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屋湘軍傳奇

第42章 精毅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蕭一刀 本章︰第42章 精毅營

    咸豐元年春,湖南新寧的桃花開得正盛。劉長佑站在自家門前的老桃樹下,手中握著一封剛從省城送來的書信,眉頭緊鎖。

    信是他的同窗好友從長沙寄來的,字里行間滿是憂國之情——太平軍已攻陷永安,正勢如破竹地向北推進。

    "少爺,門外有位江大人求見。"家僕匆匆來報。

    劉長佑微微一怔︰"江大人?"

    "正是新寧團練的江忠源江大人。"

    劉長佑連忙整理衣冠迎了出去。門外站著一位身材魁梧的軍官,三十出頭年紀,濃眉大眼,一身戎裝雖舊卻整潔,腰間佩刀在陽光下閃著寒光。

    "在下劉長佑,見過江大人。"劉長佑拱手行禮。

    江忠源爽朗一笑,聲如洪鐘︰"劉公子不必多禮!久聞新寧劉家世代書香,今日特來拜會。"

    劉長佑將江忠源引入書房,親自沏茶。茶香氤氳中,他注意到江忠源虎口上的老繭和眉間那道淺淺的疤痕,那是軍人的印記。

    "劉公子可曾听聞粵匪作亂之事?"江忠源開門見山。

    劉長佑點頭︰"剛收到友人書信,說太平軍已攻陷永安。"

    "不錯。"江忠源面色凝重,"朝廷已命各地組織團練,我奉命在新寧招募鄉勇。听聞劉公子熟讀兵書,又深得鄉民敬重,特來相邀。"

    劉長佑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顫。他雖出身書香門第,卻自幼習武,尤其對《孫子兵法》鑽研頗深。然而投筆從戎,卻是他從未想過的道路。

    "江大人高看了。在下不過一介書生,如何能擔此重任?"

    江忠源放下茶盞,目光炯炯︰"劉公子,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我觀公子眉宇間有英氣,絕非池中之物。如今賊勢猖獗,正是我輩報效國家之時。"

    窗外一陣風吹過,桃花瓣紛紛揚揚飄落。劉長佑望著那些花瓣,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佑兒,讀書固然重要,但更要明白,學問當用于濟世。"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江大人,劉長佑願隨您投軍報國!"

    江忠源大喜,拍案而起︰"好!有劉公子相助,如虎添翼!"

    就這樣,劉長佑加入了江忠源的新寧團練,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軍營生活遠比劉長佑想象的艱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操練,從最基本的隊列行進到刀槍棍棒,再到火器使用,無一不精。江忠源治軍極嚴,稍有懈怠便會受到嚴厲責罰。

    "劉公子,你拿刀的手勢不對。"訓練場上,江忠源親自糾正劉長佑的動作,"刀如臂使,要人刀合一。"

    劉長佑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手臂因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微微發抖。他咬牙堅持,按照江忠源的指導調整姿勢。

    "好!這才像樣!"江忠源滿意地點頭,"劉公子進步很快。"

    訓練之余,江忠源常邀劉長佑到帳中討論兵法。劉長佑發現這位看似粗獷的武將實則飽讀詩書,對《孫子兵法》《吳子》等典籍的理解極為深刻。

    "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江忠源指著地圖說道,"太平軍雖人多勢眾,但紀律松散,我軍若能以精兵擊其不備,必能取勝。"

    劉長佑認真聆听,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江忠源對他的悟性頗為欣賞,漸漸將他視為心腹。

    一日深夜,劉長佑正在燈下研讀兵書,帳外傳來腳步聲。

    "劉兄還未休息?"一個年輕的聲音響起。劉長佑抬頭,看到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濟站在帳外。

    "江二爺請進。"劉長佑連忙起身。江忠濟比兄長小五歲,性格更為活潑,與劉長佑年紀相仿,兩人很快成為好友。

    "兄長常夸劉兄勤勉,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江忠濟笑道,從懷中掏出一壺酒,"長夜漫漫,不如小酌幾杯?"

    劉長佑笑著接過酒壺。兩人對飲暢談,從兵法戰略到詩詞歌賦,再到家鄉風物,竟有相見恨晚之感。

    "劉兄可知我兄長為何如此看重你?"酒過三巡,江忠濟忽然問道。

    劉長佑搖頭︰"江大人厚愛,長佑受之有愧。"

    江忠濟正色道︰"兄長常說,亂世之中,需要的不只是勇武之士,更需有膽有識的儒將。劉兄文武雙全,正是國家所需之才。"

    劉長佑心中一震,頓感肩上責任重大。

    咸豐三年春,太平軍攻陷安慶,直逼廬州。朝廷急令江忠源率軍馳援。臨行前夜,江忠源召集眾將議事。

    "此次救援廬州,凶險異常。"江忠源環視眾人,"但我輩既食君祿,當以死報國。劉長佑!"

    "末將在!"劉長佑出列抱拳。

    "你率五百精兵為先鋒,明日寅時出發,探查敵情!"

    "遵命!"

    次日黎明,劉長佑率軍先行。這是他第一次獨立領兵,心中既緊張又興奮。臨行前,江忠源親自為他整理鎧甲,叮囑道︰"遇敵不可輕進,保全實力為上。"

    劉長佑鄭重應下,率軍出發。一路上,他謹記江忠源教誨,派出斥候多方打探,行軍謹慎有序。三日後,先鋒軍抵達廬州外圍,發現太平軍已重重包圍城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速報江大人,廬州危矣!"劉長佑立即派人回報,同時率軍在城外隱蔽處扎營,等待主力到來。

    當夜,江忠源率大軍趕到。听完劉長佑的匯報,他眉頭緊鎖︰"賊眾我寡,此戰凶險。但廬州乃江淮重鎮,不可不救。"

    次日黎明,江忠源下令攻城解圍。戰斗異常慘烈,湘軍雖勇猛,但太平軍人多勢眾,雙方死傷慘重。劉長佑率部沖鋒陷陣,左臂中箭仍堅持戰斗。

    "大人!西門告急!"一名傳令兵慌張來報。

    江忠源當機立斷︰"劉長佑,你帶三百人速去增援!"

    劉長佑領命而去。西門戰況更為慘烈,守軍已傷亡過半。劉長佑率軍殺入敵陣,浴血奮戰,終于暫時穩住陣腳。

    然而戰局急轉直下。太平軍增援不斷,湘軍漸漸不支。第五日黃昏,城牆一角被攻破,太平軍如潮水般涌入。

    "大人!城破了!速速撤退!"劉長佑渾身是血,沖進江忠源的指揮所。

    江忠源卻巋然不動︰"我奉命守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大人!"劉長佑跪地懇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江忠源扶起劉長佑,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交給他︰"這是我江家祖傳之物,交予忠濟。告訴他,兄長無能,未能保全廬州,但求無愧于心。"

    頓了頓,又道,"劉長佑,你是個將才,日後必成大器。帶著忠濟和剩余弟兄們突圍出去,為我湘軍留些種子!"

    劉長佑淚流滿面,還想再勸,城外已傳來震天的喊殺聲。

    "快走!"江忠源厲聲喝道,轉身拔出佩刀,"眾將士,隨我殺敵!"

    劉長佑含淚領命,找到正在東門奮戰的江忠濟,強行拉著他突圍。當他們沖出重圍,回首望去,廬州城已陷入一片火海。

    那一夜,劉長佑和江忠濟帶著不足千人的殘部,在荒野中默默行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悲痛和憤怒。

    "兄長他..."江忠濟聲音哽咽。

    劉長佑緊緊握住那枚玉佩︰"江大人臨終囑托,要我助你重振旗鼓,為湘軍留種。"

    江忠濟擦干眼淚,咬牙道︰"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此後數月,劉長佑協助江忠濟重整殘部,招募新兵,嚴格訓練。

    這支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都是百戰余生的精銳,戰斗力極強。

    咸豐四年春,太平軍大舉進攻湖南。曾國藩兄弟被圍困在湘潭,形勢危急。江忠濟率軍馳援,劉長佑為先鋒。

    "劉兄,此戰關系重大,務必救出曾大人!"行軍途中,江忠濟鄭重囑托。

    劉長佑點頭︰"放心,我必全力以赴。"

    戰斗打響後,劉長佑率精兵直插敵陣,以少勝多,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被圍的曾國藩兄弟。

    此戰過後,"精毅營"的名號開始在湘軍中流傳——精于戰術,毅于戰斗。

    然而命運弄人,就在捷報頻傳之際,江忠濟在一次遭遇戰中不幸中箭身亡。臨終前,他將部隊托付給劉長佑。

    "劉兄...這支隊伍...交給你了..."江忠濟氣若游絲,"繼承...兄長遺志...保家衛國..."

    劉長佑緊握江忠濟的手,淚如雨下︰"江兄放心,劉長佑在此立誓,必不負所托!"

    江忠濟含笑而逝。劉長佑按照軍中禮儀,親自為這位摯友整理遺容,然後轉身面對肅立的將士們。

    "從今日起,我等繼承江氏兄弟遺志,以"精毅"為號,誓死報國!"劉長佑聲音鏗鏘,"不怕苦、舍得死、霸得蠻,此乃我湘軍之魂!"

    "不怕苦!舍得死!霸得蠻!"三千將士齊聲吶喊,聲震雲霄。

    從此,劉長佑正式成為這支隊伍的主帥。他將江忠源傳授的兵法與自己的領悟相結合,治軍嚴明,愛兵如子。

    每逢大戰,必身先士卒;平日訓練,與士兵同甘共苦。很快,"精毅營"成為湘軍中最能征善戰的一支勁旅。

    在隨後的歲月里,劉長佑率領"精毅營"轉戰南北,屢立戰功。從湖南到江西,從安徽到廣西,這支繼承了江氏兄弟遺志的隊伍,在劉長佑的帶領下,成為太平軍最畏懼的對手之一。

    每當夜深人靜,劉長佑總會取出那枚江忠源臨終交給他的玉佩,輕輕撫摸。月光下,玉佩泛著溫潤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那些永不磨滅的記憶,一個書生如何在一代名將的引領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統帥;一支殘部如何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淬煉成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鐵軍。

    "不怕苦、舍得死、霸得蠻。",劉長佑輕聲念著這九個字,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不僅是一支軍隊的軍魂,更是一個民族在危難時刻挺起的脊梁。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花屋湘軍傳奇》,方便以後閱讀花屋湘軍傳奇第42章 精毅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花屋湘軍傳奇第42章 精毅營並對花屋湘軍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