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

第68章 國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身無分文 本章︰第68章 國事

    “當!”

    “當當當當!”

    竹林之中。

    徐瑜手持長劍,甦如鶴提著大刀,前者劍術精妙,後者勢沉力猛,兩人打得難分難解。

    李佑在旁邊喝彩助興。

    “當!”

    甦如鶴一刀劈出,直接將徐瑜的長劍擊飛。

    徐瑜撿起佩劍,心疼地看著劍刃上的幾道缺口,感慨道︰“你這身力氣,不去做將軍可惜了。”

    甦如鶴撓頭道︰“我也想考武舉,就是讀不進書,听說考武進士還要考策論。”

    徐瑜道︰“自去年乾符四年那場變故,武舉會試已不再苛責文墨,你大可一試。”

    甦如鶴茫然︰“去年何事?我竟不知。”

    李佑常讀邸報,解釋道︰“去年武舉會試,有考生能舞動百斤大刀,卻因策論稍差落榜。陛下震怒,主考官與監試官盡皆下獄,兵部二十二員遭貶謫。”

    “竟有此事?”甦如鶴目瞪口呆。

    ——僖宗此舉,實為借題發揮,借機清洗兵部舊部,並新設武科殿試,將武進士收為“天子門生”,以圖直接掌控軍權。

    徐瑜瞥了李佑一眼,好奇問︰“清夷如何得知此事?”

    “讀邸報罷了。”李佑笑道。

    “倒是個好法子,”徐瑜道,“我已許久未讀邸報,武舉之事還是家兄所言。”

    原來徐瑜長兄久試不第,轉投武舉竟得進士,如今在陳州軍中任職。

    听說武舉不再重文,甦如鶴心動不已︰“當今陛下最看重何種本事?”

    “韜略、騎射。”徐瑜答。

    甦如鶴驚呼︰“糟了!我既不會騎馬,也不通箭術,明日便需拜名師學射!”

    話音未落,他已扛刀跑遠,竹林中只剩李佑與徐瑜。

    大同社規矩簡單︰

    一、認同“格位之論”,不認同者逐出;

    二、研讀儒經,每月初一、十五集會論學;

    三、每日共修武藝兵法。

    然規矩雖立,堅持者寥寥,唯有李佑、甦如鶴、徐瑜三人,早已將練武視作日常。

    李佑將長槍往地上一插,盤腿而坐︰“徐兄如何看待中原流民?”

    徐瑜收劍回鞘,沉聲道︰“乾符元年874年)河南蝗災,郡縣仍催賦逼稅,百姓啃樹皮、煮觀音土而不敢言。今曹州流民舉旗,乃因草根木實盡絕——不降則亡,反或求生。”

    “流民可平否?”李佑再問。

    徐瑜搖頭︰“百姓散則愚,聚則神。民心既變,如川決山崩。欲平亂,非兵戈能定,需先讓百姓有飯吃。”

    “何以讓百姓有飯吃?”

    徐瑜沉思道︰

    “其一,興教化,振民風。非虛偽禮教,而是以仁為本、以義為綱之真道德。

    其二,肅吏治,除貪庸。今官場弊病有二︰貪墨成風,庸碌誤國,朝堂上下,鮮見實心任事者。

    其三,倡實學,棄空談。自韓愈、李翱以來,儒學或流于玄虛,或困于注疏。徐某以為,通時務、利民生者為正道,否則皆邪說!”

    李佑追問︰“三條之中,何者可成?”

    徐瑜黯然︰“皆不可成。大廈將傾,非一木能支。”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今朝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州縣官吏層層盤剝——縱有良策,能達民間者十無一二。待百姓拿起農具為兵器,便再無回頭路了。”

    “若朝廷征召徐兄入仕,可願?”

    “不願。”徐瑜不假思索,“若為縣令,初到任必嚴打貪墨,三年間百姓頌德、上官忌恨,終必招禍;若為京官,直言敢諫者,月余便要下獄!”

    李佑大笑︰“徐兄果然清醒。”

    徐瑜嘆道︰“黨爭不止,國無寧日。家兄身為武將,亦曾卷入朝廷黨爭之中,被黜回鄉數年。文臣若想做事,豈能獨善其身?”

    李佑奇道︰“今上乾符新政,不是明令禁止黨爭麼?”

    徐瑜冷笑︰“明詔禁黨爭,暗里仍是派系傾軋。如今朝堂諸公與宦官田令孜之爭,比之昔年牛李黨爭更甚——朝堂之上,哪有真正的‘無黨’?”

    見李佑沉默,徐瑜忽覺不妥——自己為何與少年談論國事?然李佑言行老成,又常令人忽略其年歲。

    李佑忽道︰“徐某以為,大唐病根不在朝堂,而在土地兼並。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朝廷稅基日窄,只能橫征暴斂,終致民變。”

    徐瑜驚訝︰“能有此見,堪稱神童!”

    李佑追問︰“若行均田之法,收天下田畝為國有,再分與百姓,可否久治?”

    徐瑜哂笑︰“隋唐均田制,太宗時可行,高宗時已壞,玄宗朝更是名存實亡。土地兼並乃大勢所趨,豈是一紙詔令能止?你可知藩鎮何以坐大?正因朝廷無錢養兵,只能許地方自籌糧草——均田之法,不過紙上談兵耳。”

    李佑頷首,心知均田制隨人口增長必崩,然亂世之中,或許唯有“分田”能聚民心。他轉而問︰“我等士子,難道坐視社稷崩壞?”

    徐瑜反問︰“不坐視又能如何?入仕救不了國,難不成學王仙芝、黃巢造反?”

    李佑不語。

    徐瑜忽然警覺,盯著少年︰“你莫不是有……綠林之志?”

    “徐兄說笑了,學生安敢有此念頭?”李佑連忙否認。

    正尷尬間,甦爽匆匆跑來︰“兄長!《李氏旬刊》第一期賣完了!你猜買得最多的是何人?”

    “何人?”

    甦爽笑道︰“外地商賈!他們等貨裝船時無事,竟將旬刊當話本讀!許多人還催我快出第二期,說等著看《射雕英雄傳》續篇呢!”

    李佑聞言大喜︰“提價,加印!首期印五百本,每本售三十文,倒賠了兩貫錢。二期印八百本,每本提至六十文,若仍供不應求,再漲不遲。”

    甦爽皺眉︰“六十文還是虧,不如直接百文!”

    “不可急功近利,先探探市情。”李佑擺手,心中盤算——這旬刊不但是賺銅錢的營生,更是散播“格位之論”的暗線,待商賈將刊物傳遍河南諸州,便是大同社聲名鵲起之時……

    【本來今天是不想寫的,但是想想還是算了,別人的終究是別人的,咱做好自己就行了】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第68章 國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第68章 國事並對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