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八年,即公元196年。
正月,時年三十一歲的大將軍、涼侯劉昆接受了百官的朝拜,被少帝劉辯正式冊封為唐王。
新晉唐王劉昆深諳“治國先治吏”之道,決定以鐵腕整頓朝廷吏治,開啟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貪風暴。
他手下最得力的四位軍師荀攸、賈詡、郭嘉和許攸迅速行動,制定出了詳盡周密的反貪方案。
這場反貪風暴由御史台和刑部牽頭主導,唐王直屬的特務機構“繡衣衛”負責秘密調查和抓捕。
御史台的主要官員,如御史中丞華歆,治書侍御史滿寵和陳宮,都是精通《漢律》的頂尖人才。
他們負責統籌法律條文,審理查辦的大案要案。
兼任刑部侍郎的御史丞田豐,則以其一貫的一絲不苟,確保每一條罪證都確鑿無誤,經得起任何檢驗。
短短十數天之內,這場風暴就席卷了整個長安朝廷。
偶爾也有一些走投無路的官員,試圖焚毀賬本證據,甚至派遣殺手死士行刺調查官員。
更有甚者,還妄圖發動局部兵變來對抗朝廷。
然而,唐王劉昆對此早有預料和部署,“繡衣衛”的密探如同影子一樣監視著各方動向,任何叛亂的苗頭在剛剛燃起時就被迅速撲滅。
在這場風暴中,《大漢日報》成為了唐王手中最為犀利的輿論武器。
報社主編禰衡以筆為刀,用連篇累牘、極其詳盡的報道,將肅貪的每一個進程公之于眾。
報紙用整整一個版面,揭露了前任某戶部高官的罪狀。
“他家里窖藏的金銀,多得幾乎能抵上國庫的一半;他宅邸的奢華程度,甚至超過了親王的規格!”
報道用生動的細節,描寫了他是如何克扣陣亡將士家屬的撫恤金,如何與不法奸商勾結抬高京城及天下各地的糧價,導致普通百姓生活困苦。
另一篇報道則聚焦于某郡太守,不僅詳細列出了他的罪證,還活靈活現地刻畫了他被抄家時“嚇得癱軟在地,哭得眼淚鼻涕橫流”的丑態。
這些極具沖擊力的報道在長安城的茶樓酒肆被人們爭相傳閱,引發了朝廷和民間的巨大震動。
老百姓們拍手稱快,紛紛稱贊唐王是為民做主的青天。
而那些暫時還沒有被查到的官員,則個個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有的人連夜把貪污來的錢財偷偷扔進後院的深井里,有的人則倉皇失措地收拾細軟,想要逃離長安……
當反貪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朝廷北疆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捷報。
蒙州總督關羽聯合安南都護府和龍驤軍團,成功擊敗了北方的丁零人,將蒙州以北遼闊的草原地帶也並入了朝廷的版圖。
三月,出征的大軍凱旋歸來。
戰士們鐵甲閃爍,軍旗遮天蔽日。
長安城的百姓自發地聚集在道路兩旁歡迎英雄們歸來,整個朝廷的士氣為之大振。
同樣是在三月份,遙遠的江東地區,一場突如其來的巨變發生了。
小霸王孫策在丹徒狩獵時,遭到了原吳郡太守許貢門客的伏擊刺殺身死。
他的弟弟孫權,當時年僅十四歲,在一眾江東本地豪強勢力的擁立下,繼承了孫策的地位。
經過這場鐵血的反貪風暴,朝廷的風氣為之一新。
官吏體系更加清明,行政辦事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以唐王劉昆為核心的長安朝廷,威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贏得了更多天下人真心的擁戴。
到了熹平八年秋天,由于有效的治理和風調雨順,朝廷控制下的各州郡都迎來了難得的大豐收。
關中平原上麥浪翻滾,冀州大地粟米滿倉,徐州地區的漁業和鹽業收入豐厚,並州、蒙州和遼州更是牛羊成群……
各地官倉和民間儲備都變得充實,百姓的賦稅負擔也有所減輕,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帝國的北方已經基本平定,只剩下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佔據豫章郡的曹操以及江東的新主孫權等寥寥幾股勢力尚未歸附。
熹平八年十月,從掌管皇族事務的宗正府傳出了一個消息,並迅速傳遍了整個朝野。
德高望重的宗正劉虞,去世了。
這位剛正不阿的漢室宗親,雖然不像原本歷史軌跡中那樣提前三年被公孫瓚殺害。
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英年早逝的命運,在五十三歲這個按理說還算年富力強的年紀,突然與世長辭。
當年,劉昆將劉虞從紛亂動蕩的幽州調到相對安全的長安,任命他擔任宗人府宗正一職。
本是愛惜他的才華和品德,想借此保護這位在幽州推行寬仁政策、深受百姓愛戴的正直宗親。
想到這一點,劉昆不禁微微嘆息,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手中冰涼的玉圭。
像劉虞這樣既忠誠又清廉的漢室棟梁,在這個亂世逐漸平定的時代,實在是越來越少了。
劉虞的葬禮舉辦得極其隆重,充滿了哀榮。
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白色的旌旗在風中緩緩飄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整個長安城仿佛都披上了白色的孝布,紙錢像雪花一樣紛飛飄落。
許多百姓自發地站在道路兩旁,臉上帶著悲傷的表情。
低聲哭泣的人不在少數,這足以看出劉虞是多麼地深得人心。
唐王劉昆親自擔任了葬禮的主祭人,他穿著黑色的正式禮服,表情嚴肅,步伐沉穩地主持著每一步儀式,給予了這位老臣最後的尊崇和體面。
劉虞的長子劉和,身披厚重的孝服,跪在父親的靈柩前。
他望著父親那副厚重的棺材,耳邊再次響起了父親在病床前的遺言。
那時,病重的劉虞屏退了左右所有的僕人,用他那枯瘦卻異常有力的手緊緊拉住兒子,氣息微弱但每一個字都說得異常清晰
“兒子啊……你的才能只是中等,我走了以後,就再也沒人能護你周全了……但你一定要記住一點。”
“唐王劉昆乃天命所歸,氣運所鐘……他將來必定會登上帝位!”
“你現在在吏部擔任左侍郎,位置很高,權力不小……”
“切記,萬不可被朝中那些老眼昏花、拘泥不化的迂腐之人蒙蔽,傻乎乎地去想著……去想著和唐王作對!”
“唉……唐王是個念舊情的人。想必……他會看在為父昔日曾稍盡綿力…些許襄助的份上,日後…自會照拂于你的……”
父親懇切而真摯的叮囑仿佛還在耳邊回響,劉和不禁悲從中來。
淚水又一次模糊了他的視線,讓他不禁伏在地上失聲痛哭了起來。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