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初春。
維也納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異而緊張的氛圍。
冬末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但街道上卻異常喧囂。
成群結隊的、穿著褐衫的擁護者高舉著德士蘭的旗幟和象征合並的標語,亢奮地呼喊著口號,與那些面帶憂色、沉默不語的市民形成了鮮明對比。
奧士蘭總理舒施尼格坐在辦公室里,面色慘白,手中緊緊攥著一份剛剛收到的、來自柏林的最後通牒。
文件上的字句如同冰冷的刀鋒,刺穿了他最後一絲僥幸心理。
特勒西要求他立刻將政府權力移交給奧士蘭的nacui黨領袖賽斯英夸特,並同意德士蘭軍隊“應邀”入境“維持秩序”,否則“德士蘭將不得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奧士蘭陷入紅色主義引發的內戰”。
這完全是赤裸裸的訛詐和侵略!
所謂的“紅色主義威脅”根本是子虛烏有。
舒施尼格試圖尋求英法的幫助,但倫敦和巴黎的回應軟弱無力,僅限于毫無實際作用的外交抗議。
墨索的意士蘭,這個奧士蘭曾經的保護者,此刻也默不作聲,早已與特勒西達成了默契。
絕望之下,舒施尼格宣布舉行全民公投,讓奧士蘭人民自己決定國家的未來。
消息傳回柏林,特勒西勃然大怒。
“公投?誰給他的權力公投!”
他在總理府咆哮。
“奧地利的命運只能由歷史和血脈來決定!德意志人的土地必須回歸德意志!”
他立刻下令
“軍隊準備!如果舒施尼格不敢取消公投,那就幫他們取消!”
就在奧士蘭公投日期的前兩天,壓力達到了頂峰。
舒施尼格在內外交困下,被迫辭職。
拿錘分子賽斯英夸特依照柏林的指令,“依法”接任總理。
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新政府的名義。
“緊急請求”德士蘭軍隊進入奧士蘭,以“防止騷亂,維持和平與秩序”。
1935年3月12日凌晨,德士蘭軍隊的坦克和裝甲車轟鳴著越過邊界,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士兵們臉上帶著驚訝和興奮,他們收到的命令是“鮮花和歡呼可能比子彈更多”。
事實上,情況也確實如此。
在拿錘分子精心組織的歡迎下,在許多普通民眾基于民族情緒和對未來的模糊期待下,德軍部隊在不少地方確實受到了人群的夾道歡迎。
鮮花被拋向坦克,*字旗與奧士蘭的旗幟交織在一起。
特勒西本人也于次日親臨維也納,在他曾經流浪過的城市,受到了近乎狂熱的歡迎。
他站在霍夫堡皇宮的陽台上,對著樓下黑壓壓的人群發表演講,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作為德意志民族的兒子和元首,我向歷史宣布,我的祖國正式並入德士蘭帝國!”
“回歸”以一種近乎“合法”的、兵不血刃的方式完成了。
歐洲大陸地圖上,奧士蘭消失了,成為了德士蘭的“東方省”。
……
奉天,首席辦公室。
張揚看著電報上傳來的消息和照片——德軍坦克上插著鮮花,特勒西在維也納接受歡呼——嘴角露出一絲復雜的笑意。
“又是這一套。
‘應邀’入境,‘合法’合並。
他倒是把我的手段學了個七八成。”
張揚對一旁的張作相說道,語氣中听不出是贊許還是嘲諷。
“特勒西的膽子越來越大了,步伐也越來越快。”
張作相評價道。
“英法除了抗議,依舊毫無作為。”
“他們不敢動手的。”
張揚淡淡道。
“綏靖的毒藥已經深入骨髓。
他們寧願相信特勒西‘這是最後一次領土要求’的鬼話,也不願面對戰爭的現實。
這正好給了我們時間。”
他頓了頓,手指敲了敲桌面
“給柏林發電。以我個人的名義,祝賀德士蘭‘完成了一次偉大的民族整合’。
措辭要……曖昧一些,既表達支持,又不要留下直接鼓勵他下一步行動的把柄。”
“是。”
這封來自東方的、意味不明的賀電,再次被特勒西解讀為默許甚至鼓勵。
他的野心如同被澆灌的野火,燃燒得更加旺盛。
維也納的成功,讓他更加確信英法的軟弱和自身判斷的正確。
他的目光,隨即投向了下一個目標——捷克斯洛伐克。
那里,有三百多萬說德語的甦台德區居民。
歐大陸的棋盤上,特勒西再次落下重重一子。
綏靖政策的多米諾骨牌,倒下了第二張。
戰爭的陰雲,愈發濃重地籠罩在歐洲上空。
而東方的巨人,依舊冷靜地注視著,如同一個高明的棋手,等待著收獲時機的到來。
喜歡穿越1900年主宰東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1900年主宰東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