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牧劉表身死、劉備上位的驚爆事件,伴隨著長安朝廷措辭嚴厲的檄文,在各方勢力中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益州,成都,州牧府。
身材肥胖、面容敦厚的益州牧劉璋高坐主位,有些頭疼地听著堂下文武官員的激烈爭論。
別駕張松身形矮小,其貌不揚,但他的態度卻異常的堅決。
“主公!此事關乎大義名分,萬萬不可輕率!劉備雖自稱漢室宗親,然其于荊州所為,實有悖人臣之禮。劉景升待其不薄,授以新野容身之地。而今竟有鳩佔鵲巢之嫌,此等行徑,豈是人臣所為?”
他上前一步,目光掃過在場眾人,繼續說道“長安朝廷乃天下正統,唐王劉昆執掌朝綱,討平四方,功勛卓著。今朝廷既已明發檄文,斥責劉備。我益州身為大漢臣子,正當謹守臣節,響應朝廷號令,方為上策。若此時與劉備結盟,非但名不正言不順,更是公然與朝廷對抗,豈非自陷于不義之地?”
張松深吸一口氣,語氣轉為沉重“我益州有山川之險,足可自保。當下之要務,乃是整飭內政,鞏固邊防,向長安朝廷表明我等效忠之心。如此,朝廷必視我為屏藩,北方強壓或可緩解。反之,若與劉備此等名聲有瑕、且已觸怒朝廷之人糾纏過深,非但無益,恐反招大禍,使我益州成為眾矢之的啊!”
他最終慨然道“望主公明鑒,謹守臣節,勿授人以柄。擁護朝廷決議,方是保全益州、順應大勢之正道!”
大將吳懿是東州派的代表,深知益州本土勢力盤根錯節,急需外部強援打破僵局。
吳懿拱手道“張別駕此言差矣!劉備乃漢室宗親,與主公有同宗之誼。聯合劉備,共扶漢室,名正言順!且荊州乃水陸要沖,得荊州可牽制劉昆大量兵力,為我益州爭取喘息之機!”
名士許靖也捻須點頭“劉備素有仁德之名,天下皆知。劉表之事真相撲朔迷離,安知非長安離間之計?此時結好劉備,于義于利,皆為上策。”
然而,治中從事黃權性情剛直,怒不可遏地說道“主公萬萬不可!誠如張別駕所言,劉備此人,表面仁厚,實則狼子野心!劉景升待其不薄,授以新野容身之地。然其竟行弒主奪地之卑劣行徑,毫無信義可言!與此等反復無常之輩結盟,無異于與虎謀皮!今日他能背棄劉表,他日安知不會背棄我益州?”
他話音未落,其他本土官員如鄭度、王累等人也紛紛發言附議“黃從事言之有理!劉備得位不正,荊州人心未附,其內部蔡、蒯等大族各懷鬼胎,此等聯盟如何穩固?”
“我益州有山川之險,足可自保。何必引狼入室,徒惹麻煩?當緊閉關隘,靜觀其變。”
“觀劉昆朝廷,雖勢大,然其甫經反貪,內部未寧,且北方新定需時消化。短期內未必大舉南下。我等當加固防務,發展民生,增強實力方為上策!”
兩派爭論不休,氣氛熱烈。
劉璋听著雙方言論,只覺頭大如斗。
他缺乏主見,既畏懼北方劉昆,又擔憂聯合劉備反受其害。
一時覺得張松有理,一時又覺黃權擔憂在理。
最終煩躁地擺擺手道“此事……容後再議!且觀荊州局勢發展再說。”
其優柔寡斷,使得益州對荊州事變的態度暫時陷入了曖昧不明的觀望之中。
豫章郡,南昌縣。
曾經的梟雄曹操,如今局促于豫章郡一隅之地。
兩鬢已現斑白,但眼神中的銳利與沉鷙更勝往昔。
他听著探子回報的荊州詳情與長安檄文,冷笑一聲,將手中簡報擲于案上。
“劉備小兒,虛偽至極!劉表雖非雄主,亦是一州之牧,竟遭此毒手。蔡瑁、蒯良之輩,蠢鈍如豬,只知眼前寸利!”
曹操一語道破真相,對劉備的偽善和荊襄士族的短視看得透徹。
堂下,曹仁、夏侯𠴱@熱嗽繅雅 豢啥簟 br />
夏侯𠴱@ 吭艙觶 禿鸕饋懊系攏×醣復嗽簦 本 右玻〉崩鞅 髀恚 讓鶇隋跡 約賴 畈旁諤 椋 br />
他對劉昆仇恨最深,但對劉備的鄙夷與憤怒同樣強烈,因為劉備的結義兄弟張飛就是殺死其弟夏侯淵的直接凶手。
曹仁咬牙切齒地說道“劉備不除,必成後患。然……如今劉昆勢大,我等困守豫章,若再與劉備交惡,四面皆敵,恐難存續。”
他看向曹操,繼續道“主公明鑒。劉備雖可惡,荊襄士族雖短視,然彼等現已成為抵擋劉昆南下的首道屏障。若荊州速亡,劉昆兵鋒必直指我豫章。為今之計,恐不得不虛與委蛇,與劉備及荊州士族結成同盟,共抗劉昆。此乃形勢所迫,非我所願也。”
曹操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厭惡與怒火。
他何嘗不知與劉備聯合是飲鴆止渴?但形勢比人強。
曹操沉聲道“諸位所言甚是。劉昆乃吾心腹大患,血仇所在!劉備……不過疥癬之疾。傳令,遣使往荊州,表面恭賀劉備繼任州牧,探其虛實。聯合之事可徐徐圖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江東,吳縣。
年僅十四歲的孫權端坐主位,面容尚帶稚氣,但一雙碧眼已顯露出超乎年齡的沉穩與深邃。
大都督周瑜分析道“主公,劉表死,荊州內亂,表面于我江東有利。然則,若讓劉昆趁機迅速吞並荊州,整合其地其民,則其下一個目標必是我江東!”
“劉備雖得位不正,若得荊襄士族支持而站穩,便可成為我江東抵御北方的屏障。故而,瑜以為當暫棄對劉表之舊怨,遣使結好劉備,穩固荊州戰線,共抗劉昆!”
顧雍補充道“公瑾所言極是。唇亡齒寒,不可不察。且我與劉備目前並無直接沖突,聯合抗劉符合雙方利益。”
江東豪族代表如朱然、陸績等人也多贊同聯合。
他們看重江東安危與家族利益,與劉備聯合是當前最現實的選擇。
孫權靜听眾人之言,手指輕敲案幾。
片刻後,他開口說道“諸君之議,甚合孤意。劉表之仇,暫且擱下。即刻遣使赴荊州,贈厚禮,恭賀劉玄德繼任州牧,共商聯合抗劉昆之事。然需告誡前方將領,對荊州方向不可松懈防備!”
年紀輕輕的孫權,已展現出平衡各方、做出最利己決策的潛力,且時刻保持警惕,留有余地。
至此,天下諸侯對荊州事變的態度已然明朗。
益州猶豫觀望,豫章曹操與江東孫權則出于對強大長安朝廷的恐懼,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暫時聯合劉備。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