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遠自然也是听見了公孫瑜的話,頓時有些失落。
    對啊,剃頭擔子,自己一頭熱又有什麼用?小魚兒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他只知道自己是最好的玩伴,以後就是好兄弟,完全沒想過日後要嫁給自己當老婆啊!
    備受打擊的沈明遠只覺得眼前一黑,這比知道小魚兒是男生更讓人不能接受。
    公孫瑜見沈明遠倒下了,趕緊過來扶。“明遠哥哥,你要好好休養,可不能再跟王爺頂嘴了。方才可是暈眩?”
    沈明遠都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什麼,但看到公孫瑜如此緊張自己,又好受了些。“不打緊,只是這兩天餓的狠了,有些頭暈。等明日我去找爹認錯,他就不會再罰我了。”
    “王爺怎麼連飯都不給你吃啊,明遠哥哥你等等,我出去給你買些吃的。”公孫瑜作勢就要出去買吃的,被沈明遠攔了下來。
    “每天都有嬤嬤送來,只是我不願意低頭罷了。”
    “那怎麼能行?再餓壞了身體可怎麼好?”
    沈明遠又哄了半天,終于讓公孫瑜相信他一會就去吃東西。
    兩小只又擠在一塊說了會話,直到公孫瑜想起,自己也是偷跑出來的,才依依不舍的跟彼此告別。
    等下人來報,說帝師家的小孫離開後,沈王爺才去找沈明遠。
    到他院子里的時候,就看到沈明遠摸著一個木雕不知道在想什麼。
    “逆子跪下,你如今可有好好反省?”看到兒子就想起他那大逆不道的話語,沈王爺火氣這就上來了。
    沈明遠收起手中的木偶,跪的很利索,“爹。”
    沈王爺一愣,這是知道錯了?就在他猶豫要不要原諒兒子的時候,沈明遠的話讓他覺得是自己想的太美了。
    “爹,我錯了!日後定會好好修習,絕不逃課,爭取早日繼承王位。”
    沈王爺只覺得腦仁疼,“你反省了兩天就反省出這個來嗎?”所以他兒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
    “是。孩兒保證,日後定不再讓爹操心。”
    “哼,說的好听!”沈王爺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到底還是舍不得。“起來!從明日開始,好好上學,若是再被我發現你逃課、逃學胡言亂語,就打斷你的腿!”
    警告了一番兒子後,沈王爺離開了,滿心以為從今日起,沈明遠會改,卻沒想到年幼的沈明遠早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自從沈明遠被解了禁足後,一直勤勤懇懇的上學讀書,山長和夫子都夸贊小王爺聰明過人,思維敏捷,將來定是人中龍鳳。(人家本來就是…)
    沈王爺听著夫子的夸贊,心中受用極了。
    然而還沒高興幾年,突然听說沈明遠在學院,大庭廣眾之下議論皇家之事。
    這件事可大可小,就看有沒有人會上報了。
    等沈明遠回到家時,迎接他的即將是來自父親沈王爺的怒火。
    沈王爺來回踱步,心中的怒火如同被澆了油,熊熊燃燒。看到沈明遠的時候,怒氣值達到了頂峰。“你今天在學堂,與同窗都說了什麼?”
    “啊?”沈明遠下意識的覺得有危險,連忙否認。“不是我。”
    “怎麼,難道皇嗣一事是旁人敢談論的嗎?”沈王爺的一句話讓沈明遠心里明白,姜還是老的辣,他爹什麼都知道了!
    “爹你知道了?我只是隨意的摻和了兩句。”
    這話氣的沈王爺提起皮鞭就開抽︰“你以為這般輕描淡寫就能揭過此事?你口出狂言,妄議皇家,這豈是簡單保證就能了事的?”
    沈明遠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父親,“爹,我已經十四了!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動,各方勢力紛爭不斷,孩兒身為王爺之子,理應為家族、為朝廷分憂。若整日只知埋頭苦讀,不關心世事,又怎能在將來擔起責任?”
    沈王爺停下腳步,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他不得不承認,兒子的話並非全無道理,但兒子那莽撞的行事風格,實在讓他難以接受。
    “你有這份心固然是好,但也不該如此沖動。朝堂之事,豈是你一個毛頭小子能隨意置喙的?稍有不慎,便會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沈明遠微微頷首,“孩兒明白,日後定會謹言慎行。只是孩兒懇請父親,能給孩兒一個機會,讓孩兒多了解些朝堂之事,也好為將來做準備。”
    沈王爺沉默良久,心中在權衡利弊。最終,他長嘆一聲,“也罷,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便給你個機會。明日隨我進宮,去見識見識朝堂上的風雲變幻,但你須謹記,莫要多言,只在一旁好好觀察。”
    沈明遠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磕頭謝恩,“多謝父親!孩兒定不會讓您失望。”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沈明遠便早早起身,穿戴整齊,跟隨沈王爺前往皇宮。一路上,他既緊張又很興奮。宮里他經常去,只是平日里都是在後宮拜見。
    進入皇宮後,沈明遠緊緊跟在父親身後,穿過一道道宮門,來到了金鑾殿外。
    此時,大殿內已經聚集了眾多大臣,他們身著朝服,神色各異。沈明遠和沈王爺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待著早朝的開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著一聲“皇上駕到”,眾人紛紛跪地行禮。
    沈明遠偷偷抬眼望去,只見往日里和藹可親的王叔此刻正緩緩走上龍椅,面容威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
    早朝開始後,大臣們紛紛上奏本,匯報各地的民生、軍事等情況。沈明遠听得十分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發現,朝堂上的局勢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復雜,大臣們之間的明爭暗斗、相互制衡,讓他大開眼界。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出列,奏道︰“陛下,近日邊疆戰事吃緊,敵軍頻繁侵擾,我軍雖奮力抵抗,但仍損失慘重。懇請陛下增派援軍,以解邊疆之困。”
    皇上聞言,臉色微微一變,轉頭看向一旁的宰相,“愛卿,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宰相沉思片刻,說道︰“陛下,邊疆戰事關乎國家安危,不可掉以輕心。依臣之見,可從京城附近抽調一部分兵力,再從各地招募新兵,火速支援邊疆。同時,可派遣使者前往鄰國,尋求外交援助,以分化敵軍勢力。”
    其他大臣們听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然而,就在這時,一位武將突然站了出來,大聲說道︰“陛下,宰相所言雖有道理,但臣認為此舉太過保守。如今敵軍氣焰囂張,我軍應主動出擊,以雷霆之勢給予敵軍重創,方能彰顯我朝國威。”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的大臣支持宰相的觀點,認為穩扎穩打才是上策;有的大臣則支持武將的看法,覺得應該主動出擊,一雪前恥。
    沈明遠在一旁看著這激烈的爭論,心中也在思考著。他突然想到,自己之前在書中讀到的一些兵法策略,或許能為解決此事提供一些思路。但他想起父親的叮囑,又強忍著沒有開口。
    皇上看著下面爭論不休的大臣們,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他開口說道︰“此事關系重大,容朕再考慮考慮。今日早朝就到這里,眾愛卿退下吧。”
    退朝後,沈王爺帶著沈明遠離開皇宮。
    一路上,沈明遠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意識到,治理國家並非易事,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而他想要在朝中爭得一絲地位,怕是非常的不容易。
    可,即便如此,他也要拼了命去爭,因為弱者不配得到阿瑜。
    沈明遠沒去學院,把自己關在書房一遍一遍的演示,一遍一遍的計算。
    把各種可能都想到了,人為因素,天公是否作美,糧草問題,銀錢問題。
    一連四五日都不見人影,這讓公孫瑜擔心了好幾天。
    等沈明遠將自己算出來的結果給沈王爺時,沈王爺都驚呆了。
    兒子這麼多天關在家中不出,就是為了算這個?
    可隨之而來的,就是沉思。沈明遠拿出的策略和演算結果,能不能用是一說,這朝堂之上風雲莫測,各方勢力勾心斗角,怕是容不下他。
    沈王爺思慮良久,才開口 “你打算呈報聖上?”
    沈明遠突然對自己的演算沒了信心,正猶豫著,就見沈王爺已經起身。
    “此物為父幫你呈上去,你做好準備,朝堂之上不是誰能解決問題,誰就受得中用的。”
    沈王爺如何不知兒子這般竭力的證明自己是為了什麼,只是,哎,只能說造化弄人。
    沈明遠也明白,他現在除了王爺之子的名號外,什麼都沒有,人微言輕。
    沈王爺走後,沒一會公孫瑜找來了。
    好些天沒看到人,他害怕沈明遠又跟沈王爺 起來。
    “明遠哥,為何好些時日不來學堂?”
    看到公孫瑜,沈明遠不自覺的揚起了嘴角。“阿瑜,你來啦。”
    沈明遠沒有隱瞞,將自己在朝堂上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公孫瑜。
    公孫瑜听得目瞪口呆,“沒想到朝堂上的事情這麼復雜。明遠哥,你以後真的要參與這些事嗎?”
    沈明遠堅定地點點頭,“嗯,因為我還有更重要的想要去爭取。”
    公孫瑜看著沈明遠認真的模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明遠哥,你真棒!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得到了公孫瑜的夸贊和信任,從那以後,沈明遠更加刻苦地學習,不僅鑽研經史子集,還廣泛涉獵兵法、謀略等書籍。
    時不時的還主動參與一些家族事務,鍛煉自己的能力。
    他什麼都不瞞公孫瑜,兩個小屁孩互相出主意,公孫瑜也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給予他支持和鼓勵。
    時光荏苒,轉眼間數年過去。沈明遠已經長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少年,他的才華和能力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在這幾年間,朝堂上的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的爭斗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聖上的離世,新皇繼位,各種問題接踵而來。
    沈王爺也逐漸年邁,開始將一些重要事務交給沈明遠處理。
    沈明遠憑借著自己的謀略和手段,在朝堂上嶄露頭角,逐漸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喜歡重生後我娶了溫潤小公子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娶了溫潤小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