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

第412章 長安朝廷的困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是昆哥 本章︰第412章 長安朝廷的困境

    大將軍府內,劉昆正準備出門處理軍務,卻被戶部尚書黃玄攔在了門口。

    只見黃玄面色凝重,雙手呈上一份賬冊,聲音急促地說道︰\"大將軍,朝廷的財政狀況已經到了極其危急的地步!經過草原數月征戰,再加上後來的幽州統一之戰,國庫已經幾乎耗盡。如今實在無力支持繼續征戰了......\"

    劉昆接過賬冊,粗略翻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他這才意識到,今年這場戰爭消耗之巨,遠超想象。

    大草原統一之戰中,雖然民間武裝商團提供了大量糧草輜重,看似為朝廷節省了不少開支,但實際上這些物資都是按市場價購買的。

    商人們冒著巨大風險深入草原,可不是做慈善——他們看中的是戰爭帶來的豐厚利潤。

    更棘手的是,戰時為了快速調配物資,軍隊與商團之間只是進行了簡單交接,並未及時結算。

    如今清算下來,除了已經支付的部分牛羊等實物外,還存在著巨額的貿易逆差。

    再加上將士們的軍餉、戰功賞賜、陣亡撫恤、傷殘安置以及戰後重建等各項開支,每一項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

    黃玄作為掌管錢糧多年的老臣,憑借著過人的理財能力,才勉強維持著朝廷的運轉。

    但若再繼續征戰,恐怕連最基本的軍餉都難以保證,整個朝廷的運轉都將陷入癱瘓。

    听完黃玄的分析,劉昆不禁長嘆一聲。他不得不承認,黃玄所言句句在理。

    如果朝廷不顧實際情況繼續窮兵黷武,最終只會掏空國庫,導致更大的危機。

    當天下午,劉昆就在大將軍府緊急召集了一些朝廷重臣,共同商討下一步的戰略決策。

    出席會議的有軍機處的戲志才、郭嘉、荀攸、魯肅等謀士,以及戶部尚書黃玄、尚書台王允、荀𨘥@戎匾 僭薄br />
    光熹四年初秋,大將軍府正廳內,檀香裊裊,卻掩不住凝重的氣氛。

    劉昆端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指尖輕輕敲擊著案幾。

    廳內坐著的文臣武將皆屏息以待,等待大將軍的決斷。

    劉昆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地說道︰\"諸位,草原之戰已定,幽州亦平。然而,黃尚書剛剛向本侯稟報說,如今朝廷庫府空虛,軍需難繼。今日召大家前來,是想商議——接下來,我們是繼續征伐,還是暫歇休整?\"

    王允撫須昂首,目光銳利如刀,語氣激昂地說道︰\"大將軍!袁紹、袁術、劉焉、劉表、陶謙之流,皆割據一方,不尊王命,實乃亂臣賊子!今我軍威正盛,若趁勢出擊,一舉蕩平,天下可定!\"

    自從太原王氏與劉昆深度捆綁,王柔嫡女又懷了他的骨肉,這位昔日的保皇派早已有了別樣的心思。

    如今劉昆不僅是漢室宗親,更手握重兵。

    王允自然希望他能更進一步,因此對繼續征戰充滿期待。

    劉昆微微皺眉,點了點頭,卻沒有立即表態。

    戲志才輕搖羽扇,淡然道︰\"王先生所言壯哉!然現實殘酷,容在下一言。草原之戰,我軍雖勝,然糧草、軍械、賞賜耗損巨大。商團墊付雖多,然朝廷至今未結清賬目,若再興兵,恐商賈寒心,日後誰還願助朝廷?\"

    他語氣平和,卻字字切中要害。

    郭嘉撫掌一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道︰\"志才所言極是。袁紹虎踞河北,實力雄厚;劉表據荊州,兵精糧足;袁術佔領豫州大半與淮南之地,帶甲數十萬;劉焉盤踞益州,易守難攻。若強攻,恐陷入持久戰,徒耗國力。一旦戰事不利,主公霸業恐有崩潰之危。不如暫歇,休養生息。待朝廷國力、民力恢復,再圖大業。\"

    他語氣雖然輕松,卻暗含深意,顯然不贊成貿然征戰。

    荀攸點頭附和︰\"奉孝所言甚是。今朝廷雖勝,然根基未穩。幽州新附,民心未服;關中被董卓禍害已久,百姓疲敝。若再興兵,恐生內亂。不如先固根本,待時機成熟,再行征伐。\"

    他性格沉穩,大局觀極強,分析透徹,顯然更傾向于休養生息。

    魯肅沉聲道︰\"主公,商團墊付糧草,朝廷至今未付賬。若再征伐,商賈必怨。長此以往,朝廷信譽受損,日後如何號令天下?\"

    黃玄捧著一卷賬本,面色凝重地說道︰\"諸位,朝廷庫府已見底。軍餉、撫恤、戰後重建,哪一樣不需要錢糧?若再征伐,別說將士的軍餉發不出,恐怕在座諸位及朝廷百官的俸祿都是個大問題!\"

    作為長安朝廷的大管家,黃玄對財政狀況了如指掌,話語中滿是憂慮。

    荀𨘥@笆值潰"大將軍,今百姓歷經戰亂,亟需休養。若強征暴斂,恐失民心,與董卓何異?不如暫歇,輕徭薄賦,與民生息。待國力、民力恢復,再圖進取。\"

    他在尚書台日久,對朝廷內情極為熟悉。

    所言句句在理,顯然更傾向于穩健治國。

    盧植撫須道︰\"將士征戰數月,傷亡甚重,士氣亦疲。若再戰,恐軍心不穩。\"

    作為漢末三大名將之一,盧植從軍事角度分析,顯然不贊成繼續征戰。

    他繼續說道“如今朝廷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只要三到五年,待國庫充盈,糧草軍需足夠,屆時我朝廷百萬大軍何人能擋?”

    華歆沉吟道︰\"今諸侯雖多,然皆自顧不暇。我軍若休整數年,待其內耗,再行征伐,勝算更大。\"

    劉昆環視眾人,見除王允外,皆主休戰。

    于是,他長嘆一聲道︰\"諸位所言極是。窮兵黷武,非長久之計。傳我軍令——即日起,暫停對外征伐,全力休養生息,整頓軍務,安撫百姓!\"

    \"大將軍英明!\"眾人齊聲應和。

    王允雖有不甘,但見眾意已決,只得嘆息退下。

    這場朝議,決定了長安朝廷未來的戰略方向。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劉昆將重心放在恢復國力、安撫百姓、整頓軍務上,為日後的統一之戰積蓄力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412章 長安朝廷的困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第412章 長安朝廷的困境並對三國凶兵︰我為漢室續命八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