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朗、許晚晴、高藝文以及光速科技全體員工為迎接考察組全力以赴之時,外界並非一片祥和。
江州乃至國內手機行業的小圈子里,關于這家突然冒出來、並且驚動了市委一把手親自跑部委的“光速科技”,早已議論紛紛。
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更多的是冷眼旁觀,等著看笑話。
一些已經擁有牌照但經營不善的二三線品牌,擔心又多一個分食者;
一些同樣在申請牌照的企業,則憤憤于江州可能憑借地方保護和政治資源“插隊”;
而更多的行業老人,則根本看不上這種依靠化工企業背景、缺乏核心技術、倉促組裝起來的“山寨”預備役。
“化工企業搞手機?聞所未聞!是不是打算用塑料粒子直接注塑個殼子就當手機賣了?”類似的嘲諷在私下里流傳。
市場的殘酷更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05年,正是國產手機品牌集體滑鐵盧的一年。
波導、tc、夏新等昔日明星企業財報慘淡,巨額虧損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
市場份額被國際巨頭不斷蠶食,價格戰慘烈,核心技術缺失的弊端暴露無遺。
光速科技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入場,在很多明眼人看來,簡直是逆勢而為,自尋死路。即便拿到了牌照,又能如何?
面對諾基亞、摩托羅拉如山般的壓力,以及三星、g、索愛等第二梯隊的強勢圍剿,一個地方國企背景、缺乏技術和品牌積累的新玩家,生存空間在哪里?
這些外部的質疑和內部的壓力,明朗心知肚明。
但他有他的考量。
他看到的不僅是手機本身,更是其背後可能帶來的政策紅利、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未來3g時代或許存在的機會窗口。
他甚至想過,哪怕光速科技最終在消費市場難以立足,如果能成為運營商定制機的供應商,或者利用成本優勢開拓海外低端市場,也是一條出路。
當前最緊要的,是先拿到那張“入場券”。
然而,潛在的危機遠不止這些。
李鵬飛在深夜調試設備時,發現采購自華強北的一批主板存在隱性缺陷,短期使用沒問題,但長期可靠性存疑,而這批主板恰好用在了準備展示的部分樣機上。
這些技術和管理上的暗雷,隨時可能在考察組面前,或者在未來量產時爆發。
高藝文在梳理流程時也發現,光速科技的管理制度幾乎照搬聯合化工的安全生產條例,對于電子制造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如iso9000系列)幾乎是一片空白,只能臨時抱佛腳,編制一些文件裝點門面。
她擔心專家一旦深入追問,很容易露餡。
所有這些隱憂,都被迎接考察組的緊張和忙碌暫時掩蓋了下去。
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
考察前夜,光速科技的生產車間依然燈火通明。
李鵬飛和幾個核心技術人員在進行最後的設備校準和流程預演。
冰冷的機器在燈光下閃爍著金屬光澤,傳送帶空轉著發出規律的噪音。
空氣中彌漫著焊錫和清潔劑的味道。
李鵬飛拿起一塊剛剛貼裝好的主板,在放大鏡下仔細檢查著焊點,眉頭緊鎖。
雖然已經反復篩選,但他對這批元件的穩定性始終心存疑慮。
“李鵬飛,休息一下吧,明天還要扛大梁呢。”高藝文端著一杯熱咖啡走過來,她臉上帶著疲憊,但眼神依然專注。
她已經把明天考察的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處停留點、每一位專家的可能關注點都在腦子里過了無數遍。
“不行,這個地方的貼片精度還是有點飄,我得再調調參數。”
李鵬飛頭也不抬,聲音沙啞︰“藝文,匯報材料里關于售後服務體系的那部分,我又想了想,覺得還是太虛了,要不要再加點具體的內容?比如我們計劃在華北、華東設幾個維修點?”
高藝文嘆了口氣︰“李鵬飛,我們現在連量產都沒開始,談具體的維修點太早了,反而容易讓專家覺得我們好高騖遠。就按之前商量的,強調我們建立‘快速響應、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和初步規劃就好,模糊一點反而安全。”
這時,錢胖子晃著龐大的身軀走過來,手里拿著幾個嶄新的手機外殼︰“看看,剛到的‘高級貨’,亞光磨砂質感,比我們之前那個亮閃閃的塑料殼看起來檔次高多了吧?明天就給樣機換上這個!”
“胖子,核心元器件穩定才是關鍵,外殼再好,里面一塌糊涂有什麼用?”李鵬飛不滿地嘟囔了一句。
“哎呦我的鵬飛哥哎,這你就不懂了!”錢胖子夸張地一拍大腿︰“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專家也是人,一看這外殼做工不錯,心里先給你加幾分。至于里面……只要明天演示不死機、能打通電話,誰還會當場拆開看你的主板焊點圓不圓潤?”
高藝文無奈地搖搖頭,但不得不承認錢胖子的話有幾分道理。
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面子上功夫必須做足。
許晚晴也來到了車間,她換上了平底鞋,穿著簡潔的工裝,仔細檢查著地面的清潔程度、消防設施的擺放、甚至牆上標識貼的歪斜。
“細節決定成敗。明天專家所到之處,不能看到一點油污、一個煙頭、一處亂放的雜物。”她對隨行的行政主管吩咐道︰“員工的應答演練怎麼樣了?不能領導一問三不知,也不能亂說。”
“晚晴姐放心,都培訓過了,就重復那幾句︰歡迎領導指導,我們嚴格按工藝操作,保證質量,為江州發展做貢獻。”高藝文連忙回答。
明朗沒有來車間,但他辦公室的燈也亮到深夜。
他反復推敲著明天接待的每一個環節,從迎接的車輛安排、到會議室的水果點心、到午餐的陪餐人員名單,甚至考慮到如果專家問起環保問題畢竟毗鄰化工廠)該如何巧妙應答。
他不停地打電話,確認著各種細節,動用著所有能動用的關系,試圖提前了解一點考察組成員的構成和偏好。
這一夜,對許多人而言,注定無眠。聯合化工倉庫旁那一小片燈火,仿佛黑暗中的舞台,等待著翌日的大幕拉開。
這里面,有創業的激情,有背水一戰的決心,有對政策的期盼,有對市場的敬畏,也夾雜著虛飾的惶恐和功利的計算。
光速科技的命運,江州手機產業的夢想,乃至更多人的前途,都系于這次考察之上。
窗外,秋意漸濃,寒星點點。而窗內,則是熱火朝天的最後準備。
黎明即將到來,考察組的車隊,很快就會駛入這片充滿希望與焦慮的廠區。
一場關乎生死的“大考”,已是箭在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