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白鷺天已大亮,車子開到別墅,小心翼翼地把所有匣缽連著建盞搬到三樓露台。
這批建盞雖然是放在密室,但時間實在長,無論是匣缽還是里面的建盞都附著一層厚厚的淤塵。
用一個大水桶放滿水,一件件搬到水桶里小心洗干淨,洗完一件就把匣缽放在三樓大露台晾干。
建盞則留在房間用純棉毛巾擦干後,小心放在房間內的博古架上。
緬國的毛料運到後,地下二層的儲藏室基本滿了,王景行便把三樓的幾間空房間改成儲藏室,放上定制的保險櫃和博古架,剛好用來放置這批建盞。
等全部清理完,王景行看著擺滿兩個博古架的建盞閃耀迷幻的光芒,仿佛墜入了星河。
24只保存完美的宋代建盞,每一只都是極品,而且盞底居然都刻有楷書“供御”二字。
“供御”就是專門為皇帝燒制的,可以理解為皇室定制款。
全部由當時建窯頂級大師親手燒制。
宋代建窯並非官窯,只因為建盞被列為貢品,所以需要不時燒制“供御”款上貢。
貢品建盞不僅成品不能流入民間,就算是燒制失敗的殘次品也要銷毀,所以如今保留完好的“供御”款建盞極其罕見。
王景行查了很多資料,仔細辨認並按類歸置,數了數這批建盞居然有9種之多。
其中銀兔毫盞4只,褐色兔毫5只,銀鷓鴣斑2只。
還有極少傳世的烏金盞3只,金兔毫盞2只,金鷓鴣斑盞2只,油滴盞3只。
以及2只曜變盞,1只藍盞。
讓王景行驚喜的是,不僅有國內沒發現的曜變盞,還發現了比曜變盞更珍貴的藍盞。
藍盞只見于記載,從來沒出現過實物,現在不止出現,而且還帶“供御”底款,絕對是國之重寶。
連林文碩都納悶了,問道︰“這建盞不是很珍貴嗎?怎麼一下能挖出這麼多?”
王景行也不明白,想了想,說道︰“吉水的大覺寺修建于宋朝,最開始是當地大族的家廟。我懷疑那個地下密室最開始是當地大族在家廟中用于藏寶的密室。”
“但大覺寺明朝重建,幾百年來也數次修建過,估計是位置發生偏移了。”
林文碩問道︰“家廟的密室藏建盞?”
王景行說道︰“你忘了吉水是什麼地方了?那可是當時全世界建盞的集中燒制地,當地大族肯定是燒制建盞的大戶,家廟里建個密室藏珍品建盞不是很合理嗎?”
林文碩疑惑地問答︰“供御款是給皇室宮廷用的,不應該是官窯嗎?怎麼會被藏在這里?”
王景行搖搖頭︰“我查了一下資料,供御款應該是直接受皇室命令而專門燒制的精品建盞,相當于民企接皇室訂單,但用特定的器型與底款與普通民用盞區別開。”
“它們是在民窯中搭燒,而不是由官府控制的瓷窯專門燒造的。我猜這些有可能是窯主偷藏起來的珍品。”
林文碩點頭︰“當時能藏這麼多供御建盞的家族,絕對不簡單,可能還是累世積攢的結果。”
王景行說道︰“你說得沒錯,供御款建盞是不允許流入民間的,這批建盞即便是在宋代也是價值連城的,只有當地制盞大戶幾代下來才有積攢這麼多建盞的可能。”
林文碩︰“建盞在當時也很值錢嗎?需要這樣藏起來?”
王景行嘿嘿一笑︰“你還別不信,精品建盞在宋代絕對是天價。”
“16世紀早期鬼子的《君台觀左右帳記》一書中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你自己算算值不值錢。”
按照《宋會要》中的記載,宋太宗時期,官定價每匹絹1貫錢,到了宋哲宗時期每匹絹官定價1貫300文。
按照宋朝官方的定價,1貫是1000文錢。
林文碩錯愕︰“這價格也太夸張了吧?假設宋代的一文錢相當于現在的一塊錢。當時一只無上神品曜變盞都要上千萬了,即便是兔毫盞,一只也要兩三百萬啊。”
王景行︰“估計宋代和現在也差不多,建盞的成品率也是極低的。像曜變盞為什麼叫無上神品,據說要燒制幾十萬只才能偶然得到一兩只,價格能便宜嗎?”
林文碩問道︰“那這批建盞現在值多少錢?”
王景行搖搖頭︰“我也說不上了,反正很值錢。”
“查了一下,前些年在佳士得拍賣過一只南宋油滴盞,落槌價1030萬美元,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幣快8000萬元。我們這只的品相不比它差,而且還是供御款。”
林文碩驚呆了︰“哇,這麼貴的?那這些不得值好幾十億”
王景行無語︰“怎麼能這麼算,這里最普通的褐色兔毫盞都要上億,你知道曜變盞國內一件都沒有嗎?”
“世上僅存的三件宋代曜變茶盞全部在鬼子那,而且都被指定為國寶。”
林文碩被震撼到了︰“不會吧?這麼夸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景行︰“就是這麼夸張,更不要提根本沒現世過的藍盞了,絕對是無價之寶。”
“總共24件,最貴重的曜變盞和藍盞歸我,其他的任你選12件,怎麼樣?”
建盞是和林文碩一起帶回來的,肯定要分他一份。
但曜變盞和藍盞太貴重了,王景行也舍不得分出去。
其他的建盞讓林文碩任選12件,已經夠講義氣了。
林文碩問道︰“那可不行,我不能要,這些都是你發現的。”
王景行︰“這是我們一起弄回來的,哪能我自己獨吞。”
林文碩還是不肯要︰“那個密室完全就是你自己發現的,我就幫忙跑跑腿而已,當然都是你的。”
王景行︰“那不行,見者有份,肯定要平分。”
林文碩︰“老王,你要這麼說我以後還怎麼和你玩啊,說真的,沒有我你照樣能把這些建盞搬回來。”
說完林文碩挑出銀兔毫盞和油滴盞各一只,說道︰“我對建盞也沒什麼興趣,見者有份我拿兩只,剩下都是你的,再多說一個字我和你翻臉。”
林文碩很清楚,自己賭石賺的那幾個億,其實都是王景行送給自己的。
這些建盞也是王景行自己發現的,真要多拿,自己人品就有問題了。
就好比兩人一起去玩,一個人在路邊撿到錢了,另外一個人好意思要平分?那朋友都沒得做了。
王景行見林文碩這麼堅持,便也作罷︰“那行,就依你。”
建盞是王景行自己發現的,也是王景行下去取出來的。
王景行完全可以拋開林文碩獨自把這些建盞帶回來。
見者有份,給林文碩兩只,也說得過去。
喜歡從透視開始暴富請大家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