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覺得“二十四”听起來更吉利,于是多加了兩斤送給何雨柱家。畢竟兩家常有往來,逢年過節送些禮也是情理之中。
“這下總算是妥當了。”許大茂也認可這樣的安排,認為追求好兆頭並非迷信,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舒心。心情愉悅,吃什麼都會覺得香甜,有什麼不好呢?
過年前夕,大院里的各家各戶都忙碌起來,再沒有人關心許大茂家的事情。鄰居們各有各的生活要顧及,還是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吧。至于豬肉和肘子,許大茂早已有計劃,不必急于送出。
大年初一去父母家,初二則前往海棠父母家。
前院里,易中海和閻埠貴正在討論貼對聯的事情。過年時對聯必不可少,不用去買現成的,閻埠貴自己就能寫,他的字寫得很漂亮,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大茂,快來瞧瞧,我寫的對聯怎麼樣?"
看到許大茂過來,閻埠貴急忙招呼他,畢竟唱戲不能一個人唱。
這麼好的字,總得有人欣賞才行,整個院子也就許大茂有點藝術細胞。
"三大爺,您的對聯寫得真好,等會兒也給我們家寫一副吧?"
許大茂過去看了看,確實寫得不錯,難怪人家是老師呢。
字的水平沒得挑,教書育人也很出色,就是稍微有點小氣。
"大茂,寫對聯沒問題,不用什麼報酬,給點花生瓜子之類的就行。"
閻埠貴總是想著佔便宜,能省則省,要點花生瓜子,家里過年就省下一頓了。
省下的花生還能留著下次吃,多劃算。
"呵,看看你這樣子就知道,過年還想著省錢,老閻,今年給孩子們的壓歲錢準備給多少?"
易中海看不下去了,調侃起閻埠貴來,這壓歲錢他們幾個大爺還在商量,主要是給棒梗、劉媛媛這些晚輩的。
都是一個院子里的鄰居,該給就得給,何況孩子們平時都很懂事,見到都會主動打招呼問好。
"五毛,最多一塊。"
閻埠貴實在舍不得,平時太節儉了,讓他掏錢就像割肉一樣疼。
五毛錢夠買一頓肉,一塊錢就相當于兩頓肉了。
"我說你別老這麼小氣,棒梗他們也不是小孩子了,至少給三塊吧,許驍、何曉他們給一塊正合適。"
易中海不差錢,七十多塊的退休金足夠花,去醫院看病也不用花錢,工廠報銷,所以很多人想進軋鋼廠工作。
"這...大茂家也不缺錢,好吧好吧,我給,我給。"
閻埠貴拗不過易中海,無奈地答應了,一想到要給不少壓歲錢就心痛。
一時之間,沒心思在外頭逗留,搖晃著腦袋回屋躺下了。
“大茂,過年咱們不提工廠的事,安安心心過個好年,咱們大院和街坊全指望你呢。”
易中海感嘆萬分,誰能想到一個小圈子,竟然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
十幾萬訂單,淨賺上萬的消息在街上傳得沸沸揚揚。
工人們的獎金和福利大家都看在眼里,特別是那三十斤豬肉,格外顯眼。
“大茂,您別擔心,工廠明年會擴大招工,不僅是我們這條街,附近的知識青年也會錄用,我們一定會盡力安排他們的工作。”
許大茂需要人手,知識青年再合適不過了,他們經歷過下鄉生活,不怕吃苦,只怕貧窮。
“有什麼需要我和老劉幫忙的,隨時叫我。”
說完,易中海滿意地離開,大茂的成長令人欣慰,他們幾位長輩也不能落後太多。
砰!砰!
砰!砰!砰!
胡同里,孩子們開始放鞭炮,閑來無事,過年大人給些零花錢,就跑去放炮玩。
三五成群的,玩得熱火朝天,冬日里穿著厚重衣服四處奔跑也不怕冷。
踏踏——
馬添走到院門口,探頭往外看,一眼就看到了許大茂。
眼楮轉了轉,朝他揮揮手,示意他趕緊出來。
兩人躲到胡同角落,確認沒人後才開始交談。
“馬添,你來這兒干什麼?”
天氣寒冷,許大茂縮了縮手,馬添回不了老家,但可以在城里和紅梅一起待著。只是有些無聊,但這都是無奈之舉。
“哥,我來找你是想告訴你,我喜歡你,我要做你的媳婦。”
馬添的話讓許大茂大吃一驚,這丫頭真是什麼都敢說。
如今形勢有所改善,但還未完全放開。
“我已經有了媳婦,大過年的,這種話可不能隨便說。”
許大茂趕忙環顧四周,幸好沒人,否則被听見就麻煩了。
山里的姑娘果然膽子比城里的京茹大多了。
“無妨,哥,我才年輕,會等你的。等嫂子年紀大了,你再娶我唄。”
馬添內心如此想著,找到個好男人不容易,認準了就不能放手。
媳婦算什麼?她還年輕,等得起。大不了等個十年八年。
“這種話可不能亂說,你先回去,別瞎想,回家好好休息。”
許大茂急忙打斷她,山里的姑娘一根筋,講道理不管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先讓她離開再說,萬一遇見別有用心的人,解釋不清。
“那我走了,別忘今天說的話,我是認真的!”
馬添語氣堅定,說到做到,從不反悔。
既然認定許大茂,他就別想逃。
注視著他許久,馬添轉身離開巷子。
總算把馬添打發走,許大茂長舒一口氣。
“現在的年輕人真難纏,不像從前。”
環顧四周,確定無人後,他小心翼翼回院子。
過年也不能掉以輕心,稍不留神就有別有用心的人靠近。
後院家宅。
“大茂,這件衣服咋樣?王府井買的,六塊。”
于海棠給孩子們買了新衣,大家都知道,王府井的東西貴。
同樣的質量,就比別處貴一塊,可大家都願意去買。
“好看,特別好看。”
許大茂擦擦額頭的汗,外頭太熱,在家涼快些。
剛才的事情先放一邊,年後再說。
“你剛出去干嘛了?外面冷,別亂跑。”
于海棠見他冒汗,以為他去跑步了。
這麼大個人了,得注意形象,穩重點,別像個孩子。
“曉得啦,咱們包餃子吧,晚上吃。”
許大茂轉移話題,聊起年夜飯,電視節目不多,看完睡覺就行。
“行,咱們包餃子。”
海棠看時間合適,和許大茂一起動手。
一個小時後,所有餃子都包好了。
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看電視邊吃餃子。
孩子還小,有些話不適合說,許大茂盡量保持沉默。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可能讓孩子記住很久,所以他選擇多說些好听的話。
大年初一,許大茂帶著海棠和兩個孩子回父母家拜年。他準備了豬肉、肘子和一些水果作為禮物送給父母,父母年歲已高,吃不了太多肉,二十多斤已經足夠。
東西由海棠提著,親手擺放在桌上。
“海棠,你帶的東西太多了,我們怎麼能吃得完呢?”許父笑著說道。
“大茂,你怎麼不勸勸她?”許母也跟著打趣。
盡管嘴上這麼說,其實父母對于兒女們送來的禮物感到開心,也對他們的到來充滿喜悅。
不過,表面上還是要裝作推辭一下,以免讓人覺得他們看重物質而影響家庭感情。
“沒關系的,這些都是我執意要帶來的,過年嘛,就是要盡情享受。”
這類事情向來由海棠負責解釋,許大茂則安靜地站在旁邊,這樣反而能讓夫妻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
“大茂,要是工廠遇到困難,隨時都可以來找我商量,你爸雖然沒什麼特別的能力,但也能幫你出個主意。”
許父退休後便經常在家與鄰居下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樂得清靜。
鄰居願意陪他玩,畢竟有個當廠長的兒子,說不定將來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時還能搭把手,搞好關系總是沒錯的。
隨著年齡增長,許父很少再過問兒女的具體事務,唯有對自己的兒子格外關心。畢竟兒子在外頭風光無限,自己臉上也有面子,鄰里之間相處融洽,生活過得十分愜意。
“爸,咱們工廠目前沒有遇到什麼問題,上面非常重視知青就業安置工作,大家都很關注我們廠的情況,您不用太擔心。”
許大茂不想給父親添麻煩,畢竟快六十歲的人了,讓他好好在家休息才是正經事。不像年輕時候那樣可以隨意折騰,年紀大了身體容易出毛病,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早就說過,大茂很有主見,你啊,真是老糊涂了。”
許母為他們倒好熱茶之後,便轉身和其他人聊起了天,不再理會這對父子間的對話。
兒媳表現優秀,為老許家添了兩個好孫子,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功臣。許母滿心歡喜,海棠舉止得當,婆媳關系融洽。
時常送來各種物品,每月還提供贍養費,誰會不喜歡這樣的兒媳呢?大家聊了一會兒,中午和晚上全家人一起用餐。
原本父母希望許大茂一家留宿一夜,但考慮到第二天要去岳父母家,便沒有停留。回去後也沒閑著,睡醒就要趕路。
初二,許大茂一家前往岳父母家。提著二十四斤豬肉、兩只肘子及一些水果登門拜訪,岳父母笑得合不攏嘴。許大茂將東西擺放妥當。
“大茂,來了就好,何必帶這麼多東西。”
“海棠,你怎麼不管管大茂?”
按慣例,客套一番後才能接受饋贈。岳父母也不例外,對女婿十分滿意。
“這是我自己堅持要帶來的,不關海棠的事。”
這時,許大茂上前應付岳父母,熟練地運用策略。該用技巧時就得用,這樣才能贏得人心。
果然,岳父母很開心,飯後才讓他們離開。
四合院,後院家中。
晚上回家,一家人躺下休息。許大茂感慨道︰“真是太辛苦了,還好明天可以休息,孩子們明天可以在胡同玩耍。”
他伸了個懶腰,串門結束,孩子們不用當小助手,可以盡情玩耍。他也借此機會好好放松,難得的閑暇時光,哪里也不想去。
“今天回來,怎麼沒看到姐姐和姐夫?”海棠疑惑,以往過年總能見到兄弟姐妹,如今人少了些。
“這很正常,我們家現在太惹眼,別人肯定避開我們。我想,過兩天他們就會回來的。”許大茂猜測,于莉和閻解成一定是有意避開他們。
東西各不相同,有的人直接拿出二十多斤豬肉,讓閻解成他們不得不重視。
“算了,別想這些了,快休息吧。”
過了幾天,許大茂一直在家休養。
這一天,街道派專人找他商討知青工作的事宜。
到了辦事處,一看,至少有三百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女知青。
敲門進入辦公室後,許大茂向主任提及此事。
“主任,外面為何有這麼多女知青?”
許大茂希望能多招些男工人,因為男工效率更高,體力也佔優勢。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