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

第6章 鏈光乍現數據戰的破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燦爛百香果5m9 本章︰第6章 鏈光乍現數據戰的破局)

    【青磚下的暗格】

    唐家塢的星空剛泛起魚肚白,林雪的鑿子突然踫到硬物。新嵌入的區塊鏈青磚下,磚縫間的工業膠被撬落,露出巴掌大的暗格——褪色的牛皮紙袋里,疊著半張1998年的礦難賠償協議,甲方落款是"安瀾實業有限公司",乙方簽名欄有37個指印,其中第15個指印旁用紅筆寫著"陸建國"——陸明川父親的名字。

    無人機基站再次報警,三輛無牌面包車正從後山逼近。林雪迅速掃描紙袋上的二維碼,區塊鏈存證系統卻顯示數據已被加密︰"訪問權限需省級紀檢部門認證"。她抓起礦燈形狀的u盤,將協議照片實時上傳至陸明川的秘密節點,紙袋底部的油漬在燈光下顯形,竟是"安瀾茶商協會"的火漆印。

    "林小姐對磚雕真是執著。"縣文旅局局長李建軍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兩名壯漢堵住巷口,他腕間的沉香手串泛著冷光,"昨晚工人不小心踫壞了剛修好的照壁,不如我派人送你回省文物局?"目光掃過她手中的牛皮紙袋,瞳孔驟然收縮。

    林雪後退半步,礦燈u盤的藍光在磚牆上投出"鏈"形光斑︰"1998年礦難後,37名臨時礦工的賠償款被分成37個月發放,每月37萬——這個數字,剛好是安瀾投資每月轉入"橫嶺村集體合作社"的金額。"她點開手機里的熱成像視頻,"您昨晚派去替換青磚的貨車,尾號037,和三年前青嵐寺壁畫破壞案的車輛完全一致。"

    【數據法庭的攻防】

    省農業廳數據中心的空氣仿佛凝固,十二塊曲面屏上滾動著全省駐村計劃的實時數據。李培德拍著桌上的舉報信︰"橫嶺村村民聯名投訴,說駐村干部用區塊鏈監控私生活!生物識別手環記錄的心率、睡眠數據,分明是對基層的數字暴政!"

    陸明川滑動平板,調出區塊鏈存證界面︰"所有數據采集均獲村民電子簽名,且可隨時撤回授權。"他放大橫嶺村的投訴記錄,"聯名信上的17個簽名,有9個筆跡出自同一人——而這個人,正是"安瀾古建築維護中心"的會計。"

    他敲擊鍵盤啟動智能比對系統,屏幕上彈出37個節點的資金流向圖︰"所謂"數字暴政"的數據,實則關聯著橫嶺村107戶茶農的采茶量、醫療報銷和子女教育補貼。"光標指向區塊鏈存證的智能合約,"每筆資金的使用都需村民二次確認,這正是安瀾傘網最害怕的"透明化"。"

    李培德的喉結滾動,突然指向屏幕︰"陸處長的個人賬戶,每月向"礦工遺屬基金會"轉賬1.2萬,資金來源標注"技術專利"——但農業廳根本沒有這項預算!"會場響起竊竊私語,他趁機拋出重磅炸彈︰"據我所知,該基金會的法人是橫嶺村陳阿婆,而她正是當年未被認定的"臨時礦工"家屬!"

    陸明川早料到對方會追查資金流,調出干部廉潔區塊鏈︰"這筆錢來自父親礦難的撫恤金。"他頓了頓,聲音低沉,"1998年礦難後,37名臨時礦工因沒有正式合同被排除在賠償名單外,我父親是其中之一。陳阿婆的兒子,和我父親同批下井。"

    屏幕上彈出新窗口,正是林雪剛剛上傳的牛皮紙袋照片。陸明川將礦燈對準牆面,107個合作社節點的光點逐漸匯聚,在投影上拼出"37"的數字矩陣——每個光點都關聯著一位臨時礦工的家庭檔案,采茶記錄、醫療報銷、子女教育數據在鏈上閃爍。

    【37層的火漆印】

    青雲大廈37層的密室里,退休副省長張恪之摩挲著火漆印封的賬本,王明德的匯報聲在隔音牆內回蕩︰"陸明川拿到了1998年的賠償協議,林雪正在比對指印。"

    "當年茶場改制時,誰能想到那些臨時礦工的家屬會活到今天?"張恪之翻開賬本,37筆"茶場維護費"記錄旁,分別貼著37名礦工的死亡證明,"通知李培德,啟動"古村落防火預案"——唐家塢那批磚雕,該"意外"失火了。"

    他望向牆上的"安瀾茶商協會"銅牌,忽然冷笑︰"既然陸明川要用數據治我們,那就讓數據毀了他。把"駐村計劃導致基層混亂"的輿情報告發給省報,再讓橫嶺村的老支書"被自願"接受采訪——他不是收了我們十年的"贍養費"嗎?"

    【密鑰背後的裂痕】

    深夜,陸明川辦公室的礦燈映出林雪蒼白的臉。她攥著手機,屏幕上是區塊鏈瀏覽器的查詢界面︰"礦工遺屬基金會的資金流水,為什麼要設置三級權限?連我都查不到完整數據?"

    他沉默片刻,從抽屜深處取出父親的礦燈,擰開底座露出加密芯片︰"這里存著37名臨時礦工的全部資料,包括他們被篡改的勞動合同、消失的井下記錄。"礦燈光束掃過牆面的全省茶區地圖,"每片茶葉的溯源數據里,都藏著他們的工號——但這些數據一旦公開,現存的"安瀾傘網"會立刻絞殺所有證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林雪忽然想起在磚雕暗格發現的指印,第15個"陸建國"旁邊,還有個模糊的"林"字︰"我父親當年在礦上做會計,他的失蹤,是不是也和這份協議有關?"她的聲音發顫,"你明明知道安瀾的勢力滲透到省級,為什麼還要獨自追查?"

    陸明川握住她的手,礦燈u盤的藍光在兩人掌心流轉︰"三年前你在青嵐寺撿到"安瀾"手套時,我就該告訴你——這個傘網絞殺的,不只是礦難真相,還有我們父輩的理想。"他調出鏈上存證,"現在全省107個合作社節點已經啟動,每個節點都是一盞礦燈,照亮他們曾被遮蔽的人生。"

    【雙向燃燒的證據】

    唐家塢的火光映紅天際時,林雪正抱著備份的區塊鏈存證服務器沖向村口。李建軍的面包車堵住去路,車頭燈照亮她手中的礦燈u盤——那是唯一沒被燒毀的證據鏈。

    "林小姐還是太天真。"李建軍舉起手機,相冊里是橫嶺村老支書的"采訪視頻"︰"我們不需要年輕干部半夜查戶口,當年礦難賠償款分37個月發,是政府對我們的恩情……"視頻右下角,"安瀾投資"的水印一閃而過。

    林雪突然笑了,舉起u盤對準火光︰"您以為燒毀磚雕就能毀掉證據?區塊鏈的魅力,就是每個節點都有備份。"她點開手機,全省107個合作社的茶農正在直播連線,每個人的手環都在采集心跳數據——那是比任何火漆印都堅固的存證。

    與此同時,省農業廳的數據中心,陸明川將父親的礦燈插入全省區塊鏈總節點。107道光束同時亮起,在天花板拼出"037"的光影矩陣,每道光束都穿透青雲大廈37層的窗簾,映在張恪之震驚的臉上。

    終端彈出新提示︰"37名臨時礦工的勞動合同已上鏈,鏈上時間戳顯示簽署日期為1998年3月17日——早于礦難發生前47天。"陸明川望向窗外的火光,知道這把數據之火,終將燒掉所有用工業膠粘合的謊言。

    而在灰燼中,林雪撿起半塊未燒盡的青磚,磚側的礦燈刻痕雖已焦黑,卻在區塊鏈存證系統里永遠鮮活。她忽然明白,陸明川真正的秘密,不是資金流向,而是藏在每個數據背後的誓言——那些本該被鏈上光照亮的靈魂,從來都不該被遮蔽。

    喜歡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方便以後閱讀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第6章 鏈光乍現數據戰的破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第6章 鏈光乍現數據戰的破局)並對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