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

第81章 翻越五座大雪山3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溫暖WN 本章︰第81章 翻越五座大雪山3

    漆雕六日和九名分身又爬上夾金山,回到距離山頂三分之一處,紅軍戰士們爬到這里是最累的時候,漆雕六日購買了汽油桶和煤油,在這里點燃篝火,將騾子殺了熬湯。

    紅軍長征主力的大隊伍在紅四團之後陸續開始翻越夾金山,爬得疲憊不堪的戰士們,看見半山腰的篝火,都精神大振,在大雪山半山腰怎麼可能在有篝火,都奮力往篝火處攀爬。

    熊熊的火焰在大雪山中給了疲憊無力的戰士們打了一劑強心針,精神抖擻爬到篝火處,漆雕六日給每個爬上來的戰士分了一碗滾燙的加了鹽巴的肉湯。

    喝完肉湯的戰士們都感覺身心愉悅,有很久沒有喝過鹽味足夠的肉湯了,有些戰士甚至熱淚盈眶。

    有了熱量,精神狀態良好的戰士們繼續向上攀爬,這一處篝火和一碗肉湯,很多人一生都不曾忘卻,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沒有這一碗肉湯,他很可能在翻越夾金山的過程中倒下。

    這也是漆雕六日覺得很有意義的一個突然萌發的行動,既可以鼓勵戰士們的士氣,又可以給戰士們帶來溫度和能量,幫助戰士們翻越雪山。

    任誰在饑寒交迫隨時倒下的險境中喝了漆雕六日親手奉上的肉湯,相信都會記著這份人情,這些人以後妥妥的都是大佬哇,這次收獲的人情海了去了,這人情搞得還理直氣壯,沒人會拒絕。

    漆雕六日要付出的僅僅是96頭騾子和一些煤油,要計算回報的話,那肯定超級劃算,至于重爬雪山的危險,對于有著16倍常人身體素質的漆雕六日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96頭騾馬對于紅軍很珍貴,但對于漆雕六日率領的早有準備的機炮團就完全不是事,漆雕六日在渡過湘江後,就購買了足夠的畜力。

    機炮團一共擁有近五千頭騾馬,名義上是機炮團的馱載武器彈藥所需,更多是漆雕六日為過草地貯備的肉食,過雪山煮肉湯只是臨時起意。

    高山的寒冷和缺氧,加上紅軍戰士長期艱苦戰斗導致的體質虛弱和饑餓,即使漆雕六日煮了肉湯,還是有一些人在過雪山時犧牲了。

    機炮團有比較充足的物資保障,還有二十名強壯的系統分身照顧,倒是全須全尾全部順利翻越了夾金山。

    一位紅軍總部干部回憶起時說道︰

    “一過中午,天氣驟變,先是大霧彌漫,隨後是毛毛細雨,轉眼又變成了紛飛的白雪,我們紅軍戰士在風雪中前行,一個個都變成了雪人。”

    “尤其是到了傍晚,天氣異常寒冷,戰士們衣著單薄,只能臨時打開背包,把能穿的都穿在身上,或者干脆把被子、毯子披在身上。”

    “我登上山頂時,感到呼吸困難,山頂的空氣稀薄得讓人難以講話,我們只能悶著頭走,無論多麼疲憊,也不敢停下來休息,因為一旦坐下,可能就再也起不來了。”

    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感慨,仿佛在講述一段永恆的傳奇。

    那些英勇的紅軍戰士,在雪山草地中留下了堅定的足跡,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

    在紅軍大部隊穿越雪山的過程中,眾多戰士展現出了令人感動的團結與互助精神。

    盡管有的同志身體不錯,但仍有不少人在行走中突然倒下,再也沒有起來。

    在雪山的峻嶺之間,我們失去了一些勇敢的同志,但他們的犧牲成為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穿越雪山的過程中,紅軍戰士們面臨著嚴寒和饑餓的雙重考驗,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他人。

    在干糧稀缺的情況下,許多人寧願自己挨餓,也要將食物留給更需要的人,這種無私的精神,使得許多瀕臨死亡的人得以重獲新生。

    一位曾在收容隊工作的老同志回憶道︰

    “我們收容隊的同志們背著虛弱的戰友,艱難地向山頂攀登,饑餓讓我們無法忍受,只能抓一把雪來充饑,雖然山頂遙不可及,但我們從未放棄。”

    “我曾幾次想拿出口袋里的那塊銀元大小的干糧來充饑,但每次我都告訴自己,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能動它。”

    掉隊的同志眾多,有的戰士在掙扎中失去了生命,有的則反復倒下又站起來。

    這時,那位老同志毫不猶豫地掏出了自己舍不得吃的干糧,遞給了身邊的一位同志。

    這位同志咬了一口後,又將干糧傳給了旁邊的另一位同志,一塊銀元大小的干糧在眾人之間傳遞,最終才被吃完。

    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極大地減少了紅軍在過雪山過程中的損失,半山腰的篝火和肉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以至發部隊全部翻越雪山後,漆雕六日和分身們都又記了一個一等功。

    當紅軍總部的負責同志成功翻越雪山後,他們在山下受到了紅四方面軍熱情洋溢的歡迎。

    前來迎接的四方面軍隊伍包括八十八師和二十五師,由三十軍政委統一指揮。

    三十軍駐扎在懋功,而紅軍總部領導也在6月18日抵達了這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紅軍成功翻越第一座大雪山的壯舉,為兩大主力紅軍的會合開闢了新的道路。

    這段歷史將永遠銘記在紅軍戰士們的心中,成為他們團結互助、勇往直前的象征。

    1935年6月中旬,兩支紅軍主力在懋功以北的兩河口會師後,共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祝大會。

    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人都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在會上,紅一方面軍的領導人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

    他呼吁兩支紅軍主力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集中力量向北進攻,在川陝甘地區建立根據地,為消滅國民黨反動派、驅逐日本帝國主義而並肩作戰。

    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主張向青海、新疆或西康等偏遠地區撤退。

    經過幾天的休整,中央紅軍主力並未采納這一建議,而是繼續北上。

    6月底,中央紅軍主力成功翻越了長征路上的第二座大雪山——海拔4100米的夢別山。

    夢別山同樣位于四川省內,在四川省馬爾康縣附近,距馬爾康縣城約有30公里左右的距離。

    剛好位于卓克基鄉和小金縣交界處,整體呈東西走向,是一座很雄偉的大雪山。

    雖然這座山峰比夾金山略低,坡度也相對平緩,但紅軍戰士們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這座大雪山同樣天寒地凍,空氣稀薄。

    不過,有了第一次爬雪山的經驗,紅軍戰士們事先做好了各種準備,因此雖然途中遇到了不少險情,但大家的心情都相對輕松。

    喜歡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請大家收藏︰()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方便以後閱讀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第81章 翻越五座大雪山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第81章 翻越五座大雪山3並對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