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

第21章 直抵天听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微笑小油菜 本章︰第21章 直抵天听

    吉普車碾過最後一段碎石路,停在軍區後勤處倉庫前時,方稷的襯衫後背已經濕透。父親方振國率先下車,軍靴踏在水泥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跟我來。"

    倉庫鐵門緩緩開啟的吱呀聲在夜色中格外刺耳。方稷緊跟著父親,穿過堆滿麻袋的通道,空氣中彌漫著陳米和防潮劑的氣味。最里間的燈泡瓦數很低,在灰塵中暈出昏黃的光圈,照出桌前穿深灰中山裝的老者輪廓。

    "首長。"父親敬了個標準的軍禮,"人帶來了。"

    老者抬頭時,方稷瞬間認出這是省報頭版常出現的面孔——省委副書記兼省長趙耕野,主管全省農業工作。老人左眉上方的疤痕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那是抗戰時期留下的。

    "材料。"趙省長開門見山,聲音像砂紙般粗糲。

    方稷從貼身處取出油紙包,雙手遞上。包裹打開時,幾粒藍灰色的麥種滾落在斑駁的桌面上,發出細碎的聲響。

    "就這點?"趙省長用指甲撥弄著種子。

    "這是額爾古納河野生麥的原始種。"方稷的嗓音發緊,"鄭懷山教授花了十二年選育的第七代雜交種,能在ph值8.5的土壤正常生長。"

    老者突然抬眼,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鷹︰"數據。"

    方稷立即展開三頁手寫材料。紙頁已經泛黃,邊角處還有被火燒過的痕跡,但表格中的數字依然清晰可辨——那是鄭國棟連夜謄抄的父親筆記。

    "有意思。"趙省長的手指停在某個數據上,"這個越冬存活率......"

    "92.7。"方稷迅速接話,"比現有品種高四倍。如果配合我們設計的壟溝種植法,黃淮海鹽堿地至少能增產......"

    "我不要估計,敢用黨性擔保嗎?"

    倉庫頂棚的灰塵簌簌落下。方稷看見父親繃緊的下頜線,也看見陰影里不知何時多了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正埋頭記錄著什麼。他深吸一口氣,前世記憶如潮水涌來——那些九十年代才被重視的鹽堿地,那些因耽誤了二十年而荒廢的農田......

    "我以黨員名義擔保。"方稷听見自己的聲音在倉庫里回蕩,"若推廣失敗,願接受任何處分。"

    趙省長與父親交換了個眼神。老者突然轉向陰影︰"都記下了?"

    眼鏡青年上前兩步,方稷這才注意到他胸前別著新華社的記者證︰"首長,內參今晚就發,直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

    方稷的指尖突然發麻——這意味著他們的研究將直達最高決策層!

    "小方同志。"趙省長突然換了語氣,像長輩般溫和,"你爺爺身體還好?"

    "還...還好。"方稷一時沒反應過來。

    "五八年那會兒,我跟著老首長在河南搞調研。"老者從抽屜取出個鐵皮盒,推過來,"這個拿回去給你們李教授。"

    "好的......"

    "回去告訴你爺爺。"趙省長打斷他,聲音很輕卻字字千鈞,"冬星亮了。"

    吉普車駛離倉庫時,東方已經泛白。父親破天荒地遞來支"大前門",方稷接過時發現自己的手指在微微發抖。

    "恨我嗎?"父親劃亮火柴,火光瞬間照亮他眼角的皺紋。

    方稷搖頭,煙氣嗆得他咳嗽起來。透過車窗,他看見晨霧中的早市已經開始擺攤,排隊買豆漿的人們呵出的白氣連成一片。

    "五九年我在甘肅駐防。"父親突然說,"親眼見過浮夸風......"方向盤在他手中發出輕微的吱嘎聲,"一個生產隊餓死二十七口人,上報的產量卻翻了三番。"

    方稷默然。前世的農業史教材里,那三年被稱作"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你爺爺說你比我更像他。"

    農科院的大門出現在視野里時,父親才又開口︰"鄭懷山下周回京。"見方稷要說話,他抬手制止,"絕對保密,冬星計劃繼續。"

    鍋爐房的秘密會議從午夜持續到凌晨。當方稷轉達完消息,周技師" 當"一聲站起來,假腿撞翻了板凳︰"我就知道老鄭沒事!"

    "小聲點!"李教授急忙去捂他的嘴,自己卻笑得露出缺牙,"這下好了,光明正大......"

    "不行。"方稷壓低聲音,"要絕對保密,所長都不能知道。"

    陳雪往爐膛里添了鏟煤,火光將她年輕的臉龐映得通紅︰"試驗還分兩組?"

    "嗯。"方稷用火鉗在地上畫圖,"明面繼續常規育種,暗地推進冬星。"他環視眾人,"風險很大,想退出的......"

    "屁話!"李教授啐了一口,"最壞不過去牛棚和老鄭做伴!"

    統計員王大姐突然掏出手帕包著的糧票︰"給老鄭帶點桃酥,他愛吃甜的。"粗糙的手指抹了下眼角,"那年我閨女肺炎,他省下半斤白糖票......"

    方稷的視線模糊了。鍋爐"咕咚"的響聲里,他想起前世在農大檔案室看到的鄭懷山照片——那張貼在平反文件上的黑白照,拍攝于去世前三天的病床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有個消息。"方稷從懷里取出鐵皮盒,"趙省長給您的。"

    李教授接過一看,突然紅了眼眶︰"老趙還記著......"他顫抖著打開盒子,"五九年考察組里,就他偷偷給我們塞過糖。"

    六顆奶糖在眾人手中傳遞,沒人舍得吃。最後傳回方稷手里時,他鄭重地包好︰"等鄭教授回來,一起。"

    散會時天已微明。方稷獨自留在鍋爐房,將最後一點資料焚毀。

    兩天後。

    "方工!"陳雪突然推門而入,"所長找你!"

    所長辦公室的氣氛凝重如鐵。王所長面前的茶杯已經涼了,杯底沉著幾片舒展開的茶葉。

    "部里剛來電話。"他推過份文件,"調你去海南育種基地,明天出發。"

    方稷盯著調令上的公章——這分明是要把他支開!他剛要反駁,突然注意到所長的手指在桌面上輕敲了三下,節奏與"冬星亮了"的暗號一致。

    "我服從安排。"方稷緩緩接過文件,"但試驗數據......"

    "小周跟你去。"所長突然提高聲音,"熱帶作物研究所急需人手嘛!"

    方稷會意地點頭。周技師是課題組里最擅長雜交育種的,這分明是給他們創造繼續研究的機會。

    走出辦公樓,春日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方稷在試驗田邊找到了鄭國棟,他正彎腰檢查麥苗,姿勢與額爾古納河畔的老人一模一樣。

    "海南的調令。"方稷遞過文件,"你怎麼看?"

    鄭國棟掃了一眼,嘴角微微揚起︰"好地方,適合加代繁殖。"他拔起株麥苗,"帶上這個,第七代雜交種。"

    方稷接過麥苗,發現根部裹著濕潤的苔蘚——這是最原始的保苗方法。陽光透過葉片,在地面投下細碎的影子,像一串密碼。

    "鄭教授他....."

    "今早他給我打了電話。"鄭國棟抬起頭看著方稷,"他說謝謝你。還讓我轉達,告訴你爺爺,他種的胡楊發芽了。"

    方稷突然想起離村前夜,爺爺在軍區大院牆角埋下的那粒胡楊種子——那是他從東北帶回來的,說這種樹"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

    陽光將兩人的影子投在田壟上,與搖曳的麥影重疊在一起。

    方稷想起前世那個至死未能親眼見到自己成果被認可的教授,又看看手中帶著晨露的麥苗,突然覺得歷史的長河在這里拐了個彎。

    "完全不一樣了。"他輕聲說,將麥苗小心地包進手帕,"這次,我們都要親眼看著星火燎原。"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方便以後閱讀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21章 直抵天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21章 直抵天听並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