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牛津大學,古老的石砌建築在夏日陽光下泛著蜜色光芒,爬滿常春藤的牆壁投下斑駁陰影。
整個校園彌漫著一種只有學術聖地才有的寧靜與莊嚴。然而,這個平日里的學術淨土,今日卻異常熱鬧。
清晨六點,已有學生在演講廳外排起長隊,期待能搶到一個站位。
到了八點鐘,隊伍已經蜿蜒穿過整個庭院,延伸到了街道上。保安人員不得不設置欄桿,引導越來越多的人群。
“這比搖滾音樂會還夸張。”一位年輕的研究生感嘆道,擦著額頭的汗水。
身旁的教授笑著搖頭︰“肖鎮院士很多年沒來歐洲公開講學了,更何況這次是他最新研究的《太空學》系列。你看那邊——”
他指向街角,“那是從日本專程飛來的山本教授,量子宇宙學領域的權威,不過量子方面應用研究還得看肖鎮院士啊。
那邊那位女士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成員,顯然是來為諾貝爾委員會做評估的,不過肖院士已經主動寫信不再參與諾貝爾獎評獎了。”
演講廳內,技術人員正在做最後的設備調試。
寶安視听的新一代全息投影系統測試了一遍又一遍,空氣中隱約可見銀河系的三維圖像閃爍流轉。
九點整,肖鎮步入演講廳。79歲的他身姿筆挺,穿著一件陳雪茹給他挑的高定西裝,步伐穩健有力。
沒有助手陪同,肩膀搭著一只50年代的牛皮包,這是他馮阿姨給他買的,那時候他才到京城上高中。
廳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聚焦在這位三屆諾貝爾獎得主身上,如果不是這個男人主動寫信退出評選,相信有可能包圓至少20年諾貝爾理科類獎項,這個男人科研和學術水平就是這麼恐怖如斯。
肖鎮將牛皮包放在講台上,目光掃過全場,微微一笑︰“太空不是空的。”
開篇四個字,清晰傳入每位听眾耳中,盡管他沒有使用麥克風。
“它是物質的,是活的,是有呼吸的宇宙機體。”
肖鎮的聲音平和卻具有穿透力,他手指輕點,身後的全息投影隨即變幻出絢麗的星雲圖像,“過去我們認為太空是虛無,是真空。但現在我們知道,太空充滿著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我們尚未理解的更多東西。”
他演講了兩個小時,沒有看一次筆記。
從宇宙大爆炸到量子漲落,從引力波到多維空間,還包括一些國內不太重要的一些應用研究。肖鎮將復雜的理論講解得深入淺出。
全場听眾如痴如醉,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凝神靜思。
提問環節更是精彩絕倫。一位年輕學生問道︰“肖院士,您認為人類何時能夠真正實現太空旅行?”
肖鎮略作思考,難道他給這些異國人說華夏人已經走到了90的路徑了嗎,微笑著答道︰“太空旅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物理和學術認知問題。
當我們真正理解空間的本質時,星際旅行將會像今天坐飛機一樣平常。我個人估計,這個突破不會超過二十年。”
現場一陣嘩然,許多人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肖鎮繼續解釋︰“我知道這听起來很激進。但看看歷史,1903年萊特兄弟第一次飛行,1969年人類就登上了月球。僅僅六十六年!科技發展不是線性的,是指數級的。”
演講結束後,組辦方宣布這場講座創造了單場180萬歐元的講學記錄, 也沒有人覺得不值。
學生們圍著肖鎮繼續提問,直到助手們不得不介入,提醒肖鎮接下來的行程。
“今日有家事,諸位見諒。”肖鎮罕見地露出溫和笑容,讓熟悉他的人頗感意外。
陳雪茹早已等在門外,見他出來急忙迎上︰“快點,星星的比賽一小時後開始。”
車上,肖鎮稍顯疲憊地靠在椅背上,但眼中閃著光︰“那小子緊張嗎?”
陳雪茹笑著遞給他一瓶水︰“比你幾個兒子強多了。
記得老大承梁第一次主持召開神龍董事會,他給我打了三次電話,說有些緊張得得張不開嘴說話。”
肖鎮 䱇瑟了一聲︰“基因突變了。或者說隔代遺傳,像我。”
陳雪茹白眼一翻︰“你這老家伙,從來不知道謙虛二字怎麼寫。”
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內,人聲鼎沸,能容納八萬人的體育場幾乎座無虛席。
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倫敦站的比賽正在進行中,這是田徑界最高水平的系列賽之一。
肖鎮和陳雪茹悄然坐在vip區域,目光緊盯著百米跑道起點處。
那里,八名選手正在做最後的熱身,其中一道身影格外顯眼——修長的身形,還帶著少年人的縴細,在眾多健碩的成年選手中顯得格格不入。
那就是年僅15歲1個月的肖銘星。
“看那小子,腿都在抖呢。”肖鎮眯著眼楮說。
陳雪茹拍了他一下︰“胡說,星星才不會。”
肖鎮哼了一聲,卻沒否認。
男子100米預賽即將開始,八名選手各就各位。肖銘星在第四跑道,他做著深呼吸,眼神專注。
發令槍響!
八道身影如離弦之箭射出。肖銘星的起跑並不佔優,反應時間0.158秒,在選手中只排第五。
前三十米,他處在中間位置;五十米處,他的步頻突然加快,像一道紅色閃電劃過跑道;最後二十米,他竟然連續超越三名選手,第二個沖過終點!
體育場大屏幕顯示出成績時,觀眾席爆發出驚呼聲。
第四跑道︰肖銘星華夏),9秒96!
“亞洲紀錄!他打破了亞洲紀錄!”解說員的聲音因激動而嘶啞,“一位15歲的少年,在他的國際首秀中,跑出了9秒96的成績!這是田徑史上的奇跡!”
“星星真棒!”陳雪茹激動地抓住肖鎮的手臂,眼中閃著淚光。
肖鎮看似平靜,但手中不知不覺被捏變形的礦泉水瓶泄露了他的內心。
他輕輕哼了一聲︰“起跑還是慢了,回去得加練。”
不過肖鎮內心在想這點像他,他的小孫子也即將經歷他上輩子短跑的運動生涯了。
陳雪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這老家伙,就不能說句好听的?”
現場頓時沸騰起來。一大群記者沖向剛剛結束比賽的肖銘星,長槍短炮將他團團圍住。
少年還喘著氣,汗水從額頭上滴落,面對連珠炮似的問題顯得有些無措。
“請問你對自己打破亞洲紀錄有什麼感想?”
“你才15歲,是怎麼訓練出這樣的成績的?”
“有傳言說你是某位大人物的孫子,這是真的嗎?”
就在這時,一群穿著黑色西裝的人員悄然出現,組成人牆將記者隔開。
眼尖的記者突然發現了看台上的肖鎮,頓時像發現新大陸般蜂擁而至。
肖鎮微微皺眉,隨即擺了擺手,對安保人員說︰“放三位進來吧。”
被選中的記者迫不及待地問道︰“肖院士,您怎麼會來看田徑比賽?您與這位創造奇跡的少年有什麼關系嗎?”
肖鎮走向已被工作人員護送到一旁的孫子,將手搭在少年汗濕的肩膀上︰“是的,肖銘星選手是我的小孫子。”
這句話如同投下炸彈,記者們頓時炸開了鍋。
快門聲此起彼伏,肖鎮和肖銘星祖孫二人的合影瞬間傳遍全球媒體。
下午的復賽中,肖銘星再次令人震驚——9秒89,他又一次刷新了自己上午剛創造的亞洲紀錄,成功晉級決賽。
回到陳雪茹位于倫敦郊區的莊園時,國內媒體已經炸開了鍋。
15歲天才破亞洲紀錄、肖鎮孫子等話題瞬間登上熱搜榜首。
曾經的全民體育偶像劉跨欄已在職業生涯末期,而橫空出世的肖銘星不僅田徑天賦驚人,更是被曝出成績特優保送清華最頂級的“智班”,一年學完本科課程,下學期即將開始碩博連讀。
神通廣大的記者很快起底︰肖銘星的母親是青年歌唱家覃晶晶,父親一欄“肖”字後面直接是星號。
結合肖鎮親自承認關系,媒體很快查出了肖銘星父親的身份,但大家都默契地用“普通公務員”代稱。
當晚,莊園里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慶祝晚宴。肖銘星卻不在場——他早已入睡,為明天的決賽做準備。
書房里,肖鎮接到了兒子肖承功的電話。
“爸,您怎麼當眾承認了?這下好了,全華夏都知道我兒子是我兒子了。”
肖鎮哼了一聲︰“嗯?怎麼,給你丟人了?”
“不是這個意思...只是組織上有紀律,我們這種崗位的家屬應該低調。”
“我肖鎮的孫子需要低調嗎?”肖鎮的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驕傲,“讓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下?沒這個道理。
有本事你自己也拿個世界冠軍,讓星星當你兒子不丟人。”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最終傳來一聲嘆息︰“爸,您總是有道理。明天決賽,讓星星加油。”
“這還用你說?”
7月12日上午,百米飛人決戰時刻。
體育場內的氣氛達到了沸點。肖銘星站在第四跑道,做著熱身運動。
攝像機特意給他了一個特寫——那張還帶著還有些嬰兒肥的帥臉上,有著與年齡不符的冷靜。
看台上,肖鎮看似平靜地坐著,但陳雪茹注意到他手中摩挲著一塊普通的翡翠無事牌——那是他母親留給他唯一的念想,只有極度緊張時才會拿出來。
發令槍響,八道身影如脫韁野馬沖出起點。
肖銘星的起跑反應時間0.128秒,位列第三。
前三十米,他稍稍落後;五十米處,他已與領先者並肩;最後二十米,他突然加速,像一道紅色閃電率先沖過終點!
體育場沸騰了,大屏幕顯示出成績︰
第四跑道︰肖銘星華夏),9秒71!今年世界最好成績!
肖鎮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完全不像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好小子!”
領獎台上,肖銘星戴著金牌,手握鮮花,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唱響了國歌。
肖鎮在觀眾席中注視著自己的孫子,眼中滿是自豪。
賽後,肖鎮陪著孫子前往摩納哥備戰下一站比賽。
銘星進行恢復性訓練,肖鎮則在該國大學講學。
考慮到听眾基礎,他將高深的《太空學》改為更易理解的《物理學》,這種因地制宜的安排後成為他此次歐洲講學的模式。
在摩納哥的一場講學結束後,一位年輕學生問肖鎮︰“您認為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肖鎮微笑著回答︰“天賦決定你能飛多高,努力決定你能飛多遠。
但我孫子告訴我——”他眼中閃過狡黠的光,“如果你既有天賦又努力,那麼最好系好安全帶,因為你可能會超光速。”
全場大笑,掌聲雷動。
整個夏天,肖銘星用六站100米短跑冠軍的成績,徹底奠定了“短跑神童”和“天才少年”的稱號。
這個夏天他跟打傳奇刷怪一樣最好成績已經無限接近100米飛人世界記錄,還有他只有15歲2個月4天。
更令人驚嘆的是,媒體曝出他和雙胞胎兄弟肖銘明在期末完成的課題已分別登上《科學》和《自然》雜志,不到半月就有43萬次引述和下載。
與此同時,肖鎮在歐洲也刮起了“肖鎮旋風”,用一場場精彩講學夯實了“21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的地位——這是bbc、法新社等主流媒體給予的稱號。
八月的一個傍晚,祖孫二人站在愛琴海的海邊,看著夕陽緩緩沉入地中海。
“爺爺,我有時候很害怕。”肖銘星突然說,聲音輕得幾乎被海浪聲淹沒。
肖鎮沒有看孫子,目光依然望著遠方︰“怕什麼?”
“怕讓大家失望。怕這次只是運氣,怕再也跑不出這樣的成績。”
肖鎮輕輕哼了一聲︰“知道嗎,我拿全國高考狀元的時候,自己還失眠了半個月呢。”
肖銘星驚訝地轉頭看著爺爺︰“真的嗎?”
“怕了唄。覺得一切不那麼真實,人要不斷向上突破,知道嗎。”肖鎮終于轉向孫子,眼神溫和,“後來你曾祖母(肖鎮ど媽王月院士全球最頂級的防疫專家)告訴我,肖鎮,你不是為高考狀元活著的,你是為科學活著的。記住,你不是為記錄奔跑的,你是為奔跑而生的。”
肖銘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肖鎮繼續說︰“你父親第一次去跟著我查三角債,我也告訴他︰承功,你不是為什麼而戰的,你是為守護而戰的。
現在我對你說︰星星,奔跑吧,因為那是你的熱愛,是你的生命。記錄只是副產品。”
少年眼中的迷茫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明朗的堅定。
“謝謝爺爺。”
肖鎮揉了揉孫子的頭發︰“走吧,明天還有比賽呢。記住,系好安全帶。”
“為什麼?”
“因為我們要超光速啊。”老人哈哈大笑,摟著孫子的肩膀向遠方走去。
地中海的夕陽將祖孫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仿佛要一直延伸到宇宙的盡頭。
在那里,星星正在誕生,如同人間的奇跡一樣,永恆而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