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需要讓這個年輕人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
這樣,在未來的工作中,他才會更加注意,也不會總是怪罪他人。
正是吳魏的消極態度讓何雨柱無法信任他。
吳魏點頭承認,他知道何雨柱的分析很準確。
他確實有些悲觀消極的想法,這可能導致將來工作中與同事產生矛盾,所以他不適合擔任部門經理。
一開始,何雨柱指出這一點時,他還感到意外。
但听完評價後,他覺得何雨柱的話很公正。
何雨柱首先表揚了他的文案寫得很好,這是他能力的認可。
然而,他的個人情緒確實對工作沒什麼幫助。
如果他能更積極一點,部門經理的位置可能就是他的了。
他不像那些不努力還抱怨命運的年輕人一樣認為世界不公平,只是天生有一種消極態度。
“請放心,總經理,我不會覺得您的決定不公平。
我沒有他們的野心,我的目標只是……”
年輕人吳魏接受了先進教育,因此在何雨柱面前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所受教育教導他要積極爭取自身利益,而何雨柱的話讓他意識到遇到了一位伯樂,盡管自己並非千里馬,但仍值得被認可。
若他有好的創意或文案,總經理應該會給予部分獎勵。
“可以,你的要求我能答應。
只要能寫出優秀的文案,為公司創造顯著效益或吸引更多關注,我都會給予獎勵。”
何雨柱覺得可以接受這位年輕人的想法,因為只要他為公司創造價值,就一定會得到回報。
此舉不僅激勵了這個年輕人,也讓身後其他年輕人躍躍欲試。
他們原本以為何雨柱缺乏文化素養,沒什麼能力,如今明白了自己的偏見。
于是,所有人眼中都閃爍著敬佩的光芒,認為他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太好了!有您這句話,我們就有奮斗的目標了!”
何雨柱看到這些年輕人,知道他們需要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
他創辦的公司和集團,初衷就是為了這些年輕人打造的平台。
只要這些年輕人敢闖敢拼、勇于創新,他就會為他們搭建這樣的舞台。
因此,他並非沒有能力,而是善于駕馭這些年輕人,這本身就是一種才能。
這一點,何雨柱是在冉秋葉提供的書中了解到的。
一個人的真正能力在于發掘和培養年輕人,讓他們實現最大的價值。
"那麼,總經理,您認為我們之中誰有能力勝任部門經理?"
終于有個年輕人按捺不住好奇心,想知道何雨柱是如何安排他們的。
或許他們中最有實力的正是他們最意想不到的那位。
所以大家都在期待地看著何雨柱。
何雨柱觀察著這些年輕人,又看向剛才因緊張而情緒失控的王成業。
他發現這個年輕人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所有人都有缺點,所以他依然值得繼續培養。
至少,這個年輕人比其他人更沉穩。
更重要的是,這個年輕人很有抱負。
這也是何雨柱看重他的原因,所以他決定給這個年輕人一次機會。
"除了吳魏的文案,我也審閱了其他人的作品,大家的文案都很出色,僅次于吳魏的是一個叫王成業的年輕人,他的文案也很不錯!"
何雨柱認可了這些年輕人的才華,他知道他們都非常優秀。
但他也明白,既然這些人都如此出色,他必須從中挑選一位。
他最終選擇了王成業,因為王成業不僅有抱負還有能力。
"你們應該不會感到驚訝吧,他平時就非常努力,而且我發現他心胸開闊,還推薦了你們,而且被他推薦的人都很優秀!"
何雨柱告訴這些年輕人,他們能在這里都得益于王成業的推薦。
王成業听完後,緩緩吐出一口氣。
這一小動作雖不起眼,卻被何雨柱捕捉到。
從王成業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對這個部門經理職位很感興趣。
既然如此,何雨柱也很期待他的表現。
王成業能向他推薦這些優秀人才,說明他的眼光值得信賴。
何雨柱注視著眼前的年輕人,認為王成業未來會帶來更多驚喜。
他能公平地推薦他人,說明眼光和能力都不錯,因此願意給予機會。
在場的年輕人听罷,也認可王成業的眼光。
被推薦至宣傳部後,他們對這個新部門充滿期待,因為它更符合他們的職業規劃。
“所以您是想讓王成業當我們的部門經理?”
有人忍不住提問。
何雨柱對王成業頗為欣賞,聞言點頭表示同意。
大家並不驚訝何雨柱的選擇,因為他一向行事客觀公正。
他對吳魏和王成業的文案評價準確公允,眾人也承認吳魏文筆出眾。
他們彼此熟悉,清楚各自實力,認同何雨柱的評判。
最終,何雨柱宣布由王成業擔任新部門經理,此事就此定下。
何雨柱認為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畢竟年輕人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為新部門的經理,他需要听听他們的意見。
早些表達分歧總比工作時發現問題後再調整要好,那樣可能需要重新規劃。
因此,他鼓勵這些年輕人說出心中的想法。
"如果有任何建議,不妨說出來!" 他提醒道,希望他們能暢所欲言。
一旦有了反饋,他可以評估是否采納。
若可行,他會按他們的思路行動。
畢竟,這些年輕人將是公司未來的支柱。
何雨柱深知這些年輕人的重要性,將他們視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有許多計劃,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逐步實現。
他對年輕人充滿期待,同時也抱有敬意。
"難道沒人想談談對公司發展或宣傳部門的看法嗎?"他追問,對宣傳部門寄予厚望。
他認為,這個部門肩負著打響集團知名度的重任。
好的宣傳不僅能提升企業影響力,還能減少對外部渠道的依賴,從而更精準地推廣自身產品。
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何雨柱投入了很多心血,他相信宣傳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
何雨柱成立宣傳部門,是為了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
他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渴望成就一番大事業。
如今已整合多家汽車公司,他希望這些企業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總經理,我會努力做好宣傳工作。”
王成業接到任命時如釋重負。
他明白公司年輕人各有所長,而他對吳魏的能力也持肯定態度。
何雨柱的信任讓他備受鼓舞,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
王成業決心用實際行動贏得認可,他知道能力才是關鍵。
在何雨柱的支持下,他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納,對這次任命充滿感激,並向何雨柱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王成業的表態讓何雨柱感到滿意,畢竟年輕人還未正式工作。
關于未來,何雨柱無法給出評價或承諾,但他認可王成業目前的努力,點頭表示認可。
這一認可也讓王成業松了口氣,暫時獲得了何雨柱的認可。
王成業意識到現在討論未來的計劃還為時過早,關鍵在于結果。
他明白當前做出承諾並不明智,尤其是他自己也缺乏管理經驗。
因此,他選擇低調行事,同時表明自己需要團隊的支持。
“我不多說什麼了,如果我在今後的工作 現問題,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
王成業的態度謙遜,何雨柱對此非常欣賞。
他認為謙遜且有能力的年輕人未來會有很大發展潛力,因此對王成業抱有信心。
何雨柱理解這些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而作為公司未來的掌舵人,他必須考慮他們的行動是否有益于公司發展。
他希望選拔出的人才能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
王成業的發言也讓其他年輕人感到他的誠意和責任感,讓他們在工作中更加安心。
“大家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如果沒有,我就簡單說兩句。”
何雨柱稍作等待,發現大家發言並不積極。
何雨柱最後決定做個總結,他能從大家的表情中看出,這些年輕人對他所做的工作還是認可的。
因此,他對這些年輕人有了新的期待,希望能引導他們理解他的目標,並將這種理念延續下去。
不過,由于這個部門剛成立不久,何雨柱不能直接提出太多建議,只能先溫和地提出一些要求。"你們這個部門是新成立的,我的初衷是讓它為公司服務。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成功的。
也許你們對公司還不夠熟悉。”
何雨柱剛合並幾家外國車企,時間不長,他知道部分新人可能對公司的情況了解不多。
他需要明確宣傳部門成立的目的,並讓部門盡快高效運作,短期內取得成效。
因此,他想讓年輕人明白公司的現狀和他們未來工作的意義。
听到何雨柱的話,有些年輕人並不認同,他們認為自己對公司已有所了解,甚至在入職第一天就有人帶他們參觀過。
他們覺得何雨柱的說法是在暗示他們沒做好準備。
有些年輕人躍躍欲試,想要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被何雨柱制止了。
他知道這些年輕人充滿想法且能力出眾,只是經驗尚欠。
盡管如此,他對這些年輕人抱有很大期望。
何雨柱深知,這些年輕人需要明白,他的行事風格有著自己的準則。
既然他給了他們發言的機會而他們未曾把握,那麼此刻他便不會再允許他們繼續追問。
"別急于否定我的話。
或許你們有所不知,我近期在國外完成了一系列收購,某些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的公司已被我納入麾下,只是你們目前尚未得知這一消息!"
此言一出,剛才還在交頭接耳的年輕人瞬間啞口無言。
他們確實從未听聞此事,而且他們剛加入公司不久,對內部事務所知甚少。
他們原本只負責公關部的工作,參與了一些公司活動,卻萬萬沒想到何雨柱竟在幕後默默做了這麼多事。
如今,這些年輕人對何雨柱的話深感陌生,但他們意識到,若貿然發問只會讓自己顯得無知。
盡管他們不清楚具體涉及哪些公司,但何雨柱承諾會為他們逐一介紹。
"總經理,您做了這麼多事,我們確實不知情。
能否告知我們,您收購了哪些汽車公司?"
這時,一名年輕人站出來,他對無意間加入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感到好奇,這種級別的公司是他過去未曾涉足的領域。
即使如此,所有年輕人都對何雨柱的成就充滿興趣,想知道他究竟收購了哪些公司。
既然總經理已經表明態度,那說明他確實有過人之處。
這些年輕人直到現在仍不了解公司的諸多細節,因此他們愈發好奇,何雨柱到底收購了哪些汽車公司。
喜歡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