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全軍崩潰在即,秦翊雙目赤紅,額角青筋暴起,猛地抽出佩刀嘶吼道︰“親衛隊,隨本將上!”
他縱馬直沖陣前,刀光閃處,一顆逃兵的頭顱帶著一股血柱沖天而起。
那頭顱在空中仍保持著驚駭的表情,滾落在地的瞬間就被踏得粉碎。
“頂住!頂住!擅退者,殺無赦!”秦翊的吼聲已近乎癲狂,刀刃上鮮血淋灕。
親兵們如狼似虎地撲向潰逃的士卒,刀劈槍刺間又倒下十余人,試圖用血腥手段遏制潰勢。
帥旗在腥風中瘋狂搖動,旗面上那個巨大的“袁”字早已被血污和塵土浸透,變得模糊不清。
左翼戚寄眼見自己負責的陣線即將崩潰,竟狀若瘋魔,策馬直沖那些退縮的士卒。
戰馬踐踏過倒地的傷兵,慘叫聲與骨裂聲不絕于耳。
他揮舞著長戟,聲嘶力竭地嘶吼︰“回頭殺敵尚有生機,潰逃者立斬無赦!給老子回去!”
右翼樂就早已殺得衣甲盡赤,仿佛從血池中撈出。
他親自挽起強弓,面無表情地射殺逃兵。
然而這一切終究是徒勞,袁軍士卒眼中最後的光彩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灰般的麻木與徹底絕望。
有人機械地揮刀前沖,嘴唇被咬得鮮血直流卻渾然不覺疼痛。
有人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心理壓力,跪地劇烈嘔吐,卻被後面督戰隊冷酷地一刀劈倒在地。
更有人徹底精神崩潰,直接扔了兵器,仰天發出完全不似人聲的淒厲哀嚎。
恐懼已如蛆附骨,每一個細胞都在叫囂著逃亡,每一滴血液都在凝結成冰。
戰陣之上,這種徹底的絕望如瘟疫般急速蔓延,無可遏制。
就連執行軍法的督戰隊,他們手中的刀鋒都開始微微顫抖。
因為他們此刻斬殺的,幾乎已是一具具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
……
數里之外,袁軍後方本陣,袁術的“仲氏皇帝”行營依舊旌旗招展,絲竹聲隱隱可聞。
袁術身披袞服,頭戴十二旒冕冠,端坐于鎏金龍輦之中,手執金樽輕抿瓊漿。
身旁侍女環立,嬌聲軟語,香風陣陣。
仿佛眼前那尸山血海的戰場,不過是一場供他賞玩的盛大歌舞。
“報——!!!”
一聲淒厲嘶吼撕裂了行營的奢靡氛圍,一名渾身浴血的斥候踉蹌撲倒于車前。
來人神色慌張,聲音嘶啞如破鑼︰“陛下!左翼戚寄將軍急報!我軍傷亡慘重,陣線即將崩潰!”
“報——!!!”
又一騎飛馳而至,傳令兵背插三支斷箭,滾落馬下時鮮血染紅了黃土︰“中軍秦翊將軍所部遭受重創,陷于苦戰,難以突破漢軍防線!”
“報——!!!”
第三騎如飛而至,幾乎哭喊而出,聲音帶著絕望的顫抖︰“右翼樂就將軍告急!漢軍攻勢如潮,請求速派援軍!再遲就......”
接連噩耗如重錘砸落,方才還彌漫著驕奢之氣的行營,瞬間一片死寂。
絲竹聲戛然而止,樂師歌姬舞女紛紛面露惶恐。
袁術手中金樽“當啷”墜地,琥珀色的酒液潑灑在華貴袍服之上,留下深色污漬。
他猛然從龍輦中站起,冕旒劇烈晃動,臉色由漲紅轉為煞白。
袁術的嘴唇不住顫抖,難以置信地望向遠方煙塵蔽日、殺聲震天的戰場。
他的十三萬“天兵”,竟在那個破落的漢室宗親大將軍的兵馬面前節節敗退?
“不......不可能!朕的數十萬雄師,怎會敗于區區漢賊之手?!”
侍中周尚強作鎮定,呵斥傳令兵︰“休得胡言亂語,動搖軍心!陛下,此必是敵軍垂死反撲......”
話音未落,袁術已暴怒打斷,聲音尖利如婦人︰“閉嘴!傳令秦翊、戚寄、樂就!給朕頂住!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再有敢言退者,立斬不赦!”
帝王的驚惶與失態,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李業臉色蒼白如紙,體若篩糠,忽然眼一翻,暈死了過去。
那些曾高呼“天命所歸”、暢談入主中原後瓜分權柄的謀臣們,此刻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不少人眼神閃爍,心中早已盤算退路。
更有趨炎附勢之徒,悄然退至帳外。
然後翻身上馬,頭也不回地逃離這片即將傾覆的泥潭。
未時將至,不知不覺,這場血戰已持續了三個時辰。
袁軍早已筋疲力盡,士氣瀕臨崩潰,失去了戰斗的意志。
就在此刻,漢軍終于亮出最後殺招。
褚飛燕與蒙達親率兩萬精騎,自蘄縣側翼如驚雷般殺出。
這支生力軍如利劍出鞘,直插袁軍疲軟的左右兩翼。
鐵蹄撼地,萬馬奔騰,塵煙如龍卷騰空。
袁軍士卒尚未反應,騎兵洪流已如潮水般席卷而來。
左右側翼防線瞬間撕裂,陣型大亂。
“頂住!不許退!”戚寄拼死組織長槍陣欲阻騎兵,然徒勞無功,其部頃刻被鐵蹄踏碎。
中軍秦翊眼見側翼崩塌,最後一絲戰意也隨之瓦解。
士兵成建制潰逃,將領斬殺數人亦無法遏制。
統帥劉昆身披玄甲,卓立于本陣高台之上,目光如炬,冷眼觀戰。
見褚飛燕、蒙達騎兵如期突入,戰局已定。
他神色依舊沉穩,與賈詡、荀攸、郭嘉、許攸等核心謀士齊聚帳中,共議戰後大計。
郭嘉唇角微揚,眸光如電︰“袁術軍心已亂,潰敗只在眼前。然其眾尚多,若逼之太急,恐作困獸之斗,徒增我軍傷亡。”
“不如暫緩強攻,加強兩翼包抄與心理震懾,令其自潰。待其潰逃之際,再以精騎追殲,可收全功。”
賈詡緩緩開口,聲如古井︰“此戰之後,中原格局必變。袁術若敗,其淮南之眾、豫州之地,如何消化?當預作籌謀。”
“可效秦之‘遷虜’舊策,擇其精壯補我軍伍,余眾遷置邊郡屯田實邊,化亂為治。境內大族,則宜拉攏安撫,速定民心。”
許攸捻須而笑︰“文和所言極是。此外,戰後論功行賞、撫恤傷亡、向朝廷報捷等事,亦需即刻籌劃。”
“尤其是那‘報捷表’,須寫得花團錦簇,既彰大將軍赫赫武功,亦顯漢室天威重振。此事,攸願效勞。”
劉昆深以為然,鷹目掃視眾臣,沉聲道︰“諸位所言,切中要害。勝固可喜,然唯從勝利中見不足,方能為日後掃平群雄、匡扶漢室,奠定更堅實之基。”
“傳令下去,各部依計行事,力求以最小之代價,取最大之勝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