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小娃,開局漁村趕海把全家寵上天

第204章 外公陳家耀的本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婉芸 本章︰第204章 外公陳家耀的本事

    陳家耀的行動力很強。

    半個月後,宋海建就收到了上海寄來的信。

    信里是一疊大團結,外加一張紙,上面寫了什麼人要了多少海鮮干貨,以及宋海建該把貨送到市里哪個地方。

    顯然,陳家耀很細心,他注意到海洋大隊只有干貨是最方便做長途買賣的。

    而他花了一些功夫,打通了從宋海建這邊的市,到上海之間的路。

    宋海建依據信上的信息,很輕松就猜出來了,外公為了他這些海產品賣出去,投入了不少啊!

    他嘆了一口氣︰“外公投入的這些人力、物力,都超過海產品本身的價值了,我們這哪兒是在和別人做生意,完全是在消耗外公的財產。”

    “不會啊阿建,你得這麼想,外公打通這些渠道以後,時間一長就形成固定的合作關系,這是長期的利益輸送,早晚有一天,他投入的這些成本能賺回來。”蒲十三想的很簡單,外公怎麼說她就怎麼信。

    其實,從歷史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陳家耀這麼說也沒錯。

    但在當下,這種行為無疑是撿芝麻丟西瓜,相當于為了賺一百塊錢,一股腦投了一千塊錢進去,投資收益率是負的。

    宋海建沒有和十三解釋這些,而是笑了笑︰“你說的對,只要我們足夠努力,就不會讓外公的付出打水漂。”

    蒲十三點點頭,“而且外公應該也不在意這些吧!他一直跟我們講,賺的再多錢,沒有家人一起分享,也是毫無滋味,因為人的肚子能裝下的東西就那麼多,能穿的布料也那麼點,錢財都是身外之物。”

    宋海建若有所思,“外公這話倒是挺有道理的。”

    他深有同感。

    畢竟上輩子就算他賺到錢了,雖然不是什麼大富翁,但也算是中上階級的富商吧?

    可不也一樣覺得日子沒什麼意思麼。

    死亡對他來說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解脫。

    “看來,外公對外婆確實是一往情深……”他十分感嘆。

    這個年代,如這般的愛情其實並不少。

    在貧窮的時代,人們對感情的追求似乎更高,也更容易一心一意對待某個人……

    就這樣,在外公陳家耀的幫助下,宋海建搭建起了通往外界的橋梁。

    海洋大隊的人之前只有倒賣這條路。

    現在,宋海建願意讓他們加入進來分一杯羹。

    畢竟村里的大伙兒幫了他那麼多呢!

    有這種好事,他又怎能不想著大家。

    不過,大隊長蒲勇華是個拎得清的,陳家耀此前已經幫助村里通電,如今附近幾個鎮都沒通電,倒是他們村子先通電了,不知道惹得多少人背地里眼紅。

    那些人也瘋狂地給政府寫信反映,申請通電,但是得到的回復永遠是目前政府已經在安排了,請大家耐心等待。

    由此可見,陳家耀對他們大隊的這個恩情有多大。

    “做人不能貪心!陳老先生已經幫了我們天大的一個忙,現在人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是想幫助海建這個外孫女女婿,我們要是擠著腦袋搶進去,那還對得起陳老先生嗎?”

    如果是吃不飽的人,在這種時候是顧不上禮義廉恥的。

    但海洋大隊也並沒有到那樣的地步。

    因此,對于蒲勇華的話,大家還是听得進去的。

    于是就耐著性子听他說完。

    “這件事,依我看來還得采取另外一種方式合作才合適。”

    “大隊長,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是啊大隊長,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人家海建自己都願意幫大伙兒,我們難道就假清高,自己放棄了?”

    顯然,還是有人對大隊長的安排感到不忿的。

    蒲勇華也不介意。

    他皺著眉頭思索半晌,“這樣吧,以後我們村的人,把制作好的海產品賣給海建,海建說收多少,我們就賣他多少。”

    “加工海產品也是需要時間的,大伙兒每天還要下地,所以這事兒還真得全村一塊兒參與,大家也別擔心到時候別人的海產品賣出去了,自己的賣不出去。”

    “我們依然是一個集體,賣海產品也得遵循老規矩,每次交易輪流來,這次是大莊你們家賣了,那下次就輪到老李你家,等全村的人都輪了一遍,就輪到前頭那幾個了。”

    “對于這個安排,大伙兒有沒有什麼意見的?”

    蒲勇華向來是個公正的人,他這個安排並不摻雜一點私心,因此村民們沒有異議。

    于是交易的規則就此定下。

    當蒲勇華找到宋海建,把大伙兒商討的結果告知他時,說實話他是有點意外的。

    在如此難得的機會面前,大伙兒竟然還能保持理智,克制著自己?

    這也讓宋海建對勇華伯更多了幾分欽佩。

    “勇華伯,你這個規劃很好,我正發愁要是訂單不多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海建啊,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但我更知道,想要過上好日子,不能太自私,太貪心。光是听你說,我就知道陳老先生為了把你拉出困境,投入了很多。”

    蒲勇華說著,先咳了咳,年紀大了,他這身子也有點不中用了。

    宋海建剛要去倒水,旁邊的蒲十三就倒了一碗水,讓小福給大隊長端過來。

    看著小福小心翼翼地捧著碗走到自己跟前,大隊長雙眼發光。

    直到小福將碗成功放到他手上,大隊長這才敢出聲︰“小福啊,你太能干了,都會端茶倒水咯!”

    小福兩歲了,她走路又快又穩,拿東西也基本沒問題。

    听見大隊長爺爺夸自己,小福紅彤彤的臉蛋上綻放出一個笑容,然後轉身就跑到爸爸腿邊,上半身直接趴到爸爸大腿上,一雙小腳丫子翹到後面,翹得高高的。

    腳上的塑料涼鞋都掉下來了。

    宋海建嘴上說著“小心”,一手扶著女兒,同時彎下腰去,伸出另一只手去撿地上的鞋子,重新套到小福腳上。

    小福被爸爸抱著換了個姿勢坐著,腳丫子一晃一晃的,就是不老老實實地讓爸爸給她穿好鞋子。

    蒲勇華慈祥地注視著小福,“海建,你現在也是當爸的人了,有一家子要養,我知道你有本事,可那也是你的事,我們大隊都是些踏踏實實的人,該拿的錢拿,不該拿的錢就不拿。”

    “關于海產品這事兒,就這麼說定了,之前我們一塊兒商量的那條路,現在也穩步推進著,到時候兩條路齊頭並進,這樣大伙兒就不用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那樣大伙兒壓力大,你壓力也大。”

    這倒是實話,要是全靠宋海建這邊的銷路,一旦訂單不多,宋海建自己的海產品都賣不出去多少,難道他就犧牲自己的利益,把訂單讓給村里人嗎?

    那顯然是行不通的。

    沒有任何關系,是可以通過長時間犧牲一方的利益,來維持下去的。

    不管是做買賣還是經營人情網,都需要互利互惠才能長久。

    蒲勇華看透了本質,因此才會先一步解決了隱患。

    宋海建對此十分感激。

    “行,勇華伯,那就按你說的辦。”

    如此一來,宋海建就能先把自己囤積的海產品傾銷出去了。

    最初的生意是靠外公用人情、威望、名聲等拉來的。

    可想要回頭客,那就得依靠海產品本身的質量。

    因而,宋海建開始了加工海產品的嚴格盯梢和管控。

    以前是賣到較近的地方,就算濕度稍微超標,那也不礙事。

    但如今不同了。

    宋海建要求將海產品的濕度降低,這樣一來,同等重量的海產品,數量上就會增多。

    如此一來,對于購買海產品的人來說自然是一種實惠。

    宋海建本人卻是要承擔一部分損失。

    可萬事開頭難。

    開始就是要做出口碑的。

    加上捕魚對他來說沒有絲毫難度。

    因此他才舍得下重本。

    就這麼的,1983年在宋海建生意轉型中,驚險又刺激地結束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八歲小娃,開局漁村趕海把全家寵上天》,方便以後閱讀八歲小娃,開局漁村趕海把全家寵上天第204章 外公陳家耀的本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八歲小娃,開局漁村趕海把全家寵上天第204章 外公陳家耀的本事並對八歲小娃,開局漁村趕海把全家寵上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