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的老部下丁老三所在的樓船"奮威"號,在江東水軍的攻擊下燃起大火,船體受損嚴重,船員死傷過半。
丁老三本人也被冷箭刺中腹部,鮮血染紅了戰甲。
但他看著周圍陷入苦戰的同袍,和不遠處周瑜那艘耀眼的帥艦,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兄弟們!唐王待我等恩重如山,今日正是報效之時!調轉船頭,目標周瑜帥艦,全速前進!"
丁老三忍著劇痛,嘶聲吼道。
"得令!"船上殘存的數十名將士齊聲應和,無人退縮。
他們奮力調整著燃燒的船帆和殘破的船槳,操控著這艘熊熊燃燒的巨艦,如同一條火鳳凰,義無反顧地撞向江東軍的核心——周瑜的帥艦!
這突如其來的亡命沖擊,讓江東水軍措手不及。
眼看著那艘火船不顧一切地沖來,周瑜帥艦上的官兵一陣慌亂。
"保護都督!"韓當見狀大驚,急忙率領幾艘艨艟趕來攔截。
他試圖用拍桿和鉤拒阻止"奮威"號,但丁老三和部下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毫不減速。
韓當被迫冒險跳幫,躍上"奮威"號燃燒的甲板,與丁老三戰在一處。
丁老三身受重傷,豈是韓當的對手?幾合之下便險象環生。
但他臉上卻露出慘烈的笑容,對著身邊的弟兄們喊道"點火!焚船!與江東鼠輩同歸于盡!"
早已準備好的火油被傾灑在甲板上,火勢瞬間變得更加猛烈,吞噬了整個船體。
韓當被這決絕的一幕嚇得魂飛魄散,再也顧不得許多,連滾帶爬地跳入江中逃命。
"放箭!快放箭阻止它!"周瑜在帥艦上疾呼。
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奮威"號,但已經無法阻擋其沖勢。
丁老三站在烈焰中,用盡最後力氣,將手中一柄魚叉奮力擲向周瑜所在的指揮台!
那魚叉帶著淒厲的風聲,掠過周瑜身側。
"奪"的一聲,將他身後一名親衛牢牢釘在了船舷上!
周瑜驚出一身冷汗,剛才那柄魚叉要是再偏一點點,那死的人就是他了。
最終,因為火勢過大,船體結構受損嚴重。
"奮威"號在堪堪就要撞上周瑜帥艦的前一刻,發出一聲巨響,斷裂沉入江中。
船上的朝廷將士,或與船同沉,或自焚殉國,無一人投降求生。
丁老三和"奮威"號將士的壯舉,只是整個戰場的一個縮影。
無數陷入重圍的朝廷戰艦,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紛紛選擇了類似悲壯的方式。
他們或點燃戰艦沖撞敵船,或死戰不退直至最後一兵一卒,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這種決死的抵抗,給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江東和曹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和心理震撼。
這一戰,朝廷四萬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數百艘戰艦沉沒水底,長江水為之染紅。
幾乎沒有一艘戰船被江東軍和曹軍俘獲,因為周泰早就做了焚船的準備。
一旦戰事不利,就立即點燃戰船,一艘也不留給敵軍。
漢軍軍紀嚴明,各船都不折不扣地執行了這一條血腥軍令。
所以,漢軍的損失也是非常大的。
不但船只幾乎損失殆盡,將士們同樣死傷無數。
三天後,長江下游仍然漂浮著無數殘骸。
幸存的朝廷水軍將士們在江邊打撈尸體,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悲戚。
周泰、蔣欽、徐盛雖然僥幸生還,但都身負重傷。
周瑜站在帥艦上,望著滿江的烈焰和浮尸,臉上勝利的喜悅早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一絲敬意。
他雖然贏了這場戰役,但江東水軍在周泰等人不計傷亡的拼命下,還是受到了重創。
江東水軍十不存一,多年的心血毀于一旦。
但朝廷水軍表現出的戰斗意志和犧牲精神,讓他深知,未來的江東,將面對一個何等可怕的對手。
更讓他憂心的是,此戰之後,朝廷的勢力必將進一步滲透江東。
曹仁倒是志得意滿,但當他清點戰果時,笑容也漸漸消失。
他帶來的一萬精銳水軍,在偷襲的情況下,聯合江東水軍作戰。
戰後只剩下不足三千,戰艦損失大半。
這場所謂的"勝利",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朝廷水軍與江東水軍在蕪湖決戰失利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漢各地!
數日後,唐王府內,氣氛凝重。
唐王劉昆端坐于王座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正在緊急商議長江戰報。
"諸位,"劉昆平靜的聲音打破了沉寂,卻讓在場眾人心頭一緊,"本王剛得到周幼平八百里加急奏報,蕪湖一戰,朝廷四萬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此言一出,大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四萬水師全軍覆沒?這這簡直是奇恥大辱!"許攸搶先出列,聲音中帶著憤怒,"大王,周泰喪師辱國,當嚴懲不貸!"
話音剛落,郭嘉立即反駁道"子遠此言差矣!據戰報所述,周瑜水軍十不存一,曹操也元氣大傷。雖敗猶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榮在何處?"許攸冷笑道,"四萬將士葬身魚腹,數百戰艦沉入江底,這就是爾等所謂的"榮"?"
戲志才穩步出列,朗聲奏道"大王明鑒。此戰雖敗,然戰略目的已達。經此一役,江東水軍精銳盡喪,長江水道,三年之內再無威脅。"
荀攸隨即附和"臣細閱戰報,周泰等將士確已用命,面對周瑜、曹操聯軍夾擊,仍重創敵軍。此戰之敗,實非戰之罪也。"
劉昆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爭執的群臣,聲音依然平靜"損失確實慘重,但這點損失,本王還承受得起!"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周瑜經營多年的水軍根基已毀,曹操也傷筋動骨。反觀我方,雖損失水師,但根基未損。既然如此……"
"擢升周泰為水師都督,總領水軍重建事宜;蔣欽、徐盛各晉一級,賜金帛撫恤。其余將士具按周幼平呈報封賞,陣亡將士從優撫恤!另著戶部立即撥付錢糧,用于水師重建!"
這一決定,為這場朝會爭論畫上了句號,也奠定了朝廷對長江戰略的基調。
詔書送到時,周泰還臥病在床。
當听完詔書後,他掙扎著爬了起來,朝著長安方向重重叩首"臣,敗軍之將蒙大王不棄,必當以死相報!"
蔣欽、徐盛等水軍將士,都是感念唐王恩德。
在朝廷全力支持下,三人重整旗鼓,迅速重建了水軍。
三個月後,朝廷水師的旗幟再次飄揚在長江上。
周泰站在新樓船船頭,遠眺江東方向。
臉上的傷疤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反倒添了幾分悍勇之氣。
"周公瑾,等著吧!某周泰遲早要踏平江東!"他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
蔣欽和徐盛立在兩側,目光堅毅。
這場敗仗非但沒打垮他們,反倒讓這支水軍愈戰愈勇,迅速成長了起來。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