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哥,一想起你,我就想起你給我做的紅燒肉,那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也是讓我最開心的事。”
張其林至今難忘那段記憶。那紅燒肉的美味至今讓他回味無窮。那時的五花肉和調料由許大茂精心挑選,何雨柱親手烹飪。
張其林那時不是品嘗,而是直接吞下,入口即化,無需咀嚼。原本疲憊不堪的他,吃完後仿佛充滿了活力。
“其林,想吃紅燒肉多簡單,下次我給你帶。”
許大茂看出了他的渴望,確實,好酒好菜連大領導都饞得不行,更別說年輕人。
“真的嗎?那真是太感謝您了!”
張其林高興得不知該說什麼,區長又如何,許多美食依然可望不可及。
若能再嘗一次當年的紅燒肉,他的人生便無憾了。
冷靜下來後,張其林想起正事,得了解情況,不能再只聊私事。
“許大哥,還請您跟我談談四合院的情況,看看能否將你們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
這是張其林找許大茂的主要原因,敘舊雖好,但公事更為重要。
連日的大雨讓人心情緊張,不過好在是夏天,要是冬天的話,人們在外面受凍就更難熬了。
“沒什麼問題,我來說說。我們四合院早就搭好了棚子,這樣下雨天就不會受影響,所以對此早有準備。”
許大茂詳細地向張其林講述了四合院搭建棚子的過程,其中肯定有一些美化成分,但大部分還是真實的,畢竟這是要推廣的內容。
半小時後。
“許大哥,這麼說來,現在四合院的菜品采購都交給你了,你忙得過來嗎?”
張其林對許大茂的事情了解很多,當年在工廠的時候,他們經常打听,許大茂確實是個大好人。
不管是對待工人還是學生們,他都非常友善。沒有許大茂,他們可能吃不上肉菜,喝不上骨頭湯。
“其林,你就放心吧,這點事我還是能處理好的。當年軋鋼廠上萬人的食堂,我管理得也很不錯。”
許大茂對張其林叫他‘許大哥’感到厭惡,直接叫大哥就好了,這樣顯得太見外。
“許大哥,我想把城區的菜品采購交給您。”
張其林拍了一下大腿,對啊,許大哥那麼能干,上萬人的食堂都能管理好,那城區就更沒問題了。
後勤是最讓人頭疼的,後勤搞定了,其他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林啊,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合適?”
許大茂嚇了一跳,整個城區有多少人他不清楚,但至少也有好幾萬。這麼多人的采購,讓他心里沒底。
賺錢當然好,但太多了反而麻煩。
“大哥,現在是特殊情況,希望您能幫忙。我覺得您一定行,就算不能全包,只要能幫到一部分,也是很大的幫助。”
張其林越想越覺得許大茂能做到。
“大哥,錢的事不用操心,到時候會專門做賬,國家出資,只要價格不超過市場價,這件事就不會有問題。”
張其林再次勸說,其他人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當下許多地方的物資都被送往前線支援,就連京城也運送了不少過去。因此,物資非常緊缺,大家至少得熬過十五天,半個月後情況肯定會有所改善。然而,張其林不願意等待這十五天。
怎能忍心讓百姓受苦?必須請許大哥出手相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至于具體過程他並不追問,他相信許大哥是個好人。
五分鐘之後。
“既然如此,那我答應你。”
最終,許大茂點頭同意。
為了這個年輕人,這筆錢他非賺不可。
第134章
走出辦公室,許大茂仍在思考此事。數萬人口並非小數目,而且來自不同街道,比軋鋼廠的情況復雜得多。
“許師傅,您是要離開了嗎?”
主任瞧見許大茂走出來,忙上前寒暄。與放映員關系竟如此緊密,不得不讓人佩服。
“您忙您的,我先行一步。”
許大茂禮貌回應後,迅速離開辦事處。態度自然重要,但不必過于熱情,顯得多余。
來到街邊,看到眾人搭建的簡易棚戶區。稍微講究些的是用木架支撐,算是高級點的棚戶;若再簡陋些,則只是幾根木頭簡單堆疊,再覆上油布,便成了簡易棚戶。這類棚戶根本無法遮風擋雨,僅能提供棲身之處。
形態各異,許大茂掃視一圈後發現,大人將手表交給孩子佩戴。手表雖為珍貴之物,便宜的也要幾十元,貴的甚至上百元。讓孩子戴表的原因在于他們行動敏捷,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撤離。
目前多數人居住在棚戶區內,但每日還需回家做飯,若遇余震導致手表遺留在家中被損壞,那可真是令人痛惜。
連日來,已發生三十多次余震,每一次都讓人提心吊膽。幸而房屋尚算堅固,但最危險的是部分房屋牆體出現裂縫,似乎隨時可能倒塌。
許大茂從街頭走到街尾,看到大家的棚子還在繼續加固,已經不用擔心下雨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回到大院後,他立刻讓棒梗去找劉光天他們。在他看來,辦事還是靠自己人更可靠,對陌生人他是不敢信任的。
棒梗騎著一輛舊自行車出發,這是許大茂家的老車,狀況很好。
過了一會兒,棒梗氣喘吁吁地回來了。
"許叔,光天叔他們很快就到了。"
原來,棒梗剛找到劉光天他們,說明許叔有事找他們幫忙,他們就馬上答應過來。為了盡快返回,棒梗一路騎得飛快,因此顯得很疲憊。
二十分鐘後,劉光天、劉光福、閻解成、閻解放和閻解礦趕到了大院。
在後院,劉光天說道︰"許哥,您有什麼事?盡管吩咐我們去做吧。"
劉光天雖然腦子直,但並不糊涂。別忘了,他們現在住的房子都是許大茂的。當年約定好住十年,眼看期限快到了,若想繼續住下去,全得看許大茂的意思。
因此,棒梗一招呼,他們五個人就都趕來了。
"事情很簡單,剛才我們的區長張區長找到我,讓我負責整個城區的菜品采購。"
"這事需要人手,所以我找你們來了。大家放心,張區長說了,會給你們發工資。"
許大茂說起這事毫不心疼,因為發工資是國家出錢。他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沒有資格隨便發錢。
"真的!" 閻解成一臉驚喜,有活干就能賺錢,這當然是好事。
不用多想,其他人也覺得既然有事做,那就應該抓住機會。
"許哥,給我們多少錢?"
劉光福正缺錢花,一個人在外面生活不容易。即便許大茂免了他的房租,其他開銷還是不少。
"每人每天五毛錢,包一頓飯,保證有魚有肉,管飽。"
"如果你們願意每天只拿一毛錢,那就包兩頓飯。"
許大茂早就盤算好了,直接告訴了劉光天他們。別人給他的是每人每天一塊錢,他干脆給他們扣掉一半,只要包兩頓飯就行,而且食材根本不缺。
"有魚有肉還能吃飽,這條件確實不錯。"
閻解成第一個心動,年輕人機靈,懂得算計。
如今填飽肚子都不容易,想吃肉更是要看運氣。
更何況許大茂是什麼人?他說管飽,那肉肯定不少,跟著他不會吃虧。
閻解成和劉光天等人商量後,覺得完全可以試試。
"許哥,要不我媳婦也一起來吧?她只負責做飯,不要工錢。"
閻解成提到的是他的妻子于莉,廚藝很好,這個理由很合理。
一句話出口,閻解放和閻解礦立刻明白過來。
哎呀,這虧吃大了。
老大果然機智,直接把媳婦叫來。
做飯而已,能省下兩頓飯呢。
"這事沒問題,咱們關系這麼好。"
許大茂爽快答應,好久沒見到于莉了。
找個年輕漂亮的媳婦,總比老太太強,也能避免鄰居們上門糾纏。
正好讓于莉應付那些事。
"行。"
劉光天和劉光福恍然大悟,終于明白為何閻解成要叫來于莉。
可惜已經晚了,他們總共才幾個人,哪里需要兩個人做飯。
除了後悔,他們也沒法再說什麼。
"許哥,咱們就這麼說定了,包兩頓飯,每天給一毛錢就行。"
閻解成打算去找父親閻埠貴幫忙帶孩子,他也不確定每天一毛錢夠不夠。
帶著決心,他前往前院找父親去了。
見大家都同意,許大茂很滿意。
沒錯,能吃飽才是關鍵。
別提錢的事,一提錢就麻煩了。
"你們準備一下,等于莉來了,咱們今晚先吃飯,吃完再干活。"
許大茂計劃找個地方,把東西從空間取出來。
接下來就是讓閻解成他們幫忙搬運,這活並不難,每條街道都會派人來運送物資。
板車、手推車、自行車,各種工具都會用上。
閻解成他們只需幫忙搬一下就行,對方也會派人在旁邊協助。
忙雖忙,但還能應付。
此時,劉海中坐在棚下,看著他們這邊。
見到劉光天、劉光福,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兩個兒子,劉海中雖生氣卻不打算過去。
他們既然說不進家門,那就別想進來,他早就不再抱希望。
劉海中的心思全放在長子身上,期待著他回家的那一天。
至于這兩個兒子,他已經不想要了。
“許哥,要不咱們先去前院待著?在這兒總覺得怪不自在的。”
劉光天看到父親,心里有些發 。他雖離開家時氣勢洶洶,那時卻沒想過回來的事。
“對對對,我也覺得挺別扭的。”
劉光福更害怕,比二哥還怕。
父親雖然常打二哥,也沒少打他。
尤其他混得不如二哥,底氣更不足。
錢是男人的膽,無論哪個年代都一樣,沒錢心里自然沒底。
“行,去吧。”
許大茂點頭表示理解,老劉家的人向來如此。
欺軟怕硬,都是一樣的心態。
喜歡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請大家收藏︰()名義︰拒絕梁璐,靠鐘小艾鎮漢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