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武軍那幾乎令人窒息的、非人的“完美”展示之後,整個閱兵場,陷入了長久的沉寂。高台之上的諸王與使臣們,似乎還未從剛才那場極致的暴力美學展示中,回過神來。
直到,更為龐大的、充滿了“人”的氣息的軍團,開始從御道的兩側,緩緩入場。
如果說,神武軍是“神”的軍隊,那麼,接下來出場的,便是屬于“人”的、這個帝國最頂尖的鐵血雄師。
首先,是皇帝的嫡系野戰軍團。
由盧象升的親將率領的【天雄軍】代表方陣,步伐沉穩如山。二千名將士,皆身披特制的、繪有勇字記的華麗重甲,其精良程度,幾乎不亞于普通的神武軍。他們的甲冑之上,帶著一絲絲精心打磨過、卻依舊能看出的細微劃痕,那是在平定北方叛亂時,留下的榮耀印記。他們的臉上,沒有神武軍的木然,而是一種百戰百勝之後,所沉澱下來的、絕對的自信與從容。他們是帝國的驕傲,是戰功赫赫的王牌。
緊隨其後的,是李自成麾下的【忠貞營】。他們同樣是三千人的重甲軍團,盔甲同樣華麗,甚至裝飾著更為繁復的、帶著一絲流寇風格的雜亂。他們的氣勢,卻與天雄軍截然不同。他們行進時,異常的安靜,沒有絲毫的雜音。但正是這種安靜,反而更令人感到恐懼。因為,你能在每一個士兵的眼神中,看到一種狼一般的、對周圍一切都充滿了審視與貪婪的目光。他們是剛剛被喂飽了血肉,暫時收起了獠牙的狼群。那股從尸山血海中爬出來的、對敵人毫不留情的凶悍之氣,即便是最華麗的盔甲,也無法完全掩蓋。
最後,便是梅春的【淮右軍】。他們是皇帝的“從龍之師”,他們的隊列中,充滿了對皇帝最質樸、也最狂熱的忠誠。
這三支代表著帝國野戰主力最高水平的軍隊,已經讓觀禮者們震撼不已。然而,這,還不是結束。
接下來,便是本次閱兵的重頭戲——即將跨海東征的【三路開拓軍團】的精銳。
唐王朱聿鍵的部隊,軍容最為“華麗”。他麾下的瓦蘭迪亞騎士,板甲擦得雪亮,頭盔上的翎羽,在風中飄揚,如同一群從中世紀油畫中走出的天神。
桂王朱常瀛的部隊,軍容最為“嚴整”。他麾下的具裝騎兵,如牆如林,長矛如林,展現出一種攻守兼備的、完美的均衡與自信。
潞王朱常諪的部隊,軍容最為“凶悍”。他麾下的斯特吉亞親衛騎士,手持巨斧,身穿華麗鎧甲,充滿了異域的、野蠻的美感,引得所有使者,都為之側目。
高台之上,那些宗室藩王們,看著這三支即將出征的開拓軍,眼神中,充滿了羨慕、嫉妒、以及強烈的競爭意識。他們徹底明白了,皇帝“放開限制”,給他們的,是何等巨大的、可以親手締造一個王國的驚天機遇!
而羅德里格斯神父,則早已收起了所有的輕視。他一邊飛速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記錄著,一邊在心中,做著絕望的計算。
“上帝……這還只是‘開拓軍’!是用來征伐海外藩屬的偏師!他們的裝備,他們的士氣,已經完全不亞于歐洲任何一個強國的王牌主力!這個東方帝國……他到底擁有多少這樣的軍隊?!”
他意識到,自己之前遞交給里斯本的所有關于大明的報告,都成了一堆廢紙。一個沉睡了數百年的東方巨龍,已經甦醒,並且,亮出了它足以撕碎整個世界的、鋒利的爪牙。
當所有受閱部隊,最終在承天門前的御道廣場上,集結列陣時,數萬名精銳,匯成了一片望不到邊際的、沉默的鋼鐵海洋。
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了風吹動旌旗的、獵獵之聲。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朱由檢緩緩起身,從高高的城樓之上,走下,親自來到了陣前。
他沒有對全軍訓話,而是走到了那三路東征軍的統帥——唐王、桂王、潞王——的面前。
他親手,將三面繡著“開拓”二字的巨大黑色龍旗,以及三柄代表著天子權威的“御賜之劍”,交到了他們的手中。
隨即,他轉身,面向所有即將出征的將士,也面向全天下的臣民與使者,用他那平靜,卻又充滿了無上威嚴的聲音,高聲宣布︰
“朕之諸王,朕之勇士!”
“東方日出,其光煌煌。然,尚有我大明之藩屬,于韃虜鐵蹄之下,受無盡之屈辱!有我大明之海疆,為紅毛番所竊據!”
“朕,命爾等,向東!為大明,開拓萬世之疆域!為朕,洗刷百年之國恥!”
三大藩王,接過旌節與寶劍,轉身,面向自己的部下。他們高高舉起手中的御賜之劍,用盡全身的力氣,發出了一聲怒吼!
“不破敵寇,誓不還朝!!”
“萬勝!!”
“萬勝!!!”
“萬勝!!!”
數萬名精銳將士,同時舉起手中的兵器,用他們最響亮的、充滿了對戰爭與榮耀的渴望的吶喊,回應著他們的君王與統帥!
那聲音,如同真正的雷霆,在京師的上空炸響,讓高台都在微微顫抖,讓所有觀禮者的靈魂,都在戰栗!
酒樓之上,朝鮮密使“樸先生”,再也無法抑制,他匍匐在地,將那封血書,緊緊地按在胸口,失聲痛哭。
天兵,已然起誓。
他的祖國,終于,等來了希望。
而在城樓之上,朱由檢冷漠地看著眼前這幅群情激昂的畫卷,看著那些徹底失語的外國使者,看著那些眼神狂熱的宗室藩王。
他知道,這場閱兵之後,這天下,再也不會有任何敢于質疑他意志的聲音。
他的新時代,已經,正式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