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戴公館回去的路上。
肖听雨興奮地對王景行說道︰“你的想法真是太妙了。我們確實可以搞一個會所性質的高定中心,專門服務高級會員。”
“可以定期舉辦沙龍、珠寶展和拍賣會。這樣可以把那些富豪、明星都吸引過來。”
“要不然這樣,用公司名義把這套花園洋房換過來,不用你出錢了。”
王景行一听,急忙拒絕︰“姐,那是我情急之下編出來的理由。咱們可說好的,這套房子是我的,六億八我馬上就可以打到公司卡里。”
真要按肖听雨說的,那自己不白忙活一場。
不過想想自己確實也沒空打理這麼大一個別墅︰“而且公司處在快速擴展階段,又剛開了滬市分店,資金也沒那麼寬裕。”
“要不這樣,我買下別墅住體驗一段時間之後租給公司好了,按你的想法折騰就是。”
肖听雨一听,這個方案也挺好︰“那太好了,回去我就好好籌劃一下。”
接下去幾天簽協議、過戶、交易,很快王景行就拿到房產證。
在滬市擁有了一套佔地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天價老洋房。
李永健也順利拿到翡翠桃樹。
至于房子落在王景行名下還是听雨閣公司名下,他完全不介意。
拿到房產證的第二天,王景行就叫工人把壁爐砸了。
兩個工人還怪好的,使勁勸王景行︰“老板,這個壁爐可名貴了,砸了怪可惜的。”
“現在誰還用壁爐啊,在這里純粹佔空間,麻煩給我敲掉。”王景行說道︰“順帶壁爐下面的水泥地板也幫我敲掉,我回頭再鋪上和會客廳一樣的木地板。”
指揮工人把壁爐和壁爐所在的混凝土一起敲掉之後,把垃圾清理干淨。
王景行把門窗關好。
用鋼 撬開清理完混凝土之後露出來的大石板。
沿著台階走到地下室。
眼前堆著足足十多個大小不一的民國時期銅扣牛皮木箱。
內部的木箱框架選用質地堅硬,可以驅蟲防蛀的樟木。
木箱外部用堅韌耐用的牛皮包裹,具有防水防潮性能。
銅扣不僅起到固定和連接的作用,還很美觀。
最前面是十個較小的箱子,王景行打開一看,里面整整齊齊擺著滿滿的金燦燦的金條。
拿起一根仔細看,居然是民國時期的十兩重金條,俗稱“大黃魚”。
金條形狀類似長方體,兩頭微微上翹,整體線條較為流暢。
長度大約在10厘米左右,寬度約為2厘米多,厚度則在1厘米上下。
金條表面壓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古代布幣圖案,雕刻精細,線條流暢。
鈐有“中央造幣廠制”戳記。
清晰地標出金條出處和鑄造時間,以及編號、成色、重量等信息。
大黃魚每條重十兩,按照民國時期的舊秤計量,一兩等于31.25克。
一根大黃魚重量約為312.5克。
一箱一百根,整整齊齊很好數。
一箱大黃魚重克,加上箱子,差不多70斤。
王景行很費力才能拎起來。
十箱全是大黃魚,足足1000根。
放下大黃魚,王景行數了一下,另外還有8個稍微大一點的箱子。
打開第一個箱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對令人震撼的清雍正金骨瓷胎掐絲紅琺瑯瓶。
瓷瓶通高大概30厘米,瓶身所填的紅琺瑯彩鮮艷奪目,色彩濃郁而醇厚,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這種紅色並非普通的紅色,而是一種具有獨特光澤和質感的金紅。
就像一團燃燒在歲月長河中的火焰,鮮艷奪目到了極致。
瓶口圓潤規整,口沿處可見細膩的金邊裝飾,給瓷瓶增添了一份華麗與尊貴。
瓶頸細長,線條優美而挺拔,中部略微鼓出,上下線條逐漸收窄,整體造型線條流暢優雅,形成一種自然而和諧的曲線美。
瓶底為圈足,足底露胎,胎質潔白細膩,制作工藝精湛。
底足青花落款“大清雍正年制”。
王景行的心中猛地一震,他瞪大了眼楮,心中涌起一股難以抑制的震撼與驚喜。
這應該是清世宗雍正皇帝佛堂清供所使用的瓷瓶。
這對金骨瓷胎掐絲紅琺瑯瓶絕對可以用稀世珍寶來形容。
它們並非出自景德鎮御窯廠之手,而是宮廷內務府造辦處專為雍正皇帝精心燒造的絕品。
數量非常稀少。
而且因為是皇帝佛堂清供所用,在當時也是萬中選一,代表清代掐絲琺瑯瓶的巔峰之作,堪稱清代瓷器中最為珍貴的明珠。
據王景行所知,在收藏市場上還從未有過此類瓷瓶交易的記錄。
憑借王景行這些日子在古玩界積累的經驗,他清楚地知道,這樣一只金骨瓷胎掐絲紅琺瑯瓶,其價值至少也是億元級別。
更別說是一對了。
然而,驚喜只是開始。
接連把箱蓋打開。
一片絢爛奪目的光芒如潮水般涌出,箱子里仿若藏著一個被歲月塵封的珍寶世界,各類珍貴古董琳瑯滿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8個箱子里整整齊齊裝的都是絕美的瓷器、金器。
全是價值連城的絕世精品。
此外,王景行還在箱子上面發現一柄長劍。
用一個金絲楠木匣子裝著。
劍長約 85 厘米,劍柄特別長,仿佛是為了彰顯其與眾不同的身份與地位。
劍柄之上,瓖嵌著一顆顆璀璨奪目的寶石,這些寶石在黯淡的光線中依然隱隱閃爍著光芒。
劍身略彎,劍鞘采用名貴的鯊魚皮制成,鯊魚皮表面光滑細膩,觸手冰涼。
劍鞘上嵌滿了紅藍寶石,排列有序,盡顯奢華與尊貴。
王景行緩緩拔出寶劍。剎那間,一道寒光閃過,劍光閃閃逼人。
再看劍身,居然雕刻著九條金龍。
這些金龍栩栩如生,龍身蜿蜒盤旋,龍須隨風飄動,龍爪張牙舞爪,仿佛在雲海中翻騰嬉戲,隨時都有可能破劍而出,翱翔天際。
王景行的心中再次掀起了驚濤駭浪,不禁脫口而出︰“這應該是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
傳說中,乾隆皇帝對這柄寶劍情有獨鐘,喜愛到了極致,每日愛不釋手,朝夕相伴,在臨終之際,遺命將此劍一同下葬。
東陵被盜後,孫殿英為了投靠老蔣,將九龍寶劍交給了戴笠。
戴笠墜機身亡後,九龍寶劍也自此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之中,不知所蹤。
如今,這柄九龍寶劍卻驚現于此,與那些珍貴的古董和金條一同出現在這些箱子里。
由此可知,這些金條和古董就是戴立所藏。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