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鎮宅之寶

第97章 劉家的變化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白雲隨風流 本章︰第97章 劉家的變化

    前院的青磚地上還殘留著昨夜落下的薄雪,

    被來往的腳印踩得斑駁陸離,像幅沒勾完的水墨畫。

    西廂房的廊檐下堆著用破棉絮蓋得嚴嚴實實的冬儲菜,棉絮上還掛著點霜碴兒;

    東廂房的廊檐下掛著幾串紅辣椒,在寒風里晃晃悠悠打著轉兒,

    襯得灰撲撲的院牆都亮堂了幾分。

    各家門口早就貼上了倒寫的 “福” 字,漿糊還沒干透,

    偶爾傳來幾聲孩子的笑鬧和大人的叮囑︰“慢著點跑!別摔著!”

    整個前院都裹在臘月里那股子特有的忙活勁兒中。

    離過年就剩三四天了,家家戶戶都鉚足了勁兒掃塵、備年貨,空氣里飄著炒花生、

    炸丸子的香氣,混著煤爐冒出的煙火氣,聞著就讓人心里踏實得不行 ——

    這香氣金貴得很,誰家要是炒了干貨,半條胡同都能聞見,

    保準引得半大孩子扒著牆根兒咽口水。

    劉清儒家的棉門簾偶爾被風掀開一角,一股子混著炒瓜子香、

    漿洗皂角味和孩子嬉鬧的熱乎勁兒就 “呼” 地撲出來,

    跟對門閆埠貴家那安安靜靜的樣子比起來,簡直是兩個天地。

    門簾邊角磨得發毛,還是去年秦淮茹用同色的布條補了又補的,

    她說︰“能擋寒就行,再對付一年沒問題。”

    門廊下,劉繼祖和劉繼業靠著柱子不知道正嘮著什麼,

    爽朗的笑聲夾雜著屋內收音機里的《鎖麟囊》選段,在寒風里飄得老遠。

    劉繼祖的工裝袖口磨破了邊,陶小蝶用同色的布給他縫了個補丁,

    針腳細得跟螞蟻爬似的,不仔細看壓根瞧不出來。

    作為整個院里數得著的富裕人家,劉家的屋里陳設這幾年添了不少,

    但樣樣都透著仔細 —— 靠牆擺著刷著紅漆的立櫃,亮堂得能照見人影,

    那是劉清儒托人找了半年木料才打出來的;櫃頂上摞著幾個嶄新的木質箱子,

    都是跟立櫃一起打出來的,里面是孩子們的舊衣服,洗得發白卻疊得方方正正,

    準備改改給更小的孩子穿;炕上鋪著厚實的棉褥子,摸上去軟乎乎的,

    里面的棉絮都是別人托關系都弄不到的新家伙;最顯眼的是屋當間那個 亮的鐵爐子,

    煙囪順著窗戶縫伸出去,爐子里的煤塊燒得通紅,既暖了屋子又能燒水做飯,

    比普通煤爐子省煤,這還是劉清儒家下手早搶著買的,

    現在這玩意可是托關系都不定能買到的緊俏貨。

    案板上擺著剛切好的紅棗碎、核桃丁,顆顆飽滿得能擠出油,

    那是家里的幾個女人趕了三趟集挑挑揀揀買回來的;搪瓷盆里發好的面團鼓鼓囊囊的,

    都快溢出來了,里面摻了些玉米面,能省不少白面;

    旁邊還放著幾包劉清儒采購時特意捎回來的干香菇、黑木耳,

    這在別人家可是過年才能舍得掰一點的稀罕物,但在劉家算不得啥,

    誰叫劉清儒在軋鋼廠有本事呢?

    三十六歲的劉清儒穿著軋鋼廠的藍色工裝,敞著領口,

    靠在炕邊的太師椅上悠哉地喝著茶,手里還翻著張昨天的《北京晚報》,

    時不時皺著眉琢磨兩句新聞,這報紙是從廠里閱覽室借的,

    看完還得還回去,邊角都不敢折。

    作為一家之主,他向來不用插手家務活,

    家里大小瑣事自有秦淮茹和陶小蝶安排得妥妥當當,他落個清閑。

    三十三歲的秦淮茹穿著干淨的碎花棉襖,那棉襖還是前兩年做的,

    今年又瓖了圈新的青布邊,看著跟新的一樣。她正坐在炕沿上踩著縫紉機做新衣服,

    “嗒嗒嗒” 的機器聲響個不停,手里的布料是布店處理的尾貨,

    邊角料都用針線串起來收著,準備攢多了納鞋底。

    她低著頭,眼盯著布料,手指靈活地推著布往前走,時不時抬手把額前的碎發捋到耳後,

    針腳縫得又密又勻,這樣做出來的衣服耐穿,孩子們瘋跑也扯不壞。

    已經三十九歲的陶小蝶,雖說眉眼依舊周正,但眼角也堆起了些細紋,

    她系著藏青色圍裙在灶台邊忙活,正往鐵爐上的大鐵鍋里炒瓜子,

    “嘩啦嘩啦” 的翻炒聲格外熱鬧,瓜子皮的焦香直往鼻子里鑽。

    陶小蝶一邊顛著鍋鏟,抽空扭頭瞅了劉清儒一眼,朝著他喊了一嗓子︰“鐵柱!

    我們後廚主任昨兒還問我呢,他跟你說好的那十斤肉,你啥時候能給送過去啊?

    可別等到三十都過了再送,那可就趕不著趟啦!”

    “我記著呢,誤不了事兒。” 劉清儒頭也沒抬,端起茶缸抿了一口。

    “那就成。” 陶小蝶笑著點了點頭,像是突然想起什麼,她轉身走到門口,

    猛地一把掀開棉門簾,嗓門亮得像敲鑼︰“繼祖、繼業!你倆別在那兒閑磕牙了!

    去把咱家那兩輛自行車都給擦干淨了,明兒個還得騎車去給向夢家送年貨呢,

    到時候你倆一塊兒去!你倆都長大了,往後家里這些跑腿的活兒,

    記著勤快些干了,听見沒?”

    門外立刻傳來兩個小伙子干脆利落的答應聲︰“得 您吶!”

    十八的劉繼祖穿著皮革廠的學徒工裝,袖口磨得有些發亮,已經干滿一年的他,

    身上帶著股子踏實穩重的勁兒;十七的劉繼業則穿著北京市無線電元件一廠的工裝,

    去年夏天剛從學校分配過來,如今已是個熟練的年輕工人了,工裝還是新的,

    他天天都疊得平平整整跟豆腐塊似的。

    哥倆一前一後跑進屋,一個彎腰拎起牆角的水桶,一個翻箱倒櫃找抹布,

    嘴里還不忘應和︰“媽,我們馬上就去擦!昨兒個剛給車鏈上了油,

    保準給您倆的自行車擦得 亮,跟新的一樣!”

    “去你的吧,” 陶小蝶沒好氣地嗔怪道,伸手點了點劉繼業的額頭,

    “沒個正行,我倆那自行車都騎多少年了,車座子都磨出包漿了,還能跟新的一樣?”

    “嘿嘿!” 哥倆傻笑著撓了撓頭。

    並肩往門外走時,劉繼業擠了擠眼楮笑說︰“哥,明兒送年貨我騎車載你!

    我那車技現在溜得很,還能省點力氣!”

    劉繼祖伸手拍了他後腦勺一下,反駁道︰“你小子騎車毛躁得很,

    上次差點撞著路邊的大媽,要是把車踫壞了,修起來得花錢!

    人撞壞了更得花錢,還是我來騎,你坐後面搭把手,老實點!”

    二十二歲的何雨水扎著油亮的麻花辮,發梢用紅繩系著,穿著軋鋼廠宣傳科的制服棉襖,

    制服洗得發白卻筆挺,領口的扣子扣得嚴嚴實實。

    她正坐在桌邊低頭寫著什麼,是廠里新年聯歡會的串詞,用的紙是廠里剩下的廢紙,

    反面接著寫,連邊邊角角都用上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里的鎮宅之寶》,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里的鎮宅之寶第97章 劉家的變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里的鎮宅之寶第97章 劉家的變化並對四合院里的鎮宅之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