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司菀如此得寸進尺,陸昀川險些被氣了個仰倒。
他額角迸起青筋,深呼吸好幾次,才按捺住將這個惡毒女子掃地出門的沖動。
要不是因為司菀仗著自己血親的身份一再陷害,清嘉豈會走上絕路?
她才是罪魁禍首。
對上陸昀川飽含著深濃厭憎的目光,女子紅唇勾起的弧度愈發燦爛,明知故問︰
“陸先生為何這麼看我?可是不願隨父親一同前往亂葬崗,為大姐姐收尸?還是有其他事宜,想要告知公府?”
陸昀川心底咯 一聲響。
他故作平靜,道︰“清嘉是陸某最愛重的學生,她出了事,于情于理,陸某都該親自前往,司二姑娘不必激將。”
“那就好。”
司菀邊說著,邊不著痕跡掃了眼擺放在案幾上的青瓷小瓶,瓷瓶質地瑩潤,僅有拇指大小,表面滿布藤蔓圖案,做工尤為精巧。
正是牡丹香氣最濃郁的地方。
以陸昀川對司清嘉的綺念,定會將和她有關的物件兒,放在距離自己最近的地方,以便隨時把玩,聊解相思之苦。
“青瓷小瓶有問題。”司菀十分篤定。
系統干笑兩聲,不知該如何接話。
司菀也沒有為難它的意思,垂首思索,露出一截細白的脖頸,如同初綻的花蕾,縴細柔嫩,不堪一折。
陸昀川看在眼里,不禁搖頭。
誰又能想到,面前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不僅在秦國公府攪風攪雨,還能將佔城稻推廣至全國,又親自奔赴陽縣治水。
就算背後有太子和安平王相助,司菀也絕不像表面那般,軟弱可欺。
她聰慧、堅韌、有毅力,清嘉輸給她,也不冤枉。
憶起司菀的手段,陸昀川也不敢讓她多留,生怕這女子發現端倪,繼而對清嘉不利。
他隨便尋了個由頭,說要請大夫看診,調養身體,明日再隨秦國公一道,前往亂葬崗。
好不容易將這對父女打發走,陸昀川只覺得身心俱疲,他癱坐在案幾前,一把抓起青瓷小瓶,打開瓶蓋,往掌心倒出一滴色澤金紅的香露,輕輕揉了幾下。
許是皮膚的熱度激發了香露,那股子味道越發濃郁,陸昀川仿佛餓極了的鬣狗,反復嗅聞。
青年緊繃的身軀才慢慢放松下來。
“清嘉,清嘉。”
陸昀川嘴里呼喚著司清嘉的名字,雙眼茫然,不復方才的清醒,仿佛擾了心智。
應當是這滴香露的特殊功效。
意亂情迷。
回府的馬車上,司菀抬手拄著下顎,秀眉微蹙。
秦國公已經達成目的,自然懶得理會她,兀自閉目養神。
車輪碾過地面,發出吱嘎吱嘎的響聲,司菀的思緒也隨之飛遠。
無數畫面在她腦海中分割、重組,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如涓涓細流匯入奔騰江海,沖破了迷霧般的籬柵。
她陡然抬起頭,姣美面龐盡是詫異。
無聲道︰“月懿公主將司清嘉帶走,一方面是為了保住她的性命,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從她體內提取幽香,咱們那日听見的水聲,或許不是水滴,而是司清嘉的體.液,有可能是鮮血,還是汗水?亦或是眼淚?”
司菀也不太確定。
但不管是什麼,青瓷小瓶中盛放的物什,必定與司清嘉脫不了干系。
“系統,司清嘉的氣運值回升兩點,是不是意味著,這種詭異的香露對她有用?”
系統苦著臉︰“本統不知道。”
“罷了,金雀手底下的幾名少年,有兩人等候武舉殿試,另外幾人都盯著月懿公主,我就不信她不露馬腳。”
翌日清早,陸昀川親自登門,隨秦國公去亂葬崗給司清嘉“收尸”,那幾具焦炭狀的女尸早就燒得面目全非,根本無法辨認。
秦國公瞧了許久,也沒看出哪具是長女的尸體。
倒是陸昀川,十分篤定的選中了一具,身形與司清嘉很是相似。
見狀,秦國公心里雖有些犯嘀咕,卻未曾反駁。
畢竟當這個當爹的,都認不出女兒的尸骨,若傳揚出去,他的臉面往哪兒擱?
還不如相信陸昀川。
這人終究是當世大儒,或許有幾分不為人知的特殊本領,能分辨出清嘉。
秦國公領回尸骨後,便尋個和尚算了算時辰,將尸骨葬在先前的衣冠冢內。
公府諸位主子和陸昀川也一同去了。
將陸昀川故作傷懷,淚灑當場的模樣收入眼底,司菀不由咋舌,暗道怪不得陸昀川能當上萬松書院的山長,說變臉就變臉,比起戲子也不差什麼。
他換套衣裳,便能登台表演了。
司清嘉下葬後,司菀使了些銀子,吩咐金雀從義莊找了人手,將其余幾具女尸都安葬了。
她們雖未罪囚,但身死債消,也沒必要放任尸首受野獸啃噬。
下葬倒也干淨。
轉眼又過了一個多月,期間鄭洹被革職查辦,等候發落,鄭毓辰被關押時,竟有一條瘋狗拼了命的追咬。
據說鄭毓辰身上的二兩肉都成了畜生的口中食,要不是差役眼疾手快,一刀砍了那條野狗,只怕鄭毓辰會活活被咬死。
如今雖保住一條性命,卻再不中用了。
而徐州商戶也被流放崖州,四舍五入,也算實現了他出海的想法。
除此以外,京里還出了兩樁趣事——
其一,是定安伯府的嫡出少爺會試失利後,突然勘破紅塵,前往護國寺剃度出家了。
要知道,這位公子哥兒可是伯府獨苗,金貴的緊,他要是當了和尚,徐家這一支的血脈也就斷了。
听者不由咋舌,想不通徐公子是受了什麼刺激,錦繡堆里的好日子不過,非要去佛前苦苦煎熬。
難不成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頓悟了?
其二,便是京郊多了一座送子娘娘廟,廟宇雖不算大,名聲卻格外響亮,只因廟里有一種神奇的香露,乃是用一株生在佛泉邊的牡丹凝成的露水配制而成。
據說能讓子嗣艱難的婦人懷上孩子,頗為靈驗。
用“菩薩淚”來形容也不為過。
可惜送子娘娘只度有緣人,每月僅有三人能拿到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