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是以為我方剛遣五十萬大軍擊敗阿魯台部,短期內難以動彈,是吧?”
那些因戰功顯赫的貴族們,怒氣難平。
更有甚者,拍案而起,大聲疾呼。
“無論如何,這場戰役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徹底擊敗阿倫部落!”
文臣面帶不屑地望著那些慷慨激昂的武將們。
說話就好好說,能不能控制一下你們的口水?
再說了,一遇到事情就喊打喊殺,打仗不用花錢嗎?不用人力嗎?不需要後勤保障嗎?
況且,眼下的局勢如何?
草原已然步入寒冬,不是嗎?
你們認為有多少大華的士兵能在嚴冬中挺進草原?
若是春天出征,大華又將有多少田地閑置,百姓又將面臨多大的糧食短缺?
接下來的一年,難道全國人民都要節衣縮食嗎?
只知一味喊打,從不深思熟慮。
粗魯,
莽夫!
不可理喻!
“阿骨打那邊呢?他有沒有傳來消息?”
李煜在接到戰報後,對那些義憤的武將們置之不理。
他首先想到的是,
阿倫部落這次反叛,究竟是它獨自行動,
還是連同阿骨打的蒙古部,
甚至這些年愈發難以馴服的烏桓三衛,整個草原要聯手對抗大華?
若是前者,尚可應對。
若為後者,那麼大華將面臨近年來最具挑戰性,甚至最為艱難的一場戰爭。
此戰,絕不會比他當年的奪位之戰輕松!
因此,
接到消息後,李煜並不急于對阿倫部落表態,反而首先關注的是阿骨打的情報。
按理說,
阿骨打在草原上。
阿倫部落向大華宣戰,他理應第一時間得知。
那他,有沒有向大華通報?
阿骨打?
听到李煜提及這個名字,在場眾人皆露驚異之色。
我們不是在說阿倫部落嗎?
和阿骨打的蒙古部有何干系?
文臣們尚在愣神之際,武將們已是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親眼目睹阿骨打如最忠誠的臣僕般效忠李煜的將領。
“對啊,我們怎麼就沒想到阿骨打呢?”
“有他在草原策應,我們便能高枕無憂了!”
“沒錯沒錯,有他在,此番定能助我大華,將這個膽敢作亂的阿倫部落一舉殲滅!”
將領們紛紛點頭贊同。
文臣們看得目瞪口呆。
這是怎麼回事?
這些貴族將領都瘋了嗎?
你們竟然相信,那個曾因被我們擊敗而投降的蒙古人,會真心臣服于我大華?
那些草原民族背信棄義,難道不是天性使然?
就連當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也沒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你不過擊敗了對手,令其傷殘,人家卻未找你理論。你還想在背後給人致命一擊嗎?
你還妄想著人家會與你聯手對抗強敵?
雖說那強敵與另一勢力關系緊張,但你須知,他們與某方的矛盾更深,而與當前這勢力的首領並無大怨。
“真是可笑……”
“早就听說這些貴族頭腦簡單,沒想到如此不堪。”
“竟然信任草原之人?”
文臣們心中滿是鄙夷。
還好,
他們只是心中暗諷,並未表露,
否則,那些武將怕是要大鬧一場了。
一場風波過後,
武將們定會嘲諷這些文臣,
“你們這些書呆子真是瞎了眼。”
“難道你們不知那首領對我們皇上,比狗對主人還要忠誠嗎?”
“在那兩方勢力之間,他當然會毫不猶豫地站在我們大明皇帝這邊!”
然而……
此刻,
錦衣衛統領林逸站了出來。
沒錯,就是林逸。
“稟皇上,那首領並無任何消息傳來。”
林逸正色道。
在皇上手下的錦衣衛,不僅監視朝臣,還負責刺探敵情,傳遞消息,必要時更會親臨戰場。
像皇上與草原臣服的首領溝通這樣的大事,
自然更需要錦衣衛作為信使。
那些普通士兵,怎能與錦衣衛相比。
畢竟,
錦衣衛多出身清白,且受過良好教育。
“那首領竟無消息傳來?”
武將們難以置信。
當初那首領的順從,他們還記憶猶新。
如今瓦剌反叛如此嚴重,他竟無動于衷?
就算你不表態,給大明傳遞個消息總可以吧?
“既然那首領無消息,我們如何得知瓦剌反叛?”
一武將疑惑問道。
“是邊關將士探知的。”
林逸淡然回答。
“這……”
武將們一時語塞。
其實他們根本不信那首領會暗中使詐。
但若那首領在草原上只是偽裝對皇上忠心耿耿,那他將是比任何人都可怕的對手。
此番,他非但不援手大華,反倒定與兀惕勾結一處。
倘若他與兀惕聯手,那本就不安的阿魯渾三衛,亦會蠢蠢欲動。
顛覆大華,重奪中原。
此乃那些蒙古余部朝思暮想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不可能,怎會如此!”
有將士低聲自語。
文臣不解這些武將何以反應如此激烈,就連皇上神色亦如此凝重。
不過區區一阿穆魯乎罷了?
這些異族,投降後再叛不是很尋常嗎?
待大華更為強盛,他們自會安分幾十年……
咦,皇上神色怎又由凝重轉為輕松?
確實。
朱允沲怉Ы芊@ 鴉漢汀 br />
因為……
【這幫愚蠢的貴族,一條消息就讓你們亂了陣腳,至于嗎?】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若真如此易愈,那些受害者又怎會家破人亡。】
【此乃心病,懂嗎?】
【罷了,說了這些鄉巴佬也不懂。】
朱祁鈺心中響起淡淡的不屑。
雖朱祁鈺所言何意,朱允鵐暺K喚狻 br />
但,
朱允𠸊╮@ br />
朱祁鈺認為阿穆魯乎絕不會反叛。
這一點已足夠。
“若阿穆魯乎未叛朕,那他緣何無任何消息傳回大華?”
“緣由不過幾個。”
“要麼阿穆魯乎此刻正被兀惕大軍圍攻。”
“令其分身無術,無法傳遞消息。”
“但這可能性不大。”
“他們都是草原部落的子民,一旦察覺異樣,定會立刻傳信,怎會全軍覆沒,無一逃脫。”
如此說來,
答案唯有一個。
阿穆魯乎無法傳遞消息。
——這看似與前因相近,實則大相徑庭。
韃靼被兀惕攻擊而無法傳信,
與兀惕視韃靼為同道,而阿穆魯乎為獲兀惕信任,在關鍵時刻給予其致命一擊,故而不能傳信,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
謎底已昭然若揭。
“阿穆魯乎,是在迷惑兀惕,迷惑馬哈木,故他不能輕率行動,以免引得馬哈木起疑!”
是啊,
這些草原上的雄鷹,
怎會輕信同類,
實則,他們已心甘情願臣服于大華皇帝的腳下。
有人竟會選擇成為華夏帝王的僕從,也不願成為那威風凜凜的草原霸主嗎?
這簡直超乎常人的想象。
事實便是如此。
“馬哈甦近年來養精蓄銳,而草原部落又因阿魯特部的重創而搖搖欲墜。”
“他的野心終于按捺不住了。”
“他企圖煽動草原子民一同對抗大華!”
但若真如此,
新的難題便接踵而至。
大華不久前才集結五十萬雄師,剿滅了阿魯特部。
馬哈甦何來自信,認為自己能與大華抗衡?!
僅憑那些蒙古殘余勢力的聯合嗎?
“不論他們依仗何物,朕都要將他們的幻想擊碎!”
李 眼中閃爍著凌厲的光芒,他已下定決心,此番定要一戰功成,徹底解決阿剌,同時也要消除小智者口中的那場邊疆之變!
雖然,現今的皇太孫已非李祁鎮,而是那位小智者李祁淵了。
歷史,自李祁淵成為皇太孫……不,是自朕听見小智者心聲之時起,便已悄然改變!
未來那場邊疆之變或許將不復存在,
“即便朕不主動找阿剌與馬哈甦算賬,待小智者登基後,也定不會放過他們!”
“但朕,是大華的帝王,是小智者的祖父。”
“小智者是位小英雄,作為祖父,朕也要讓小智者見識見識,他祖父這位大英雄的風采!”
“朕,將傾盡余生之力,使大華永無外患。”
“朕要將一個繁榮昌盛的大華傳給小智者,讓他盡情施展胸中抱負!”
“這一切,便從阿剌與馬哈甦開始!”
念及此處,
李 不再遲疑,
即刻調兵遣將。
國公李驍,正鎮守東瀛舊地。
國公張戍,仍在安南平叛。
但除卻這兩人,全國各地鎮守的貴族勛臣,皆被召回!
國公沐威,鎮國侯顧峰,西寧侯宋豹,武寧侯鄭強,武定侯王岩,安寧侯李寧,保定侯孟良,永康侯徐勇,廣寧侯袁宏,泰寧侯陳岳,安昌侯柳威……
皆被李 委以重任,
李 親自統帥三千精兵營,
他們各自率領所轄區域的將士,前往北方京城與李 會合,而後揮師北上,重創阿剌!
然而……
即便如此,也需待到春暖花開之時。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內閣大臣楊霖率先站出來反對。
“今春,我們已北伐草原一次,當時調動了五十萬大軍北上。”
“其中消耗的糧草暫且不論。”
“因此荒廢的衛所田地也已不在少數。”
“今年秋收,我們收獲的糧食遠低于往年。”
“況且不久前,我們才對島國發起了一場滅國之役。”
“盡管李國公與張國公英勇善戰,迅速消滅了島國。”
“但這場戰役動員了三十萬大軍,糧草消耗極為龐大。”
“大明近幾年內,已無力再承受一場大戰。”
“這將使大明元氣大傷,百姓生活困苦,國家怎能安定?”
“再加上,北狄氣勢如虹,蒙古意圖難測,東部三衛態度模糊。”
“此戰危機四伏。”
“況且還需率軍北上……”
“如此看來,天時、地利、人和,大明皆不具備!”
“望陛下慎重考慮!”
李銘如此誠摯地陳詞,
其他文臣亦被感染,紛紛跪地。
懇求朱權三思。
“陛下,這顯然是北狄的詭計。”
喜歡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