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命四年冬,在陳 的暗示下,太傅崔宏、太尉李琰以宗廟傳承、社稷穩固為由,上奏請求立嫡長子陳熙為太子,以固國本。
當奏疏送至太極殿後,陳 即刻準奏,並命中書監李蕭然親自草擬立儲的詔書,以表重視。
次年二月,正式的冊禮在太廟舉行,被拜為冊命使的崔宏站在陳 的身後,展開冊書,高聲念道:
“朕纂承景命,撫臨四海,夙興夜寐,恆以宗廟社稷之安、皇基胤嗣之重為念。夫立儲以嫡,乃百王不易之典;承統以長,實萬古相傳之禮。非唯固邦本、定人心,亦所以上承天命、下順輿情也。
嫡長子陳熙,乃朕皇後所出,稟性溫恭,毓質岐嶷。自幼敦崇禮教,篤行孝悌,循法度而不逾,親賢良而好善,其仁孝之德著于宮闈,端謹之行聞于朝野,實乃承繼大統、維系宗 之佳選。
今太傅崔宏、太尉李琰等,體國忠勤,深謀遠慮,合奏請立陳熙為皇太子,以固國本、安黎元。其所奏既合宗法之制,亦契朕心之所期。朕覽奏嘉許,俯順群情,特頒此詔立嫡長子陳熙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宜令有司擇吉辰,備冊立之禮,告于宗廟,布于天下。其東宮官屬,即依典故簡選賢臣,輔弼儲君,教以經史治道,導以仁政愛民之術,使明君臣父子之倫,習治國安邦之略。
自詔下之日,內外百僚,宜各恪盡職守,共翊儲宮;天下臣民,宜體朕意,同慶宗 有托。布告四海,咸使聞知。”
大典既畢,陳 詔令尚書台將抄錄好的冊書傳布至天下州郡,而東宮官屬的設立事宜也于此時同步進行。
經過整整一下午的東堂議政後,東宮官屬的名單終于在暮色四合時塵埃落定。
由尚書令崔紹謙兼領太子太傅,為東宮立威。中書監李蕭然兼領太子太師,專司傳授經學典謨。
侍中柳言昱兼領太子太保,職在以儒家倫理、君臣之道教導太子。中書令陳禹康兼領太子詹事,總攝東宮庶務,統轄文武僚屬。
尚書左僕射楊昭達兼領太子少傅,協理太傅施行教令。尚書右僕射王承文兼領太子左衛率,度支尚書謝邕兼領太子右衛率,二人共同執掌東宮禁衛,戍守宮禁。
黃門侍郎張櫟兼領太子中庶子,近隨侍從,規諫得失……
……
立儲一事才剛剛結束不久,一聲驚天巨響,便在洛陽城內炸開。
當始作俑者被禁軍拖到陳 面前時,那人滿身塵土、形容狼狽,若非禁軍介紹,陳 竟一時都沒能認出這灰頭土臉之人究竟是誰。
“朱凌鈺,你是要干什麼,朕是不是反復跟你強調過,在城內搗騰那些火藥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你這可倒好,弄得跟他媽恐怖襲擊似的,把半個少府寺都給夷為平地了!”
朱凌鈺像個鵪鶉一樣縮著脖子蹲在地上,可憐兮兮地等陳 罵完以後怒火稍歇,才小聲解釋起來。
“陛下……這……這次真的是意外呀,臣也是等那槍管炸了以後,才知道底下那管子是用來給槍管降溫的。”
“所以你試射了這麼久,結果從頭到尾壓根連冷卻管都沒有裝?”
朱凌鈺的頭垂得更低,聲音小的細若蚊蠅。
“對……臣這也是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結果沒想到造成了這麼大的連鎖反應。”
陳 強忍著一巴掌扇死朱凌鈺的沖動,將他從地上提了起來。
“那機槍呢,除了沒裝冷卻管以外,可以做到正常使用了嗎?”
“陛下放心,這個絕對沒有問題,只要裝上冷卻管便可以投入實戰了!”
“唉……”陳 長嘆一聲,滿臉疲態地坐回龍椅上,緩了好半晌才繼續說道:
“僅此一次!你即刻把那些試驗用的火藥全給朕搬到洛陽城外去!這次朕替你收拾爛攤子,若還敢有下次,看朕不扒了你的皮!”
喜歡放棄出軌長公主,改選青梅世家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放棄出軌長公主,改選青梅世家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