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

第492章 陶謙之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是昆哥 本章︰第492章 陶謙之死

    陳登聞言,心頭猛地一震,雙手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袖,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有些泛白。

    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波瀾,強自自己鎮定下來。

    隨即,他整了整衣冠,朝著劉昆深深一揖到底,恭敬地說道︰\"大將軍如此厚愛,又賜予金玉良言。登在此洗耳恭听,定當謹記于心,不敢有違!\"

    劉昆神色凝重,緩緩開口道︰\"元龍啊,長安醫學院已有確鑿驗證——但凡生肉生魚,皆藏有肉眼難辨的細微蟲豸。這些蟲子極為微小,平日里一般察覺不了。\"

    \"若將生肉生魚烹煮熟了,蟲子便會盡數滅絕;可若是生食入腹,蟲子就會隨之進入人體。日積月累,就會在體內積聚,最終傷及五髒六腑。嚴重者,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奪走性命!\"

    \"元龍乃朝廷股肱之臣,國之棟梁。本侯實在不忍見你因一時口腹之欲而英年早逝,故今日直言相告。\"

    他頓了頓,又語重心長地說道︰\"待本侯修書一封,你去並州赴任之時,可親自前往長安醫學院面呈華元化先生。請他為你仔細診治,祛除隱患,如此方能安心履職。\"

    陳登听得心神劇震,雖然覺得大將軍所言無比玄乎,仿佛天方夜譚一般。

    但見劉昆言辭懇切,目光清澈真摯,字字句句都透著真切的關切,絕無半分虛言恫嚇之意。

    一股暖流自心底涌起,陳登眼眶微微發熱,喉頭微微顫動。

    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激動之情,\"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重重叩首,聲音哽咽道︰\"大將軍待登之恩,非止知遇之德,更似再造父母!此等深情厚誼,登必銘感五內,永世不忘!\"

    後來,陳登謹記劉昆囑托,赴並州上任途中專程繞道長安醫學院。

    得到劉昆手書的華佗親自為陳登診治,先是細細觀察陳登的面色,繼而查看舌苔,最後為其把脈。

    華佗當即斷定︰\"元龍此癥,乃體內積毒已深所致。幸虧及時找上了老夫,否則,生命堪憂哇!\"

    華佗親自調配了一碗藥湯,讓陳登服下催吐。

    不多時,陳登便感覺腹中極度不適,立馬伏地嘔吐了起來。

    只見吐出的穢物足有三升之多,其中竟有無數活蟲蠕動,令人毛骨悚然。

    在場眾人無不駭然失色,陳登更是驚魂未定,冷汗涔涔而下。

    直到此時,陳登才徹底信服劉昆當日所言句句屬實。

    自此以後,陳登徹底戒絕了生食魚膾的習慣,嚴格遵循華佗醫囑,悉心調養身心。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為官生涯中,陳登政績斐然。

    他為官清廉剛正,處事公允。

    且又體恤民情,深得民心。

    其官職也步步高升,最終進入朝廷中樞,位極人臣。

    令人稱奇的是,陳登年逾八旬仍精神矍鑠,步履穩健。

    雖須發皆白,卻耳聰目明,子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終得善終,傳為佳話。

    而這一切福澤,皆源于那一夜書房燈下,一盞清茶,一句肺腑之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且說那夜,陶謙自彭城倉皇出逃後,果然如賈詡所料,並未去剡縣,而是慌不擇路地直奔下邳城而來。

    然而,下邳相笮融早已率萬余部曲搶先一步逃往廣陵。

    更為可恨的是,臨行之際,笮融竟將下邳庫府洗劫一空,一粒米、一匹布都未曾留下。

    陶謙進入下邳城後,頓時氣得臉色鐵青,渾身顫抖,險些背過氣去。

    所幸有陳登真心歸附,鼎力相助,劉昆接下來的軍事部署進行得極為順利。

    劉昆親率西線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撲下邳國而來。

    張遼上次沒有趕上彭城大戰,深以為憾,這次專門在劉昆面前討了先鋒一職。

    劉昆自然不會駁了他的面子,于是張遼率先抵達城下,迅速將下邳城團團圍了起來。

    在陳登建議下,劉昆派出數名大將分兵數路,迅速攻佔了下邳國其余屬縣。

    使下邳城徹底成為一座孤城,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值得一提的是,朝廷大軍軍紀嚴明,所過之處,秋毫無犯。

    雖然連克數城,卻從未妄殺一人,不掠一物。

    劉昆高舉\"征討首惡\"大旗,昭告天下。

    此戰只為討伐陶謙無故興兵攻兗州、屠戮官吏百姓之罪。

    其余官民,一概赦免,不予株連。

    徐州百姓初時惶恐不安,懷揣著忐忑之心看待朝廷大軍。

    然而,當他們發現大軍非但不擾民,反而誅殺貪官污吏、鏟除豪強惡霸時,無不拍手稱快。

    一時間,朝廷兵馬所到之處,徐州各地紛紛歸附。

    與此同時,徐州北線亦傳來捷報。

    高順與管亥會合太史慈部眾,共計八萬余人,在臧霸及一眾泰山軍將領的帶領下,日夜兼程直取剡縣。

    沒有了歷史上臧霸的泰山軍和劉備等人相助,剡縣孤立無援。

    僅支撐半日,城門便告失守,剡縣落入了朝廷手中。

    剡縣一破,徐州腹地門戶豁然洞開。

    徐州腹地地勢平坦,一馬平川,根本就無險可守。

    得知張遼已經將下邳城圍困之後,高順當機立斷,命八萬大軍分路進擊,全面掃蕩其余郡縣。

    他麾下三萬精銳騎軍,在臧霸等原泰山賊將領率領下,快速掃蕩東海郡各縣。

    不過旬日,便攻下了東海郡全境。

    再說笮融,南逃途中果然如史書記載那般惡行不改。

    途經廣陵時,廣陵太守趙昱素以仁義聞名。

    見笮融來投,非但不設防,反而熱情設宴款待。

    誰料笮融狼子野心,竟在酒席間驟然發難,親手斬殺趙昱。

    最後血洗府衙,席卷庫府財貨後揚長而去,只留下一座滿目瘡痍的廣陵城。

    高順得到了校事府密報之後,立即命太史慈率五千精騎星夜奔襲廣陵。

    被笮融荼毒過後的廣陵城早已經千瘡百孔,加上太守趙昱與一眾廣陵官員紛紛被笮融所殺,群龍無首。

    城中亂兵四起,地痞橫行,惡霸肆虐。

    街頭巷尾殺戮不斷,奸淫擄掠無所不為。

    將昔日廣陵好好的繁華之城,轉眼間淪為了人間地獄。

    太史慈率軍入城後,當即以雷霆手段肅清了動亂。

    他迅速斬殺了作亂兵卒數百,誅殺了欺壓百姓的地痞惡霸數十人,震懾了廣陵城各路宵小。

    不過兩日,城中秩序井然,民心漸安。

    劉昆得到稟報之後,當即上表朝廷,封太史慈為廣陵太守。

    命其率部駐守廣陵,安撫百姓,重建城防。

    陶謙自從逃到了下邳國,目睹下邳城被笮融禍害成這副模樣,氣急攻心之下,竟然病倒了。

    下邳城僅剩隨同陶謙逃回來的數千兵馬,人人惶恐,士氣全無。

    糜竺聯合了從剡縣、彭城逃出的官員,聯名逼宮,勸陶謙歸順朝廷。

    然而病重中的陶謙卻大罵不止,誓死不降。

    當夜,下邳城中便傳出了陶謙死訊。

    其死因成謎,無人知曉。

    別駕糜竺帶領徐州各級官員出城,到張遼大營請降,下邳城宣告不戰而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492章 陶謙之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492章 陶謙之死並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