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熹七年十月十九日公元195年),大漢朝廷大將軍劉昆與偽帝袁術之間的約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朝食過後,一列列漢軍邁著整齊的步伐,有序地從大營開拔而出。
他們個個昂首挺胸,雄赳赳氣昂昂地奔赴約定好的蘄縣戰場。
而對面袁術軍營里,大批袁軍士卒在各自將官的大聲呵斥和約束下,邁著松散的隊形,朝著預定的決戰戰場趕去。
他們步伐凌亂,士氣明顯不如對面軍容整齊、精神抖擻的漢軍,二者形成了鮮明對比。
仲氏皇帝袁術依舊大張旗鼓地擺著皇帝的排場,身邊簇擁著仲氏王朝的文武大臣。
這些大臣們有的神情緊張,有的強裝鎮定,亦步亦趨地跟在袁術身後。
到了這時,這個生性狂妄自大的四世三公嫡子、偽帝袁術,還扯著嗓子大喊︰“一戰殲滅漢軍,活捉劉昆小兒!”
那囂張的語氣,仿佛勝利已經穩穩握在他手中。
在漢軍軍陣後方的指揮高台之上,大將軍劉昆與他麾下的的一眾重臣全部到場。
他們神情嚴肅,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的戰場,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廝殺。
到了約定開戰的辰時,先鋒大將張飛率領著本部一萬大軍率先出戰。
張飛臉黑如炭,虯髯濃密,身披精良重甲,手持丈八蛇矛。
他穩穩地騎在那匹高大的大黑馬背上,宛如一座不可撼動的戰神。
突然,張飛動了。
他環眼圓睜,直直地朝對面的袁軍暴喝道︰“俺乃大漢先鋒大將張飛張翼德,對面逆賊,可有膽者敢與俺大戰三百回合?”
袁術的先鋒官陳蘭原本還想著和漢軍來個陣前斗將,要是能斬他幾個大將,自己就能立下大功,在仲氏王朝中更上一層樓。
可當他一听到張飛這雷鳴般的大嗓門,心里頓時一哆嗦!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了起來。
心中暗自驚呼︰老天爺,對面這黑廝竟然就是那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張飛張翼德?
張飛嗜武如命,每日不是在和軍中將士打架切磋,就是在去打架切磋的路上。
漢軍中那些大將,只有典韋、許褚、華雄等寥寥數人才能與之一戰。
其他人在他面前,就像孩童一般,只有挨打的份。
不過,張飛性格極為豪爽。
他平時愛打架不假,但還愛喝酒,每次都要喝得暢快淋灕。
他那少將的高昂薪水和無數戰功得來的賞賜,基本上都被他拿去買了美酒。
雖然劉昆非常看重他,時不時就賞賜他大量“神仙醉”,其中還不乏頂級“神仙醉”。
可即便如此,張飛依然入不敷出。
所以,每次出戰,他都是最積極、最拼命的那個。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更多的功勛,得到更多的賞賜,才能有更多的美酒來滿足他那如無底洞般的酒癮。
久而久之,他這個好勇斗狠且悍不畏死的戰斗狂人的名聲就傳了出去。
當然,隨之傳出去的,還有他那深不可測的武道修為。
更何況,張飛昔日與呂布在虎牢關下大戰的事跡早已名揚天下。
幾年前長安舉行舉行的文武大賽,張飛可是取得了武道大賽探花的驚人成績。
陳蘭作為仲氏王朝的大將,當然也听說了張飛的名頭。
他不過是煉骨境後期的武道修為,而張飛卻是煉髓境中期。
二者之間的差距猶如鴻溝一般難以跨越,他哪是張飛的對手?
所以,他馬上就打消了陣前斗將的念頭,老老實實地待在本陣指揮兵馬。
張飛連續吼了三嗓子,嗓子都快喊冒煙了,對面就是沒人敢出來應戰。
他氣得很沒形象地地朝對面吐了一口濃痰,然後手中蛇矛一指對面的袁軍,大喝道︰“兒郎們,袁術小兒麾下都是一群軟蛋!殺!隨俺滅了他們!”
俗話說︰將是兵的膽!
張飛帶出來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孬種呢?
于是,在張飛這個強大的箭頭帶領下,一萬漢軍精銳吶喊著,奮不顧身地朝對面袁軍殺了過去。
張飛更是一馬當先,口中哇哇大叫,充滿了無盡的戰意。
他胯下的大黑馬載著他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率先沖入了袁軍士卒群中,瞬間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
一時間,殘肢斷臂飛舞,鮮血飛濺,慘叫連連。
廝殺得興起的張飛環眼圓睜,口中怪叫個不停。
只見丈八蛇矛在他手中上下翻飛,速度快得讓人眼花繚亂,將擋在他面前的袁軍士卒攪得人仰馬翻。
縮在大陣中的陳蘭,有些畏懼地看向那個深入己軍大陣大殺四方的殺神。
讓他跟這種絕世凶神去斗將?開什麼玩笑?
他不禁打了個寒顫,渾身起滿滿了雞皮疙瘩,迅速將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從腦海中排除出去。
很快,張飛所部也沖了過來,與陳蘭本部兵馬短兵相接,雙方瞬間殺作了一團。
喊殺聲、兵器踫撞聲交織在一起,場面混亂而慘烈。
只是交戰了片刻,漢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尤其是有張飛這種絕世猛將作箭頭,突入敵陣後大殺四方的雄姿深深激勵了他麾下兵馬。
漢軍士卒們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將那些袁軍士卒沖得七零八落,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陣形。
交戰不到一刻鐘,陳蘭所部竟然就呈現出了漸漸不支之勢。
他們的防線開始漏洞百出,士卒們的臉上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早有軍中斥候將消息傳遞到了袁術那里,讓這位眼高于頂的“仲氏皇帝”覺得顏面大失。
他臉上的怒容漸盛,對著身邊的傳令兵喝道︰“去,讓雷薄出動,將劣勢扳回來!”
雷薄是他麾下僅次于紀靈的猛將,他所部也是袁軍中很能打的精銳。
袁術心想,雷薄出馬,想必能扳回一局吧!
傳令兵得了軍令,不敢有絲毫耽擱耽擱,很快策馬去傳達了。
不一會兒,雷薄所部動了。
雷薄身高八尺,體態健碩,渾身散發著勇猛的氣息,頗有猛將之姿。
他的部下都來自淮泗一帶,那可是少有的出精兵的地方。
如今優勢盡在仲氏王朝這一邊,雷薄也想在這一場大戰中斬將奪旗,建功立業。
早就按捺不住的他接到袁術出擊的軍令之後,迅速率領本部人馬朝對面的漢軍撲了過去。
雷薄的眼神中充滿了渴望勝利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凱旋而歸的的場景。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將要面對的正是虎嘯軍團,那可是在關中之戰和河北之戰中立下過赫赫戰功的一支鐵血強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