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丁零人連綿不絕的攻勢下,關羽、趙雲和後來馳援的程普已是苦苦支撐。
漢軍陣線搖搖欲墜,箭矢所剩無幾,糧草更是捉襟見肘。
將士們面黃肌瘦,在風雪中靠著殘破的營壘勉強抵御。
然而,就在這危急存亡之際,大後方的支援到了。
卻不是朝廷的正規援軍,而是一支支聞訊蜂擁而至的武裝商團!
這些商團成員並非普通士兵,他們主要由商人、退伍老兵、僮客,甚至還有尋求機遇的冒險者組成。
他們穿著五花八門的衣甲,舉著各色旌旗,卻帶著令人咋舌的龐大物資。
滿載糧秣的馬車望不到頭,一捆捆簇新的箭矢、明晃晃的刀槍、甚至還有成批的鐵甲,源源不斷地運抵漢軍大營。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些商團還擁有著近二十萬渴望財富的亡命之徒。
得到如此充沛的糧秣、軍需輜重和生力軍補充,關羽、趙雲、程普所部的實力瞬間暴漲,低迷的士氣為之一振!
丁零人以為漢軍箭矢、糧草將近,更兼大雪紛飛,氣候嚴寒,于是就放松了警惕。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眼前幾支看似苟延殘喘的軍隊,竟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如此雄厚的人力物力支持。
關羽、趙雲、程普皆是久經沙場的名將,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稍縱即逝的戰機。
漢軍出其不意地冒著嚴寒發動了全面反攻!麻痹大意的丁零人猝不及防。
在漢軍養精蓄銳後的猛烈沖擊和武裝商團從側翼的瘋狂撲殺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令人驚訝的是,武裝商團此時爆發出了比正規漢軍還要高漲的熱情和玩命的勁頭!
他們高喊著“取首級、換賞金”、“奪草場、搶牛羊”的口號,甚至不等漢軍號令,就自發地、不顧一切地向潰逃的丁零人發起了追擊。
他們的戰斗方式或許缺乏章法,但極其悍勇。
為了丁零人首級和戰利品,往往奮不顧身。
丁零人元氣大傷,狼狽不堪地逃回各自部落,企圖依靠熟悉的地形和嚴寒氣候喘息。
雖然此時天氣異常嚴寒,氣溫驟降至零下四十多度。
野外積雪厚達一尺,行軍極其困難,但武裝商團追殺敵人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他們比漢軍更熟悉如何在嚴酷環境下追蹤和生存,好幾個商團常常聯合起來,采取偷襲、強攻、詐取……
種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戰術,不斷襲擾丁零部落。
關羽、趙雲、程普起初還想約束這些狂熱的武裝商團,但發現根本約束不住。
這些人並非正規軍,不完全受軍紀管轄,且追逐利益和戰功的欲望極其強烈。
後來,三位將領也干脆由他們去了,畢竟他們極大地削弱了丁零人的力量。
而死的傷的又非漢軍士卒,便也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于是,除去那些只做專業運輸物資的隊伍,將近二十萬武裝商團成員及其雇佣的亡命之徒,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深入丁零人腹地,瘋狂地截殺和屠戮丁零人。
這場由民間力量自發進行的掃蕩,其殘酷和激烈的程度,甚至超過了正規軍的作戰。
最終,這二十多萬人,歷經酷寒和廝殺,能活著回來的不到一半,傷亡極其慘重。
但他們的戰果卻也驚人得可怕——斬獲的丁零人首級,竟達到了五十萬之多!
這個血淋淋巨大數字,反映了其巨大的殺傷力和對丁零的摧毀性打擊。
丁零人徹底膽寒了,他們不敢再集結起來與得到充足軍需的正規漢軍決戰,因為那樣的漢軍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存在。
他們更不敢呆在原來的部落里,那些神出鬼沒、比狼還凶狠的武裝商團,襲擊起來可是連婦孺和嬰孩都不放過。
在巨大的恐懼和生存壓力下,殘存的丁零人不得不做出一個絕望的決定。
冒著零下四五十度的極寒,向北海(貝加爾湖)更北的那片荒無人煙的冰原遷徙。
這場遷徙無異于一場自殺式的逃亡,路途的惡劣超乎想象。
更要命的是,丁零人還要時刻防備大漢那些窮凶極惡的武裝商團防不勝防的偷襲。
饑餓、嚴寒、疾病、恐懼以及無盡的襲殺……導致大量的丁零婦孺和老人不斷倒斃在路上,就連精壯男子也倒下了不少。
丁零人老首領驚恐萬分地發現,他原本擁有近兩百萬的族人,經過連番打擊和這場死亡遷徙,竟然十不存一!
隊伍在怒號的暴風雪中艱難蠕動,人們麻木地前行,每一步都伴隨著死亡。
老首領回首望著身後稀稀拉拉、瀕臨絕望的族人,渾濁的老淚瞬間在臉上凍成了冰珠。
他猛地跪倒在雪地中,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嘶吼“長生天這是在懲罰我們啊!”
極度的悲憤和絕望中,他將這一切歸咎于引來了漢人怒火的劉豹。
若不是劉豹慫恿他們南下劫掠,何至于招來如此滅頂之災?
老首領猛地拔出彎刀,沖向身邊被幾名丁零壯漢強行按住的劉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雪光映著刀光一閃,還在大聲求饒的劉豹頭顱瞬間滾落在地。
他那碩大的頭顱在潔白的雪地上劃出一道刺目的鮮紅軌跡,旋即被附近饑餓的野狼叼走。
老首領親自斬下了這個他眼中的禍害、罪人,並將其尸體棄于荒野喂了狼,似乎想用這種方式來平息族人的憤怒。
殘存的丁零人默默地看著這一幕,任憑雪花覆蓋他們早已結冰的破舊皮袍,眼神空洞而絕望。
他們知道,除了繼續向北,走入那片未知的絕境,再無他路。
後來,當劉昆得知了武裝商團在此戰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及其帶來的驚人“戰果”時,驚訝得合不攏嘴。
他萬萬沒想到,這些為了利益而戰的民間力量,竟然能爆發出如此可怕的能量,取得了甚至遠超正規軍的戰果。
劉昆靈機一動,敏銳地意識到這其中蘊含的巨大潛力和新的模式。
他決定,將武裝商團的作用無限發揚起來。
此後,只要漢軍出征討伐外族,身後往往跟隨著一支支聞風而動的武裝商團。
漢軍朝廷並不需要直接支付這些亡命之徒的軍餉和全部糧草輜重(他們很大程度上自行解決或通過戰利品補償)。
但即便如此,那些渴望通過軍功、掠奪和賞賜改變命運的武裝商團依然趨之若鶩。
這種“官方軍隊為主干,民間武裝為枝葉”的作戰方式迅速普及開來,效果顯著。
後來,甚至連大漢海軍也開始采用類似的方式,允許私人武裝船只伴隨艦隊行動,攻擊敵方艦船和港口,分享戰利品。
武裝商團的巨大成功,及其帶來的豐厚回報,讓大漢國內的許多百姓和豪強看到了一條新的、充滿冒險但也可能快速致富發家乃至獲取爵位土地的途徑。
從此,大漢的尚武之風以前所未有的勢頭瘋狂興盛起來,深深刺激和激發了大漢民族血脈中蘊含的血性與開拓精神。
一些實力尤其雄厚的武裝商團,甚至在遙遠的海外佔領了土地,建立了一些小塊殖民地或依附于大漢的小國。
但它們都尊奉大漢為宗主國,定期朝貢。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喜歡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