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的角落里,閻解成和閻埠貴討論了一個多小時。
最終商定,每天一毛錢作為伙食費,同時幫忙照看孫子。
“爸,您可真是精明。”
閻解成對此深有體會,兩人竟為此爭論許久。
不過沒關系,肥水不外流,畢竟他是親生父親,這點小事不必計較。
“我的孫子,做爺爺的自然要操心,但我這是幫你照顧,你應該給我勞務費才對。”
閻埠貴喜愛孫子,每次帶孫子來都很開心,但開心歸開心,錢一分都不能少。
人活到老總要有追求,他不貪圖享樂,只是愛盤算孩子的錢,也不算過分吧。
人老了就容易固執,閻埠貴認準了錢,視其如命。
閻解成覺得沒什麼好談的了,便回家接上于莉和孩子,順便帶上些糧食和票據。
下午五點多,閻解成、于莉帶著孩子一同來到四合院。
孩子托付給三大媽照料後,閻解成與于莉前往前院,與許大茂等人會合。
前院中,許大茂已提前告知海棠相關安排,將整片城區承包下來。但此事不可對外聲張,畢竟這是敏感時期,若讓人得知此時他獲利頗豐,後果不堪設想。若是別人無法返鄉卻聲稱發了大財,豈不是自找麻煩?更何況這等大事,上級蒙受的損失難以估量。因此,此時務必保持低調。
“解成來了。”許大茂揮手示意二人過來,催促他們抓緊時間。
他領著兩人來到附近一處閑置的大雜院,讓他們在外頭等候,自己則進入院內。
下午他曾向街道辦事處借用此地,主任爽快答應,未作阻攔。
許大茂在院內忙碌許久,將所有物資從儲物空間取出,全部擺放到屋內,十余間房都被填滿。
當他走出時,恰逢街道派來的人員到達。
“許師傅,請指示我們如何操作。”十幾位街道工作人員齊聚,耐心等待許大茂的安排。
出發前,他們的主任叮囑過,要嚴格遵從許大茂的指示。
“東西我已經仔細檢查過,都在這里,大家動手搬運吧。”
許大茂帶領眾人逐一查看十多間屋子,發現其中存放著豬肉、雞蛋各一萬斤,以及一些豬下水、豬蹄等廉價食材,適合作為禮物分發。
一見到豬肉,眾人心生歡喜,眼神放光。這數量龐大的肉食和雞蛋足夠令人垂涎三尺,即便沒有更多選擇也毫無怨言。畢竟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僅憑這兩樣就足以滿足需求。
“開始搬運吧。”
“我們選這間!”
“這間歸我們街道!”……
人們爭先恐後地行動起來,盡管貨物看似充足,但眾多饑餓的嘴需要填飽。
閻解成與劉光天等人迅速加入搬運工作,而許大茂則讓于莉到廚房幫忙。
小廚房成了臨時做飯的地方,許大茂和于莉商量好每天做兩頓飯。為了方便,決定晚上晚些離開,但不會住在這里。因為送菜時間的關系,他們得提前準備第二天的食材。
于莉主動承擔起做飯的任務,她辦事利落,從不拖沓。許大茂則出去看看其他人的情況,廚房門沒關,以防萬一。余震頻繁,大家都小心翼翼。
在外面,人們忙碌地搬運物資。板車裝滿就拉走,很快又回來裝更多。自行車也是盡量多載,實在推不動就下來步行。許大茂發現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大家都在忙著搶購豬肉。
街邊各種臨時搭建的棚子里,人們肚子餓了,開始計劃吃什麼。這時,兩個年輕人拉著裝滿豬肉的板車過來,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豬肉九毛一斤,雞蛋八毛,都不需要票證,價格合理,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購買。
要是不用考慮食物浪費的問題,很多人都想多買一些。
無票的豬肉在哪里能買到?去 嗎?
的價格,對普通百姓來說完全負擔不起。
“請大家別搶購,明天還有豬肉和雞蛋供應!”
“三口之家最多買三斤,五口之家最多買五斤,七口之家最多買七斤。”
辦事員發現這樣下去肯定有人買不到,于是緊急制定每戶限購的方案,希望避免哄搶。
在辦事員的勸說下,人群逐漸平靜下來。
確實如辦事員所說,明天會有豬肉和雞蛋出售,但大家還是心存疑慮,擔心這是空頭支票。所以都想多買一點,以防萬一。
最終,一車貨物在眾人的爭搶下很快售罄。
在綠色目光的注視下,兩名辦事員返回去搬運更多物資。
這樣的場面在城區各條街道反復上演。
辦事員們累得筋疲力盡,總算將所有商品銷售完畢。
收入自然是交給國家。
許大茂的錢,自然會有人送上門。
這些程序還是要履行的。
九千加八千,總計一萬七千元。
這筆賬很容易算清,總共賺了一萬七,這還是因為他沒有大量放貨的緣故。
僅兩種商品就賺這麼多,要是多賣幾種,收益會更高。
還是要謹慎行事,幸好定價不算高,之後可以適當控制每日供應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千萬不能讓民眾覺得豬肉充足,必須讓他們覺得供不應求。
這樣才能防止有人跑到別的區域散播不利消息。
幾天後,城區居民基本都能買到豬肉。
家庭人口越多越佔優勢,憑戶口本能多買幾斤。
多子女家庭最為開心,每個孩子也能分到一斤肉,足夠全家食用。
條件允許的話,再加入些粉絲一起炖煮,一家人圍坐一起吃得格外香甜。
期間,街道派人講解四合院抗震知識,大家都積極學習。
三家組成一組,共同搭建簡易棚屋。
家里有電視的,接根線過來,喊幾個熟絡的鄰居,悄悄聚在一起看電視。
條件不足的就打牌,不是為了別的,只是想打發時間。
回不去家,哪兒也去不成,只能窩在棚子里。
余震頻繁,街邊的電線桿搖晃不已,誰都不敢冒險回家。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膽大的人回去睡覺,一旦有震動,立刻嚇得跑回棚子里。
打牌的方式五花八門,反正各有各的娛樂方式。
孩子們隨意玩耍,沒人要求他們學習,有些學校被毀,根本無 常上課。
四合院,中院。
“大茂,最近大家這麼辛苦,要是缺人手,盡管開口,我們院子肯定能幫忙。”
易中海除了看棋,沒事可做,閑著也是閑著,總想做些事情。
趁著還沒老,搬搬東西沒什麼問題,幫大家多干點活兒,老劉他們也沒異議。
“大爺,不用了,我們人手足夠,街道還派了不少人呢,您別擔心。”
沒有人讓老人們干活,許大茂婉拒了易中海,把何雨柱帶到後院家中。
一條黃花魚足有八十多斤,把何雨柱驚得不輕。
“大茂!你這可比厲害多了!”
“這要是做成菜端出去,相當于在院子里扔了個啊!”
何雨柱震驚極了,沒見過這麼大的黃花魚。
作為一個廚師,這條八十斤的魚簡直是無價之寶。
“別問了,直接處理掉,我這兒還有些豬肉,你看著做吧。”
許大茂把魚交給何雨柱,就不再過問,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
海棠帶著兩個孩子去看望父母,許大茂難得和大家一起吃飯。
所以先把東西放在大雜院,回來就行,那邊交給閻解成他們沒問題。
思索片刻,決定來頓豐盛的。
他和閻解成在外辦事,天天有魚有肉,但也別忘了其他人。
一條黃花魚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偶爾拿出來也不會引人注意。
再說了,他賺了一萬多元,難道還請不起一頓飯?
里啪啦~
何雨柱正在處理黃花魚,有的油炸,有的紅燒,還有的炖湯。
一個多小時後,飯菜終于準備好了。
這些菜全由何雨柱親手制作,中院和後院各自分開享用。
桌子被搬到中院,大家都聚在那里吃飯。
“來來來,咱們先敬大茂一杯。”
易中海端著酒,當然這是散裝的,現在買不到瓶裝酒。
有些人杯子里裝的是散啤。
“大家听我說,咱們先敬廚子,不然他不高興,下次就不給我們做飯了。”
許大茂故意調侃,不想一個人搶風頭,把何雨柱拉來一起分享功勞。
何雨柱性格直爽,听了這話立刻站起來。
“大茂說得對,你們要是不敬我酒,下次可就別指望我做了。”
何雨柱受不了 ,一听這話就立刻表明態度。
一時疏忽,上當了。
“看他那副樣子。”
劉海中看不下去,他不喜歡何雨柱得意的模樣。
但他只說了一句便停止了,要看大家的反應。
“那咱們一起敬你們兩個。”
易中海不想氣氛變糟,而且何雨柱本質上並不壞,只是說話不留情面。
他開始和稀泥,第一個舉杯敬酒,其他人只能跟著做。
“來,咱們開動吧!”
……
一頓飯吃得輕松愉快,連秦淮茹一家人都安靜地吃飯。
此時沒有矛盾,如果有,也得暫時放下。
一個多月過去了,許大茂總共賺了五十五萬七千塊。
他只賣豬肉和雞蛋,沒敢賣其他東西。
當時,好東西都運往前線支援,所以許大茂賣雞蛋都提心吊膽。
好在他在偶爾減少分量的情況下,大家有時不夠吃,也就沒人往外說。
這一個多月里,京城各處都有棚。
學校有棚,醫院有棚,每個單位都有,工廠也不例外。
盡管棚子建起來了,大家依然住在街邊的棚里。
住宿舍的人則住在樓下的棚里。
電影院因余震無 常營業,但需要有人值守,于是兩人一組輪流值班。許大茂和棒梗搭檔,方便同行。
晚上,棒梗提議讓許大茂出去走走,街上人少,即使遇見熟人也無妨。許大茂叮囑棒梗注意安全,便離開電影院。
在街上走了一圈後,許大茂感到身體晃動,意識到又有余震。剛想回影院通知棒梗,就听到附近傳來喊聲。他轉身看到一群年輕姑娘從公共浴室跑出,場面有些混亂。
穩定情緒後,許大茂平靜地返回電影院。這一幕讓他印象深刻,決心反思自己的態度。他雖想幫忙,卻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加快腳步離開。
回到電影院時,棒梗已在外等候。年輕人體力好,反應迅速。許大茂打趣道,自己年紀大了反應遲緩,若棒梗喜歡,可以把自己的外套送給他作為獎勵。
第137章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