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關村。
鞏縣第一個布染廠正式投產,由黑石關村會長馬裕春個人創辦。
商務堂知事周懷祺、眾分事及部分會長前來參加開市吉慶。
眾人互相賀道︰“恭喜發財!恭喜發財!”
按照商務堂制定的標準,未在商務堂登記的為坊,在商務堂登記的為廠,和規模人數並無關系。
如馬蹄溝的孫家豆腐坊、周家溝的周德海養雞場、石河溝的白記制傘坊、楊家莊老丘磨坊、洛尾灣的造船坊、範興村的制醋坊、八里溝的炒貨坊等等,都是家庭成員或四五個親族合資的作坊。
更小的就是個人手工制作,諸如竹編、藤編、糊燈籠、箍鍋桶、扁擔、風箱、扎彩、風箏玩具等,屬于來活就干,沒活就停的個人手工制造業。
而諸如北林築路廠、北林造紙廠、北林木材廠、楊家莊飼料廠、白窯工具廠、白窯采砂廠、白窯磚廠、鐵爐堡石灰廠、鐵爐堡玻璃廠、三家鋪織造廠、高業溝紡紗廠、三家鋪榨油廠、宋陵紡線廠、焦溝紡紗廠、大峪溝煤鐵廠、八里溝果脯廠、周記制墨廠、周記堿廠、周記織造廠、西林酒廠等,均在商務堂登記造冊,注明廠長名誰,是合股出資還是個人獨資、簽訂商務堂服務的商契,繳納利潤之三成給商務堂。
目前是屬于野蠻擴張階段,對各廠僅登記一些基本信息,出資人,以及服務商契。賬目目前也很混亂,除了規定性的,為了保障各股東利益,必須請兩個賬房記賬之外,對于合股資金和利潤並無任何監管措施,只能說先從無到有吧。
這些廠坊中,有些是獨資,有些是合資,而周記,作為鞏縣最大的商戶,基本上在鞏東各廠均有入股。
而鞏西、鞏北大多為會長或村里幾個富戶獨資或合股。
這個是周懷民與各位知事共同討論決定,主要考慮的就是戰爭風險。
鞏西、鞏北有洛陽與鄭州、開封、京師的官道,雖然地理條件好,但農民軍也會從官道上過境。
雖然農民軍大多時候都是從洛陽向南走汝州,然後要麼南下湖廣,要麼東向江淮。
但史料記載,每當農民軍嘗試攻打洛陽,被官軍圍堵後,還是會從洛陽向東過鞏縣逃往豫東一帶。
這一路上無論是農民軍、還是官軍,都是如龍卷風般掃過,所以目前鞏西鞏北一帶的廠,大多不是核心產業。
而布染廠不同,因靠近伊洛河,取水低廉方便,附近佃戶和饑民多,勞動力充沛,布匹也是直接從本縣紡紗廠采買,成本優勢巨大,要不然馬裕春為啥要獨資呢。
周記商隊從鞏縣拉走幾十板車的布匹、紙張、手串、墨,從臨清拉來大宗的糧食、種子、染料、藥材、銅、糖等原料,再把原料販賣給各個廠,這也是技術服務的一部分。
然後各廠吸納附近女工、男工、或者從外地來的流民安置到本地,入廠做工,然後編組,一是便于勞動分工,二是各組之間形成生產競爭,在組織能力上來提高產能,自從周懷民在宋陵村談過勞動分工,經商務堂的技術推廣,現在每個廠長都把勞動分工和生產競爭掛在嘴邊了。
各廠制造出來的貨物,要麼由商隊收走,販運到臨清,要麼由本地的代理商采買,要麼由雜貨店批量采買,並不針對個人或小商販零售。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主要是方便調控物價。
當前形勢下,鞏縣市場的物價決定權必須控制在手上。否則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只有掌握了定價權,才能如臂揮使,在周懷民的推進計劃中,從不是如莽夫般的攻城掠地,而是經濟、軍隊、輿論三管齊下。
沒經濟,就別談人心。
不談人心,就別談軍隊。
人心是什麼?人心就是糧食。
只談賺錢,不談經濟,想個人暴富,然後發展武裝軍隊就是痴人說夢。
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市場行為。
錢不會無緣無故的增加和減少,當一個市場獲取了足夠的利潤,那麼此市場就是巨大的貿易順差市場,此市場附近必定有許多巨額的貿易逆差市場,這些貿易逆差市場下的百姓,一定會更加劇的破產和仇恨。
如果只穿越者個人賺錢,那麼穿越者本身就是貿易順差市場,他身邊全是貿易逆差市場。他靠什麼拉攏人心?靠一群所謂的‘出生入死’的兄弟?
而周懷民,現在的做法是做起一個縣的順差市場,才能有足夠的緩沖力。
雜貨店也是屬于一個特殊的代理商,之前周懷民急著快速積累初始資金和鋪開市場,把鞏縣的布匹和煤爐代理權賣給了閆記。
導致現在雜貨店購買布匹,只能從閆記采購。
但為了保證信譽,目前一直都是這麼做。並未收回閆記的代理權。
雜貨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進貨來源,那就是個人手工制造業。
雜貨堂知事李升,手上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名單,上面記錄著哪個村誰會制造什麼,價格多少,日產多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整個鞏縣,幾乎被摸排的清清楚楚。
這個意義非常大。
舉例來說,馬蹄溝的孫滿倉正做豆腐呢,突然風箱壞了,他一時半會並不知道去哪里買風箱,只能打听,然後訂做,這就會耽誤他幾天掙錢。
而雜貨店,就是起一個加速民生周轉,提高村民時間效率的中轉站,孫滿倉可以直接到本村雜貨店購買風箱。
而雜貨店的風箱這時就缺貨了,便可以直接向雜貨堂申請,雜貨堂的采買人員就會從八里溝老譚叔那里收購。
這樣還可以同時解決各村大量的孤寡老人就業和收入問題。
這個極小的例子,可以在村民中找到許多。
一句話總結︰雜貨店提高了民生物資的周轉率。
經濟市場的生產總值提高有兩個重要抓手。
其一︰改良生產工具,提高生產力。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話︰格學便是第一生產力。
其二︰投資基礎建設,提高周轉效率。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這就是農會要做的最重要的事,通過民間合資辦築路廠,通過搞基礎建設,拉動下游的石灰廠、冶鐵廠、采沙廠、板車廠、工具廠等廠坊的收益,而這些廠雇佣的村民,就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道路和新式板車,是基礎建設和生產工具改良最好的表現。
加快了周轉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就意味著成本的降低,使得鞏縣市場的貨物在其他市場上具有十足的競爭力。
而諸如登封市場、宜陽市場、洛陽市場等,相對于鞏縣市場來說,全是貿易逆差市場。
就這樣,周懷民還不敢把大量的布匹投放到本地市場,而是轉賣到了臨清市場。
現在鞏縣的布匹產業,從棉花原料、軋棉、彈花、紡線,到織布、色染、織造,已經是完整的棉紡產業鏈。
經過基礎建設、工具改良、貨車改良、勞動分工、生產競爭等行為,成本比其他市場下的家庭女織戶至少降低三四倍。
這對附近其他市場,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所以,黑石關村的色染廠正式投產,就意味著整個鞏縣市場的棉紡擁有了完整的產業鏈。
從宋陵村到黑石關村的煤渣路上,有一個社兵正騎馬飛奔,到了黑石關村找到周懷祺︰“周知事,社長密信。”
周懷祺急忙打開。
書信頭有一串令牌數字︰。
周懷祺算了一下,今日是崇禎八年八月二十,所以公鑰是8820,周懷祺自己的私鑰為213。
那麼令牌應該為︰8820213 = 。
書信校驗正確︰“登封縣城密報,今日嵩山李際遇攻破縣城,殺了知縣,同時劫掠了幾家商戶,梁老爺身亡,布店貨物被洗劫一空。請速重建登封代理商,另在宜陽縣選派布匹代理商。”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