律頒布,很快便在山東、河南、北直隸三地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次不僅是普通百姓為劉平叫好了,便是一些地主老財和士紳,對于新律的推行也是十分支持。
而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已經犯了罪被押入牢里的犯人了。
許多已經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家眷,更是感激涕零,對著京師的方向不住磕頭。
雖然新律改變不了死囚要被絞殺的命運,但總歸是留了個全尸。
可不要小看死後能留全尸在這個時代華夏人心中的地位,那簡直就是一種大恩大德了。
一般斬首之後,死囚的家人還要花費一筆錢去請專門的縫尸匠將尸首縫合起來。
因為在百姓的心目中,只有這樣才算實現了入土為安。
現在好了,新律一頒布,廢除了這些殘忍的酷刑,犯了大罪之人也能入土為安。
劉平改革的第一步,便已收獲了大量的民心。
如此這樣,再推行新政的話,各地百姓的定會不太抗拒,這才是劉平最想要的結果。
各地的好消息不斷傳來京師,剛休息了幾天的劉平又開始忙碌起來。
司法改革只是第一步而已,一心想完成統一大業的劉平,不會為這一點點的成功而感到沾沾自喜,因為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這一日,剛處理完政務的劉平來到了原來發生王恭廠大爆炸的地方,也就是宣武門內大街以西。
此地與兩個月不同的是,原本散亂的屋舍已經被院牆連在了一起。
就像後世工廠的廠房一樣,一個個大庫房覆蓋了整片區域。
在百余名黑衣衛的保護下,劉平下了馬車後便最前面的大門前。
只見上方還掛著一個嶄新的大招牌,上書“大漢皇家制造總局”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兩個月的時間,這五十萬銀子總算是沒白花”
暗暗的點頭,劉平大踏步的朝門里走去。
黑衣衛們則警惕的環繞在四周,跟上劉平的腳步一起入了門中。
“拜見陛下!”
見有人進來,站崗的十幾個衛兵立馬將手中的火槍高高舉起,行了一個持槍禮。
劉平看著衛兵手中的新式火槍,整體是記憶中的模樣,上面還裝著一把長長的套筒式刺刀。
“把你的槍拿過來給朕看看!”
“陛下請看!”
衛兵看起來十分的激動,滿臉紅暈的將火槍遞了過去。
劉平早就心癢難耐了,這兩個月一直忙于修訂新律的事。
孫元化三人早就把新式火槍造了出來,來不及去觀槍的劉平,十分相信徐光啟幾人的口碑。
在得到新槍生產成功的消息後,當即便撥了五十萬兩銀子給三人。
命徐光啟擔任大漢皇家制造總局的局長,全權負責標準化生產新式火槍。
如今終于有了時間,第一次見到新槍成品的劉平自然是激動無比。
劉平愛惜的撫摸著槍身的紋路,看了數遍之後,才拍了拍衛兵的肩頭︰“拿好你的槍士兵,朕曾听人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好好干!朕期待看到你成為將軍的那一天!”
“陛下教誨,小的永遠銘記在心!”
衛兵激動的渾身顫抖,終于堅定的用雙手接過了槍。
劉平輕笑了一聲,帶著一干黑衣衛給衛兵留下了個寬宏的背影。
殊不知此時還毫無名氣的衛兵,正是受到了劉平的激勵,日後成了新軍中的一員悍將,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進入了制造局不久,穿著嶄新官服的徐光啟和湯若望三人已經過來接駕。
與大明各種禽獸補子的官服不同,劉平強迫性的將文官和武官的官服分為了兩種顏色。
文官是青白色的官服,象征著兩袖清風、清正廉潔。
武官是大紅色的官服,象征了精忠報國和血染沙場。
為了制服的統一化,大漢全國官員的官服都是一個樣的,只有證明其身份的玉牌、金牌、銀牌、銅牌、木牌才有差異。
此刻徐光啟三人腰間都掛著銀牌,顯然是四品以上的文官。
“微臣拜見陛下!”
徐光啟領著頭,三人一起出聲拜倒,劉平趕忙伸手扶住︰“無須多禮,快帶朕好生參觀一下制造總局!”
徐光啟點頭,臉上已經沒了以前對劉平的隱隱敵意。
徐光啟本來還對劉平誆他出獄有些意見,可自從朝廷撥銀建設制造總局後。
平生最喜歡軍器之事的徐光啟差點樂開了花,每天能和工匠以及各種器物打交道。
就是天真的塌了,徐光啟也不想走了。
先進了一間最大的廠房,幾個看門的衛兵敬禮後推開了房門。
一進去,劉平瞬間便驚呆了,只見這個廠房中約有數百人之眾。
個個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一根槍管經過傳遞,各種配件在不同的人手中組裝。
直到最後一人,將成品火槍包裝在配套的油紙中,一把槍的生產過程便結束了。
“這不就是流水線!這些人怎會如此做的?”
心底冒出了濃濃的疑問,劉平看向了站在旁邊的三人。
誰知湯若望哈哈一笑,有些得意的道︰“尊敬的皇帝陛下,你是否也在驚訝這種流水式的生產方式?我在威尼斯的時候,曾見過那邊的船匠造船時,將船只沿著固定軌道移動,然後由工人分開組裝,沒想到將這方法用在組裝火槍上,效果卻一樣的好!”
听了湯若望的話,劉平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其實流水線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我國早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流水線的雛形。
作為資產階級革命最新爆發的歐洲,有了初步的流水線組裝,劉平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干的不錯!如果以這種方式組裝下去,一天能得多少桿槍?”
“若是生產配件的廠房不停,外面送來的鐵料又充足,一天多了不敢說,二百桿火槍是沒問題的!”
回答劉平的是徐光啟,此時正撫著長須。
“好啊!有徐先生助朕,相信要不了多久,全軍便能換上新式火槍!”
對于激動萬分的劉平,徐光啟卻是搖了搖頭,然後嘆道︰“陛下太看的起老朽,老朽也是得了一人的助力,這些廠房和生產的管理,全都是一人出的主意”
“竟有如此人才,徐先生可知那人現在何處?”
劉平頓時感了興趣,心中也在不斷的猜測到底會是誰。
突然,一個熟悉的名字浮現在了劉平的心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