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任務是——輸入編號。”
那天清晨,我被單獨調往數據分配組的子模塊,位置在辦公樓四層的一間小會議室里,空氣中有股長期無人出入的機油與灰塵味。終端屏幕已經亮著,上面跳動著一串字︰
【操作授權臨時賦予︰nx002】
【任務︰員工編號錄入 • 批次vz4d】
一旁的技術員交代︰
“你不需要打名字。”
“你只管點選標簽。”
我一愣︰“標簽?”
他側身示意我看終端右欄——
那里並排浮動著數十項“行為因子”︰
穩定服從
無情緒沖擊
不主張變化
異常波動封閉傾向
群體從屬性高
系統同調性強
自我表達度低
互動權重分散
底部還有個按鈕︰“行為模板組合推薦”。
我明白了。
這不是“錄入人”。
這是“組裝邏輯”。
這些新工人,在進廠前,系統就已經提前為他們設定了“該如何活著”。
不是你是誰,而是你“該怎麼被預測”。
技術員走後,我盯著屏幕上的一行字發呆。
【請輸入下一位員工編號信息默認編號方式︰行為標簽組合+崗位路徑預測)】
我鬼使神差地在搜索框里輸入了︰
q057
那是劉乾的編號。
一秒之後,終端未做任何警示,反而跳出一條提示︰
【匹配成功】
【模版名稱︰調度高穩定組a】
【建議標簽配比︰系統融合度97.3∣預期績效評分預估≧91】
【可投入使用】
我屏住呼吸。
他,已經死了。
但他的編號,被“活用”成了系統模板。
我繼續測試。
輸入df006,小翠。
結果︰匹配失敗,提示“風險標簽過重,無法形成穩定行為模版”。
輸入sf016,黃志高。
提示︰已存在近似結構模版,命名為“死循環風險組c”。
我感到一陣寒意襲來。
這不是“登記編號”。
這是“提取死者行為殘影”。
是用死人,教活人怎麼活。
我試著新建一個模版,全部使用最溫順的標簽︰
無主張
情緒壓縮
高預測一致性
自動模仿傾向
避免對抗性輸入
我給它命名︰“模版x0︰順民”。
終端提示︰
【模版x0評分通過】
【行為置信度99.1】
【已加入標準推薦池】
【你已為系統建立一個新的人格單位】
人格單位。
我忍不住冷笑出聲。
從前,人格代表“我是我”。
現在,人格是“你可被復制”。
我退出系統,走到窗邊深吸一口氣。
腦子里盤旋的,是劉乾曾說過的一句話︰
“你要知道,編號不是名字。”
“它是你願不願意‘變成別人’的分水嶺。”
中午我遇到阿妹,她遞給我一個工牌外殼,說是從回收箱里撿的,問我能不能用來“偽裝一張白工身份”。
我拆開一看,工號是bq008,正是曾在白工名單里出現過的失蹤者之一。
我問︰“你怎麼知道他死了?”
阿妹說︰“不知道,但系統知道。”
“怎麼知道?”
她輕聲說︰“他的模版正在被復用。”
我愣住。
“他們現在發的新工號,有三個都被判定為‘與他最相似行為路徑’,所以系統就默認他‘可替代’。”
我忽然感覺世界開始倒轉——
人死,不是終點。
而是新人的起點。
只要你留下過“行為數據”,你就會變成“模板幽靈”。
你的死,不會帶來哀悼。
只會帶來新的編號者。
阿妹看我臉色發白,遞給我一張紙條。
上面寫著︰
“編號不是鎖鏈,是鑰匙。”
我不懂。
“什麼意思?”
她盯著我︰“你不是一直在收集‘編號者名單’嗎?”
“你有沒有想過,下一步,不是找出他們。”
“而是讓他們復活。”
我說︰“復活?”
她點頭。
“不是肉體復活,是邏輯重建。”
“你讓系統認可他們,重新出現——就像劉乾,現在還活在績效模版里。”
“你可以把他們,放進系統里。”
“不是作為犧牲者,而是作為破壞者。”
我愣住了。
這就是反殺的第一步。
不是揭露系統,而是用系統語言重新構建‘幽靈編號’網絡。
你越要刪我,我越是回來。
我以數據的形式。
以模板的形式。
以邏輯的形式。
在你的腸道里反復嵌套,直到你再也吐不出我,刪不掉我。
那天晚上,我在終端上偷偷新建了一個模版︰
名稱︰【n系列—覺知者結構】
標簽組合︰
同理激活
系統響應疑義
多路徑思維輸入
高情緒感應閾值
人本判斷優先
評分極低。
系統提示︰
“該行為組合偏離主控模型,建議廢棄。”
我沒有點廢棄。
我點了“存檔”。
我讓它藏在“推薦模版庫”的邊緣,編號為︰
nx000
沒有人。
沒有崗位。
但它代表一個序列——
一個我準備偷偷灌入系統,重新“編號”所有“死者”的序列。
從今往後︰
劉乾不是死了。
他是被復用。
小翠不是消失了。
她是被壓在模版池底部。
黃志高不是錯誤。
他是被當作低效標簽扔進了垃圾回收邏輯。
我要把他們一個個拉回來。
我要他們的名字——以編號的形式——重新爬上系統的面板。
哪怕只是幽靈。
喜歡凡心入局請大家收藏︰()凡心入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