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此刻,部隊之間的差異便展露無遺。偵察營的戰士們背負著數十公斤的負重,
盡管他們的步伐略顯踉蹌,但卻沒有一個人掉隊,更沒有人因為疲憊不堪而癱倒在地。
相比之下,從窯洞來的那些人,起初還能與偵察營的戰士們一同堅持奔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隊伍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大。
上官途心急如焚地看著這一幕,他不斷地催促著自己的戰士們加快速度,跟上偵察營的步伐。
然而,無論他怎樣努力,兩個隊伍之間的差距依然在不斷拉大。
周大虎身先士卒,不僅自己抱著一挺機槍,身上還額外背負了兩挺機槍。
為了不讓任何一個戰士掉隊,他甚至用一截樹枝拉住了隊伍末尾的一名戰士,艱難地向前邁進。
上官途見狀,也毫不猶豫地效仿周大虎,用樹枝拉著兩名戰士,竭盡全力地帶著他們追趕前方的偵察營。
盡管上官途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面對逐漸遠去的偵察營部隊,他心中的焦慮卻絲毫未減。
這種焦慮並不能轉化為推動部隊前進的動力,反而讓他感到愈發沉重。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名偵察營的戰士。
他一眼瞥見上官途正奮力奔跑過來,立刻停下腳步,向他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並迅速傳達了營長的指示︰“營長讓我告訴您,一旦看到路邊有鬼子的衣服,就立刻右轉,潛伏前進。”
報告完畢後,這個戰士像離弦的箭一樣,迅速朝著前方部隊的方向飛奔而去。
上官途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陣嘆息︰這次可真是丟盡了臉面啊!
窯洞的臉在晉省算是徹底丟光了,等回去後被教員知道了,還不知道會受到怎樣嚴厲的懲罰呢。
林風則率領著部隊一路狂奔,經過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終于成功地趕到了鬼子的前方。
他們大約還有十幾分鐘的時間,可以用來布置伏擊陣地。
李大山和大樹兩兄弟帶領著一部分部隊,迅速抵達老側山坡,開始建立起堅固的防御陣地。
而林風則親自帶領著十幾名戰士,毫不猶豫地沖入山溝底部。
林風從背包里掏出了幾顆闊劍地雷,這些地雷是從漂亮國引進的先進武器。
他現場向戰士們演示如何正確地設置這種反步兵地雷。
林風一邊講解,一邊親自示範,將一顆闊劍地雷穩穩地插入地面,然後小心翼翼地拉好細小的導線。
接著,他又在地雷前方輕輕丟下一些草,以作偽裝。就這樣,一個反步兵地雷的設置便完成了。
戰士們目不轉楮地看著營長的操作,認真學習每一個步驟。
隨後,他們紛紛效仿林風的動作,熟練地將闊劍地雷插入地下,拉緊導線,並巧妙地用草進行掩蓋。
不一會兒,整個山溝底部都布滿了這種致命的反步兵地雷。
就在上官途的人風風火火地趕到防御陣地時,林風率領的布雷小隊卻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了任務,並且悄然返回。
上官途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與這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擦肩而過,令人惋惜。
而就在此時,遠處的山溝里,鬼子那支配合默契的騎兵大隊如同幽靈一般緩緩浮現。
他們的戰馬似乎有意放慢腳步,顯然是在等待後方的三個步兵大隊。
這一次,由于情況緊急,鬼子並未攜帶步兵炮中隊和戰車中隊,只有一個聯隊的兵力,其中包括八百多名騎兵和大約三千名步兵。
聯隊長福島菲水端坐在戰馬上,他的內心此刻正經歷著一場激烈的掙扎。
一方面,土八路近來異常猖獗,如此冒險的增援行動無疑充滿了巨大的風險;另一方面,軍令如山,他又不能違抗上級的命令。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作用下,福島菲水的內心愈發糾結,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撕扯著。
他手持望遠鏡,將目光投向兩側的山坡,一邊仔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一邊嘴里不停地詢問著︰“離馬家堡還有多遠?”
身旁的參謀趕忙回答道︰“報告大佐閣下,直線距離只有十二三公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直線距離並非實際距離。
因為這一帶地形復雜,道路蜿蜒曲折,若要從山溝里繞行,實際路程可能會達到二十公里甚至更遠。
福島聯隊長听聞此言,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深知這其中的風險,于是果斷下令︰“命令騎兵和步兵保持緊密的距離,不得拉大,以防土八路設下埋伏。”
喜歡魂穿抗日年代請大家收藏︰()魂穿抗日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