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起飛五分鐘後,國家應急管理總局官網悄然更新一條通告︰
【簡訊】
“針對鏡泊山雪崩受困事件,華國首次使用ai高精度除冰機器人投入實地救援,設備已啟程趕往救援一線。”
媒體未接到更多詳情,通稿措辭含糊,記者們只能就“技術支援已到位”一句做文章。
然而在輿論的風眼中心,在風雪封鎖的山嶺之外,有一些人,已經拼盡全力等待這道科技破冰之光。
凌晨 4 點 10 分。
燕北鏡泊山應急臨時前線指揮部,風雪未歇。
軍用帳篷內,地圖、衛星圖像與雪層厚度熱成像圖攤滿整張作戰桌。空氣中彌漫著凍干咖啡與濕雪融化的味道。
傅懷安剛從運輸機下艙走出,眼鏡上還掛著一層霧氣,呼吸未穩,便立刻投入協調會。
“設備已到,馬上就位。”他簡單報告。
“傅教授,”華北應急總指揮常中梁迎了上來,一身防寒軍裝,
“搜救已經過去48小時……已經沒有太多時間。”
“衛星信號最後一次定位,是在鏡泊山三號峰北側——大概這塊區域。”
氣象監測官員指向一塊海拔接近 3400 米的陡峭地段。
“但具體位置仍不確定,風雪干擾太強,地形復雜,恐怕只有 5 公里半徑範圍內的粗略標注。”
“那是個雪蝕窪地。”傅懷安低聲說。
他曾作為高原機器人實測項目的首席,三年前到過鏡泊山系做環境采樣。
他知道那個窪地什麼樣︰冰層堆積深,斷崖交錯,是個天然的凍死區。
“從目前信息來看,只能靠機器人搜索全山體。”技術組成員語速很快
“ai導航系統準備就緒,建議采用‘蛛網式路徑’擴展覆蓋搜索
——三台除冰機器人主掃地表層積雪,兩台偵察型下潛熱源區域。”
傅懷安點頭,回身看向常中梁總指揮︰“批準投放。”
隨後對身後通話官員大聲道︰
“五架‘d3a’即刻進入實戰狀態,全力搜索生還者信號!”
……
同一時刻,全國各大媒體記者聚集在前線營地外圍。
由于通行權限限制,他們只能遠觀軍用物資的起降與部署,
但“最新技術已被調動投入實戰”的只言片語,早已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
“快快快,剛剛指揮部那邊收到數據更新,機器人開始進山了!”
某衛視頻道的外景編導急促喊道。
……
凌晨 520,鏡泊山主峰東南坡
三台主力除冰機器人率先登陸。
在飛雪中,它們展開機體,像銀色瓢蟲一般張開旋翼、露出多關節切割臂,順著陡峭山壁、冰岩、雪溝緩緩推進。
表層積雪厚度超過 3 米,常規救援隊早已被困于山腳地帶,寸步難行。
深層傳感器同步運行,冰層密度、熱傳導、地震微波均在實時反饋。
同時,兩台偵察機器人貼地滑行,仿佛蛇類潛入雪層縫隙之間,構建出整座山體的熱力分布圖。
大屏幕上,一道道冰冷藍色逐漸鋪滿畫面——那是死亡沉寂的溫度。
直到忽然,一道淡淡的紅光,在圖像西北側跳了出來。
“有熱源!”負責數據同步的工程員喊道。
“放大!快放大——”傅懷安沖上前,一把將圖像拽大,數值同時出現︰
溫度 35.6c,微弱波動。
“海拔 3432 米,坐標精確到 1 米誤差,距離地表深度 11.4 米。”
他聲音突然啞了︰“……是一處冰窟。”
整個指揮部沉寂了三秒。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被困冰窟,幾乎等于無解。
它比岩縫還要致命,沒有上下通道,氣溫更低,且空間壓迫,氧氣極度稀薄。
隨著最新進展情況的同步,在外面等候的記者也都收到了消息。
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評論,不過絕大多數都是看衰。
“如果他們真的在那里面,難道要把山體打通嗎?”
“算了,國家已經盡力了,只能怪驢友自己。”
“基本上沒救了”
......
氣氛一瞬降至冰點。
然而就在這時,傅懷安輕輕閉上眼,然後睜開。
“所有除冰機器人,全數轉向該坐標,切換模式二。”
“設定逐層熱切割 + 定向震波解凍 + 微地震探針定位,務必在六小時內打出通道。”
“必須救人。”
他轉向作戰席後方,抬手寫下︰
“代號︰穿心”。
屏幕上,五台機器人開始集體轉向,身形下沉,如子彈般鑽入風雪之中——
這場科技與時間的賽跑,剛剛真正開始。
鏡泊山,冰窟下,黑暗深處。
時間,變成了一種模糊的感知。
江亦楠貼著岩壁坐著,雙手摟著膝蓋,整個人仿佛縮成了一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已經無法判斷自己是因為寒冷還是因為恐懼而發抖——也許兩者早已混在了一起。
在她身旁,陳遠航正用頭燈微弱的光照著何一帆的臉,那張臉蒼白中泛著紅暈
“他開始說胡話了”
“剛才他拉我說,請我們吃羊蠍子,還問我想不想喝酸梅湯。”
她咬著牙,喉結上下浮動,仿佛下一句話就要崩潰。
冰面以上,上午 635。
五台除冰機器人已經抵達目標坐標,分列展開。
第一階段啟動︰偵察型無人機率先展開微震探針,如地質穿刺般扎入不同層級的冰層,測試厚度與穩定度。
“冰層總厚度︰13.2 米,底部存在不規則空腔結構。”
“熱源反饋仍在,位置未變。推測目標群體仍存活。”
傅懷安站在雪中,眯起眼︰“確認通道方向,啟動點鑽模式。”
指揮屏幕中,三台作業型機器人迅速切入“鑽透 + 熱解”聯合模式︰
高頻旋轉切割刀頭展開,附著微型紅外熱能噴口,每一次鑽動,都釋放高壓熱量。
它們像三只銳利的矛頭,朝著山體核心,一層層撕裂堅冰。
操作台上,實時3d剖面圖不斷刷新。
“第六層,通過。”
“第七層,通過——出現次生凍結層,建議切換低頻振動,防止冰體垮塌。”
傅懷安微微頷首︰“遵從建議,進入精雕狀態。”
與此同時,兩台偵察機器人則貼近冰壁擴散信號波,以掃描微量聲音回響變化。
此刻,它們在聆听冰下的聲音。
大屏幕上,一條極其微弱的震蕩波形陡然閃動。
喜歡穿越成為首富之子,體驗人生百態請大家收藏︰()穿越成為首富之子,體驗人生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