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鋼“咱們先回家吧。回家再說。”
鄭岩見張鋼這樣,只好跟著張鋼回去了。
到家後。張鋼站在院子里,看著自己生活了一年多的地方。
鄭岩見張鋼在院子里看著正房、廚房,也跟著望去。笑著說“師兄,一個人在這生活了一年,還習慣嗎?”
張鋼聞言,輕聲說道“在這住了十來天就習慣了。家里的床、衣櫃櫥櫃還有鍋碗瓢盆啥的都是我去添置的,看著這些,還真有些舍不得啊。”
“十來天就習...,”鄭岩說到這,停了下來,扭頭看向一旁的張鋼“師兄,您這話什麼意思?什麼舍不得了?您要去哪?”
張鋼“石頭,咱們進屋吧。”張鋼推開門,走了進去。
鄭岩趕緊跟在後面,追問道“師兄,好好的,您怎麼就舍不得呢?您工作有什麼變動嗎?”
進屋後,張鋼讓鄭岩坐下,買的包子放桌上,給自己和鄭岩都倒了茶。做完這些,張鋼對鄭岩說“石頭,其實,我昨天下午去征兵處報名了。過幾天,我也許就會跟著部隊去朝鮮參戰了。昨天晚上,見你過來,我很開心。在這四九城,我就只有你一個親人。你來了,我可以和你好好告別了。”
鄭岩听見張鋼的話,驚的直接站了起來。說“師兄,您去報名參軍了?您不是已經轉業了嗎?您應該剛滿十六歲吧?十六歲就能當兵了?”在鄭岩心里,一直以為滿了十八歲才能當兵的。
張鋼朝鄭岩揮了揮手“石頭,坐下,先吃包子,听我慢慢說。”說著,遞給鄭岩一個包子,張鋼自己也拿起一個吃了起來。
吃了一個包子,張鋼喝了口茶,接著說“去年軍隊入朝後,消息傳回國內時,我就去報名了。以前,我七八歲就跟著部隊四處奔波。沒想到,去年去征兵處報名時,那里的戰士告訴我,招兵只招收年滿十六歲的。那時我才十五,所以沒報名成功,就在這里多等了一年。”
張鋼抬頭看向鄭岩“石頭,去年過年時,我去大嫂家送年禮,錢叔告訴我,大嫂和她哥錢勇,去年年前也報名參軍了,年前就走了。昨天我去報名了,可能過幾天就得走。本來打算給你留封信的,可是有些字,我不會寫。所以我想想,還是今天告訴你吧,省得下次見面,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張鋼扭頭看向左右兩間房,又起身走到門口,看向院子。嘴里說著“石頭,這蓋房子的錢,是你和師娘幫忙借的。我也知道,你已經把錢全還了,也把你之前買的房子給抵出去了。”
張鋼扭頭看著來到身邊的鄭岩“石頭,蓋房子的錢,我們兄弟可能還不上了。這房子給你吧,就當是我們兄弟還的錢了。以後...”
張鋼認真的看著鄭岩“石頭,如果以後,我們兄弟有一個回來了,我們會把爺爺奶奶和我父母的牌位取回去。如果我們兄弟都沒有回來,石頭,希望你以後,每逢過年和清明時,給我爺爺奶奶還有我父母他們上柱香。”
鄭岩听到這,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對張鋼說“師兄,能不去嗎?大師兄已經去戰場了,您就不能留下來嗎?”
張鋼給鄭岩擦了下眼淚,搖頭說“石頭,你都多大了?還哭鼻子。這當兵打仗不是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的。而且,大哥大嫂他們都去了,所以,我也得去。我張家就沒有怕死的孬種。”
鄭岩急忙說道“師兄,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我就是覺得,大師兄已經去戰場了,師嫂也去了。如果您再去,這...這張家的...。”
張鋼搖搖頭“石頭,你不用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和大哥沒死在抗戰中,就已經賺了。而且我還過了兩年安穩的日子。這次的抗美援朝是咱們國家的立國之戰,咱們不能輸。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咱們也要贏。因為只有贏了,別的國家,短時間內,就不敢再入侵咱們國家了。”
鄭岩點點頭,知道是這個道理,而且這場戰爭也贏了。只是代價有些大。鄭岩雖然不知道這次抗美援朝,有多少年輕的生命永遠的留在那邊。可是想想前世看視頻說的,1v17的通天戰績,這肯定是用人命打出來。
張鋼輕輕的拍了拍鄭岩的肩膀“石頭,你去上班吧。以後...,有時間就過來住幾天,幫我們照看一下這個房子。等我們兄弟回來了,我們可能會在這住幾天的。”
鄭岩“我知道了。師兄,等你和大師兄回來,這房子還是你們的。你們欠我的錢,也等你們回來還我。我借出去的是錢,不是房子。”
張鋼聞言,輕笑道“呵呵...,石頭,等我們兄弟倆回來了,我們就轉業上班。到時候,一定把錢給你還上。”
鄭岩“師兄,那我去上班了。您...您一定要回來。”
張鋼“去吧。我會回來的,我和大哥大嫂他們一定會回來的。”
——————
鄭岩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豐澤園,干活時也是心不在焉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範文平見鄭岩這樣,詢問了一下。鄭岩本想說張鋼的事,只是話到嘴邊。鄭岩還是搖搖頭,對範文平說沒事。
自從欒掌櫃和黃東家、柳東家說過捐豐澤園的事後。欒掌櫃在炒面熱潮過去,就來到軍管會找石主任,說明了來意。
石主任雖然不知道欒掌櫃具體打的是什麼主意,但是也知道,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石主任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答應下來,只是告訴欒掌櫃,這件事,會向上級領導匯報。讓欒掌櫃先回去,等上級領導做決定了,會派人去豐澤園通知他的。
在抗美援朝時期,國家在商人手里采購的藥品和布匹棉衣中,有殘次品出現。國家高層知道這件事後,大為震怒。
只是國家剛成立沒有多久,而且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商人在國外采購的機器和銷售的商品利益。最重要的是,如果直接處理一些商人,會引起別的商人的害怕,甚至直接逃離國家。那樣一來,國內會出現很多下崗的工人,這樣不利于國家的穩定。
高層領導就這個事,就開會不止十次了。收到石主任匯報豐澤園欒掌櫃的想法時,高層以欒掌櫃捐獻豐澤園的事開會討論,最後決定,由國家出資,和欒掌櫃他們共同經營豐澤園。
以豐澤園為試點,開始公私合營。對國內其他的酒樓、工廠,甚至是運輸業,慢慢接觸,最後全面的公私合營。
喜歡四合院之胎穿1937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胎穿193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