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

第535章 陛下此舉太過狠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橫財三千萬 本章︰第535章 陛下此舉太過狠辣

    寶座、辦公桌,以及一張超乎想象的巨型床鋪,還有一個奢華至極、比寶座更加引人注目的專屬工作區域,這是為皇太孫李辰淵精心準備的。

    張輝“……”

    李文正“……”

    趙元朗“……”

    朱元璋“……”

    因兒子成為太孫而有些飄飄然的魯王李弘熙“……”

    兒子,你怎麼比我還膨脹?!

    “祖父,孫兒身體著實不佳,唯恐批閱奏章時累昏過去。”

    李辰淵“怯弱”地說道。

    朱元璋“……”我信你才怪!

    但此刻的朱元璋,已無暇顧及李辰淵這些“離奇”舉動。

    因為他滿腦子都是倭寇與大明這幾個字眼。

    盡管李辰淵“表述”得含糊其辭。

    朱元璋還是听出了端倪。

    這個小小的倭寇之國,竟敢對大明百姓下手?!

    豈有此理!

    “朕就知道,能讓這小狐狸都想要整治的,絕非善類!”

    朱元璋怒氣沖沖。

    他幾乎快成了李辰淵的忠實擁躉。

    畢竟其他人或許能騙他,但李辰淵的心聲卻逃不過他的“耳朵”。

    因此,

    在朱元璋眼中,李辰淵是這世上最純真的人。

    他的想法真摯而不造作。

    他絕不是那種心懷叵測之人。

    從這段時間的觀察來看,李辰淵胸懷寬廣,連被廢的太子都能寬容以待。

    若朱元璋是李辰淵,成為皇太孫的第一件事,便是想著如何除掉李高煦父子。

    更別說這兩人一個是自己的伯父,一個是堂兄。

    皇權斗爭,向來白骨露野。

    死的往往是至親、摯友、伙伴、摯愛。

    親爹都能殺,更何況伯父!

    可李辰淵呢?

    他即便想到了囚禁,也沒想過讓祖父朱元璋去殺伯父,更沒在心里暗自決定要除掉李高煦父子。

    如此心胸豁達之人,卻對倭寇如此憎惡?

    可想而知……

    昔時歲月,李煜自李淵“言談”間驚悉,東夷之民竟在後來欺凌我大漢子民。

    此景怎不令大漢天子李煜怒火中燒?大漢百姓,皆為其骨肉至親!身為大漢之主,他有義務𥕜衛這些子民。

    “斬!”

    “東夷賊子,罪該萬死!”

    “對東夷之懲處,似乎過于寬容!”

    談及南國公趙瑾所上奏章,提及欲以東夷本土之民充當礦工一事……

    李煜略作思量,認為可行。

    然而,

    這些東夷之人,無須再延續血脈!

    “即刻起,東夷成年男女皆赴礦場勞作。”

    “孩童待成長後,亦繼續此業。”

    “不論男女,皆需分離。”

    “自此以後,東夷之人不得再生育,血脈不得延續。”

    至于東夷遠離大漢,土地無人耕作,海運糧草不便之憂……

    此易解!

    自東南沿海遷徙大漢百姓前往,豁免其載賦稅,令其在東夷扎根即可!

    若東夷之人反抗不生育之令,又當如何?

    但憑一字——斬!

    他們如何對待我大漢百姓,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日後東夷之人不足,礦工匱乏怎辦?

    “那便讓那些在安南不思安寧,偏要作亂之徒,皆赴礦場!”

    “再將大漢境內些許作惡之徒,運送東夷,令其采礦贖罪,為我大漢未來,添磚加瓦。”

    李煜一念之間,已決大計。

    心意已決,如鐵石般堅定不移。

    不久,

    李煜之令已傳達至東夷坐鎮的南國公趙瑾與齊國公張宇。

    二人面面相覷,一時無措。

    “陛下緣何對東夷如此深惡痛絕?”

    “甚是蹊蹺……”

    “往昔即便安南斬殺我大漢使臣,陛下也不過派兵滅其國,因無李氏後裔,方將安南改為安南都護府,歸入我大漢版圖。”

    “即便如此,陛下對安南百姓,亦是施以懷柔之策……”

    “不久前,韃靼殺害我大漢使臣,陛下也不過發兵五十萬,斬阿魯台,扶植本雅失里,便班師回朝。”

    “然而對這小小東夷……”

    張宇忍不住再望趙瑾一眼,恰逢趙瑾亦轉頭看他,

    二人目光交匯,皆見彼此眼中之驚愕與不解。

    實屬反常!

    竟欲將東夷男女分離,全數置于礦場勞作。

    孩童成人後亦須投身礦務。

    且嚴禁男女私會,更不容異國血脈延續?!

    如此非人之舉,竟是自家君主所頒旨意?

    其中似有隱情,令人難以置信。

    李剛與張威對此半信半疑,故而再三向傳信之人確認,對方堅稱此旨確為朱瑞之意。

    即便如此,

    即便李剛與張威親眼目睹玉璽無誤,且知曉詔書出自內閣大臣楊華之手,

    他們心中疑慮依舊未消。

    再次遣使回信都城……

    然而,

    所得回復如出一轍。

    更有甚者,朱瑞在回信中一再強調,不可放走任何一名異國之人,

    誓要使其數十年後徹底消失于世!

    “嘶——”

    “陛下此舉太過狠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那異國究竟有何深仇大恨,竟惹得陛下如此?”

    “似乎並無……”

    不過往昔之事,乃是永樂初年,異國將軍朝貢天子,卻被朱瑞駁回。

    這……

    陛下竟如此心胸狹窄?

    “我明白了!”

    “哦?你明白何事?”

    “定是因太子之孫!”

    “太子之孫?此事與他何干?你莫非被那幾本小說迷了心竅?”

    “非小說之故,景林,你可曾想過,陛下為何起初要攻打異國?”

    “為何攻打?還不是因為……”

    張威下意識言語幾句,忽而恍悟。

    沒錯。

    陛下起初攻打異國,不正因太子之孫朱霖那句輕描淡寫的“既缺錢,便打之”。

    事實亦證明,異國確有銀礦,且礦藏豐富。

    但這絕非陛下瘋狂至此的理由。

    “你還有別的解釋嗎?”

    “沒有了。”

    “想是太子之孫亦不喜異國,故而陛下對異國更是厭惡至極,恨不得使其亡國。”

    李剛斷言道。

    “這……這……”

    “不至于如此吧……”

    即便是身為黔國公的景林,此刻亦瞠目結舌,

    不知該以何言安撫內心波瀾。

    “怎麼不至于?景林,你久居雲南,不知陛下對太子之孫寵愛有加。”

    “且听我細細道來……”

    李剛身為成國公,雖位高權重,但因初登高位,涉政未深,反而鄉間流言听得不少。

    在貴冑之中,跟隨李煜北伐之士,皆親眼目睹李煜對其孫的寵愛程度。

    這無疑增添了更多目擊者的證詞。

    經過多方打听,李浩將朝廷與民間的各種流言蜚語盡收耳底。

    恐怕在貴冑之中,無人能及他的好奇心與八卦之魂。

    正因他知曉甚多,故思考亦深。

    一番思量後,他心中有了定論。

    基于這一判斷,

    李浩向林靖詳述了他所掌握的所有“線索”。

    他本就心存偏見,所言自然帶有傾向性。

    林靖听後,驚愕不已。

    他深知皇上李煜對這位皇太孫李澈的寵愛程度,

    不惜千里迢迢送來數十封信,

    催促他速回京城,

    一是處理林國公府的事務,

    二是讓他主持皇太孫李澈與其“義女”林婉清的婚禮。

    李煜從未對其他皇孫如此寵愛過,

    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未曾這般溺愛。

    李煜的幾個兒子成親之事,皆由徐皇後一手操辦,

    他何時過問過?

    然而,他對李澈卻關懷備至!

    即便如此,

    林靖也未曾料到,

    李煜對李澈的寵愛竟到了如此地步。

    而且,民間的流言已傳得沸沸揚揚。

    漢王妃與李煜……

    真是令人咋舌!

    “你覺得這可能嗎?”

    “你覺得不可能嗎?”

    黔國公與成國公面面相覷,一時無語。

    說實話,到了這一步,林靖也不得不相信其中必有緣由。

    但李澈……

    “糟了!”

    “上次在漢王府,我對這位太孫的態度欠佳,皇上不會因此記恨我吧?”

    “還有上次朝會上,我好像也對太孫的反應不屑一顧,皇上不會越想越氣,最後把我撤了吧?”

    各種荒誕的想法此刻充斥著林靖的腦海,

    讓他一時也變得忐忑不安。

    于是,

    沒過多久,

    林靖便下定了決心。

    “不行!”

    “我必須盡快處理完東瀛之事,然後將東瀛之事交給成國公。”

    “我要盡快趕回京城。”

    趕回京城做什麼?

    自然是盡快促成其“義女”林婉清與皇太孫李澈的婚事。

    待到成為皇室之孫浩宇的岳丈之時,料想聖上即便性情剛烈,亦會顧及浩宇顏面。

    唯有至此,沐楓方能安心。

    此刻,

    沐楓全然忘卻昔日自己曾信誓旦旦,誓不讓浩宇輕易迎娶愛女晴兒的情景。

    “這話誰說的?”

    “我有講過麼?”

    “爾等休要胡亂栽贓……”

    黔國公沐楓忙撇清干系。

    無關。

    全然無關!

    即便真是出自他口,那也是一時糊涂,絕非本意。

    于是,

    沐楓連忙上書皇帝翊天,懇請速將此地事務交由鎮國公辰軒接手,

    以便他早日返回京城,參與浩宇大婚,

    而後重返雲南坐鎮。

    無奈……

    不久便收到翊天的批復。

    同意他移交事務于辰軒。

    辰軒擔任鎮國公多時,確該擔起責任。

    以倭國之事歷練他,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

    翊天並未應允沐楓返回雲南的請求。

    浩宇大婚之事亦不急于一時。

    他回京後,需伴君側,與浩宇共赴北方。

    因

    瓦剌叛亂了!

    此事對大明高層而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畢竟這些草原部族雖各有異心,卻始終銘記成吉思汗的輝煌。

    元蒙雖亡,

    但殘余部族始終覬覦中原。

    加之,

    草原物資匱乏,需與中原通商,然部分族人習性強盜,通商時多不守規矩。

    長此以往,朝廷便禁止通商。

    致使更多守規矩的部族受累,無法獲取所需的鹽鐵,進而加劇掠奪行為。

    千百年來,草原與中原的關系便是在抵抗與侵略中輪回。

    強盛的草原部族無不渴望征服繁華的中原帝國,

    強大的中原帝國亦無不欲壓制草原,確保邊境安寧。

    戎狄、匈奴、各族、女真、蒙古,皆如此。

    只是,

    瓦剌此次如此囂張,實乃大明君臣始料未及。

    喜歡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方便以後閱讀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第535章 陛下此舉太過狠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第535章 陛下此舉太過狠辣並對大慶︰娶範妹妹,解鎖蓋世絕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