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拿起話筒,清了清嗓子,禮堂里安靜了一些。
“同學們,安靜!今天利用課間操時間,給大家帶來一個很好的實習和就業機會!這兩位!”她指向明朗和季方語︰“是你們的學長學姐,明朗和季方語!就是他們創立了我們江州本地的優秀企業——江州國際聯合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旗下淘寶店鋪‘蜜語時光’剛剛上線,業務發展非常迅猛,急需招聘大量淘寶在線客服人員!下面,就請你們的學長明朗,給大家詳細介紹!”
話筒交到明朗手中。
他站在講台中央,聚光燈打在身上,台下黑壓壓的一片眼楮望著他,那件淘寶黃衛衣在燈光下更加醒目。
緊張感瞬間攥住了他,手心開始冒汗。
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旁邊的季方語。
季方語給了他一個極其細微、幾乎不可察覺的點頭,眼神平靜。
就是這一個眼神,像一顆定心丸。
明朗深吸一口氣,將那份緊張壓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雜著自豪和使命感的奇異亢奮。
他握緊了話筒。
“學弟學妹們,大家好!我是明朗,護理專業xx級,旁邊這位是季方語學姐!幾年前,我和季姐一樣,從這所校園走出去,懷揣著一點不甘心,一點想闖一闖的念頭,沒按部就班地去醫院實習、當護士。”
他的開場白直接而坦誠,台下的議論聲瞬間小了很多,大家都被這種“離經叛道”的開場吸引了。
“我們成立了江州國際聯合化工,一開始,我們幾個人什麼都沒有!也什麼都干過,車間、庫房…苦嗎?真苦!”
明朗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強烈的感染力︰“但是!機會來了!我們廠轉型做電商,開了淘寶店——‘蜜語時光’!就在昨天,店鋪上線第一天!”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擲地有聲︰“訂單,破了兩千五!”
“哇——!”台下瞬間爆發出一片抑制不住的驚呼。
對于這些尚未真正踏入社會的學生來說︰“上線第一天訂單破千”這個數字,本身就帶著傳奇色彩。
“這還不是結束!淘寶的免費流量還在瘋狂涌入!訂單像洪水一樣涌過來!”
明朗揮舞著手臂,語速越來越快,情緒飽滿︰“我們的客服,一個人要面對幾百上千條咨詢消息!我們的打包線,通宵達旦!為什麼?因為市場需要!因為電商的時代,真的來了!而我們,就站在這個風口上!”
他指著自己衛衣上碩大的淘寶ogo︰“做淘寶客服,不是簡單的‘陪聊’!你們將是顧客了解我們‘蜜語時光’的第一窗口!是解決客戶問題的關鍵樞紐!是維護店鋪口碑的守護者!這需要速度——打字如飛!需要情商——化解矛盾于無形!需要智慧——在規則內解決各種刁鑽問題!這難道不比按部就班地打針發藥,更刺激,更有挑戰性,更能鍛煉人嗎?”
台下變得異常安靜,學生們被他描繪的景象和激昂的情緒所感染,眼神里充滿了新奇和向往。
“待遇?”明朗話鋒一轉,重重拍了一下講台︰“實習期1200+績效!轉正1500底薪起,綜合月入2000+!關鍵點——”他拖長了聲音,一字一頓,清晰無比︰“轉!正!就!簽!合!同!交!五!險!一!金!”
“嘩……”台下又是一片嘩然。
五險一金!
這個承諾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對于這些即將畢業、深知找工作不易、更清楚穩定保障有多重要的衛校生來說,這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砝碼。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倆是退學生,是‘失敗者’?”明朗的聲音忽然低沉下來,帶著一種坦蕩的自嘲和隨之而來的強烈自信,“沒錯!我們是退學了!但今天我們站在這里,代表一家正在電商浪潮里奮力搏殺的企業來招兵買馬!我們憑自己的雙手,在一條新的路上闖出了一點樣子!這,算不算一種成功?”
他猛地指向季方語︰“季學姐手上的傷,是昨天分揀上千張快遞單留下的!每一道口子,都是我們拼命戰斗的勛章!這,值不值得驕傲?”
所有的目光瞬間聚焦到季方語身上。
季方語在明朗指向她時,身體幾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隨即,在幾百道目光的注視下,她緩緩地,平靜地,再次攤開了自己的雙手,將那些細小的傷痕和勞作的紅痕,坦然地展示在明亮的燈光下。
沒有羞澀,沒有躲閃。
那雙手,和她沉靜的眼神,構成了一幅無聲卻極具沖擊力的畫面。
禮堂里徹底安靜了。
幾秒鐘的沉寂後,不知是誰帶頭,掌聲猛地響了起來,起初有些稀疏,隨即迅速匯成一片熱烈而真誠的海洋!
這掌聲,是給這份坦誠,給這份拼搏,更是給這種直面過去、用雙手掙取未來的勇氣!
“現在!”明朗趁熱打鐵,聲音洪亮︰“問一問你們自己,想不想成為這個奇跡的一部分?想不想和我們一起,在淘寶這片藍海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厲害!他們說的我熱血沸騰!”
“我听說我們學校畢業的不少學姐都在他們那邊,什麼高藝文和江清河!”
“據說當年他們是不想去醫院給人擦屁股,所以才出去創業的!”
“其實我也不想去醫院擦屁股!好惡心!”
“‘蜜語時光’?真有這店?”
“哇!我平時用的密語時光衛生巾就是他們生產的嗎?”
“蜜語時光衛生巾?好媽媽,香皂肥皂好像都是他們生產的!”
“那個全家桶?”
“客服!就是打字?”
台下瞬間“炸”了。
李梅站在講台邊,看著台下沸騰的景象,看著台上被手機屏幕光芒映亮的明朗和季方語,眼神復雜難言,最終化為一聲輕輕的、帶著釋然和欣慰的嘆息。
她知道,這場招聘,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這兩個曾經讓她惋惜的孩子,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向母校證明著他們選擇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