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沐離開後。
大領導靠在椅背上,閉著眼楮似乎在思考。
忽然,他的嘴角微微揚起。
真是個傻丫頭啊。
她說的話都信以為真。
其實,他並不是在飯桌上發現端倪的。
他之所以懷疑,全因那幾次林小沐和何雨順散步時的表現。
林小沐以為沒人注意,所以和何雨順散步時臉上表情豐富,像個孩子一樣。
但問題是,這里是領導大院。
大院里會沒人監視?
這絕不可能!
每次林小沐和何雨順有所動作,差不多都有人向大領導匯報。
除具體內容模糊外,其他情況大領導都心中有數。
從之前的觀察來看,要想沒發現何雨順對何雨順有意,那才奇怪。
不過呢,大領導並未干預,前提是別做得太過分。
什麼叫過分?就是在確立關系前做出過于親昵的行為,比如接吻或更出格的事。
像牽個手這種,大領導還能接受。
畢竟他不是那種保守古板的人,對這類事有一定的寬容度。
當然啦,大領導沒干預的一個原因,是對何雨順抱有好感,也很看重他。
這樣的人配得上自己的女兒。
剩下的事,就讓年輕人自己解決吧。
新的一天到來,軋鋼廠依舊充滿活力。
轉爐外殼還需一天才能凝固,因此何雨順仍無法安裝內置電機。
然而,只要今天過去,後續進度將迅速推進,很快就能完成任務。
到那時,軋鋼廠的生產效率和鋼材品質都將大幅提升。
比起這些改進,這幾天的耽擱根本不值一提。
何雨順如此認為,楊廠長也持同樣態度,沒人會提出異議。
但問題在于,這幾日轉爐改造使大量工人無事可做,無所事事並非小事。
人一旦閑下來,就會生事,有了麻煩就易引發矛盾。
一旦矛盾滋生,又將是新的困擾。
楊廠長深知這一點,于是打算找辦法轉移閑散工人的注意力。
原本,廠里放電影是個不錯的選擇。
廠里還有很多膠片留存,能放映多部影片。
盡管這些電影已看過,但在娛樂匱乏的時代,工人們對重溫依然充滿期待。
可惜的是,廠里的放映員許大茂已被拘押,崗位空缺。
可除了許大茂,廠里再無他人懂得放映技術。
楊廠長終于體會到什麼叫有心無力了。
不久之後,鄭主任急匆匆找到楊廠長,提到前幾天招來的文職人員吳顧曉說自己會放電影,還主動要求嘗試。
楊廠長驚訝不已。
“她真會放電影?”
起初,楊廠長半信半疑。
鄭主任也一樣,以為吳顧曉想借此表現自己。
但見她態度誠懇,才決定告訴楊廠長。
楊廠長讓鄭主任將吳顧曉叫來。
見到吳顧曉後,楊廠長問︰“你真的會放電影?”
吳顧曉點頭︰“我在大學時加入了電影社,那里有放映機,所以我學會了。”
“原來是這樣,那你為何到我們廠工作?”
“原單位倒閉了,親戚推薦來北都找工作,就來了這里。”
楊廠長仔細觀察吳顧曉,見她平靜無異,便放下疑慮。
“那先試試吧,若能勝任,就調你去做放映員。
缺了放映員可不行,還得下鄉給村民放電影。”
楊廠長說完看了看鄭主任。
“鄭主任,你沒異議吧?”
鄭主任忙擺手︰“沒有沒有,讓吳同志發揮價值是好事。”
“等等,這事還不確定,先試試再說。”
來到宣傳科庫房,這里存放著電影放映設備,曾由許大茂使用。
他被捕後,設備就被暫存此處。
楊廠長帶吳顧曉過來,讓人搬出設備,讓她試一試。
沒想到,吳顧曉確實沒撒謊。
吳顧曉在大學時曾加入電影社,學會了操作電影放映機。
盡管畢業多年,她對這些技術記憶猶新。
經過一番調試,電影放映機順利播放出影片。
楊廠長對此稱贊不已,決定讓吳顧曉擔任放映員。
此前,吳顧曉已了解何雨順的資料,留在人事部已無意義。
幾人離開宣傳科時,遇到剛從廁所回來的于海棠。
于海棠一眼認出吳顧曉,向楊廠長講述了當初如何將吳顧曉引薦給鄭主任的過程。
楊廠長听後滿意地說,于海棠為工廠立了功,吳顧曉將成為宣傳科的一員,接替許大茂的崗位。
于海棠驚訝地問吳顧曉是否擅長放映電影,楊廠長肯定了這一點。
楊廠長笑著催促于海棠返回廣播室,吳顧曉則前往為工人放映電影。
幕布支起後,工人們坐在一起低聲討論,他們知道許大茂因事被拘捕,如今由吳顧曉接任放映工作。
原以為再也沒電影可看,誰承想楊廠長竟找來了位能放電影的同志?
這下大家可高興壞了。
台上,楊廠長拿起話筒,簡單講了幾句︰“工友們,歡迎咱們廠的新電影放映員——吳顧曉同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請她為大家播放電影《火紅年代》,如何?”
“好!”
工人們歡呼聲響徹全場。
見同志們如此熱情,楊廠長未再多言,直接示意吳顧曉開始放映。
眾人齊刷刷望向銀幕——
天吶!
這位放映員不僅技術精湛,模樣更是出眾,與那油腔滑調、略顯輕浮的許大茂相比,高下立判。
然而,也有人對吳顧曉的技術持懷疑態度。
畢竟許大茂已在廠里工作多年,雖品行不佳,但業務能力毋庸置疑。
而眼前這位姑娘年紀尚輕,還是新人,真的能勝任這份工作嗎?
但事實勝于雄辯。
電影放映結束後,質疑聲早已煙消雲散。
吳顧曉的手法絲毫不遜色于許大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工人們心悅誠服,對她充滿敬意。
確實,有一技之長就是硬道理。
哪怕許大茂為人不怎麼樣,廠里卻始終未曾辭退他,即便犯錯也是先教育為主。
為何?
只因他會放電影,別人不會。
若將他開除,廠里的工友和鄉親們又該如何觀影?
可見,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掌握一門獨特技能總歸不吃虧。
電影開始播放,工人們目不轉楮,全神貫注地盯著銀幕。
楊廠長也加入其中,在前排找個位置坐下,靜靜觀看。
吳顧曉則守在放映機旁,確保影片順利進行。
這時,何雨順朝這邊走來。
楊廠長剛通知要放電影時,何雨順便心生疑惑。
許大茂被捕後,廠里竟還有人能操作放映機?他決定親自來看看是誰接替了這個角色。
走近一看,發現竟是早晨在楊廠長辦公室外偶遇的那個女子,當時她正跟隨鄭主任。
原來她是來應聘放映員的啊?
何雨順暗自揣測,站到了吳顧曉身旁。
放映員無需全程操控機器,只需保證不出差錯即可,因此多數時間都較為閑適。
察覺何雨順靠近,吳顧曉並無特別反應。
她僅知曉他的名字,並未見過面,自然無法辨認。
彼時,照片尚未廣泛使用,廠里員工檔案多為簡單信息如姓名、地址等,照片只出現在領導級別的文件中。
盡管何雨順已任科室主任,仍未達此規格。
所以,吳顧曉確實不知眼前之人正是何雨順。
不過,即便不知其身份,她仍從他身上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氣質,似有學識底蘊。
吳顧曉悄然打量,覺得對方儀表堂堂,干淨利落,氣度非凡。
回憶起此人上午隨鄭主任同赴楊廠長辦公室的情景,她推測他應為廠內干部。
隨即展露笑意,點頭致意,這是同事間的常見問候方式。
“同志您好,您不打算看電影嗎?”吳顧曉問。
通常,人們對難得一見的電影充滿期待,無論是否曾看過,都想再次欣賞。
楊廠長坐在下面看得入神,這一點便足以說明問題。
因此,當得知何雨順沒跟工友們一起去觀影時,吳顧曉頗感意外。
“沒啥好看的,我對電影興趣不大。”何雨順直言道。
他並非虛張聲勢,看過後來的許多電影後,他對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實在提不起興致。
每每看到工友對這類電影如此興奮,他都會為他們感到一絲同情。
這也源于時代所限,當時可供娛樂的選擇寥寥無幾。
對他們而言,看電影可能是緩解繁重勞作壓力的精神寄托。
“難得啊,我還以為人人都愛看電影呢。”吳顧曉听完後笑著回應,順便朝前排的楊廠長點了點頭,“您看,連廠長也一樣。”
何雨順點頭笑了笑,並未多言。
片刻沉默後,他忽然開口︰“還沒請教您的姓名。”
吳顧曉坦然答道︰“吳顧曉,您呢?”
“何雨順。”
吳顧曉眼楮一亮。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本以為得費些功夫尋找,沒想到對方竟主動現身?
心中雖驚喜,但她依舊保持著從容笑意︰“原來是何主任,我還以為是位資深研究員呢,沒想到這麼年輕。”
何雨順听罷,目光微顯好奇︰“我才剛入職,你怎麼知道我的?”
“簡單得很,我來的時候听說工地上的新項目都是由您規劃的改革措施。
起初我以為是位老專家,沒想到這麼年輕。”
吳顧曉有意這麼說,意在緩和氣氛,拉近距離。
關于何雨順的信息,她早已掌握。
何雨順對此並未在意。
兩人閑聊一陣後,得知吳顧曉也是大學生的何雨順對她多了一絲留意。
一個大學生特意從外地趕來北都進入一家鋼鐵廠工作,這事透著蹊蹺。
尤其是她提到的“投靠親戚”理由,顯得有些站不住腳。
何雨順離開時,吳顧曉目送著他,嘴角揚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這時,有工人請求吳顧曉為他們解說電影內容。
以往許大茂放電影時都會這麼做,以方便文化程度較低的工友們理解。
喜歡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我坑死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我坑死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